美術教育在教育實踐中的淺析及應用
毛琳婧
摘 要 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和“術”的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美術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識,能認識和欣賞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夠表現美和創造美。情感教育比技能技巧的培養更為重要。
關鍵詞 美術教育 教育實踐 實踐 分析應用
一、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在美術課程中,要有效地進行情感教育,就必須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否則這種情感教育就無從談起。美術課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在強烈的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體驗到作品的情感,進而培養美術情趣。美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不僅是藝術的源泉,還是情感的源泉。美術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方法,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到生活中體驗,這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為什么中國古代花鳥畫家喜歡表現被稱作“四君子”的梅、蘭、竹、菊,那是因為這些植物的特性與人們的思想情感有著某種聯系。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才能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感受到美,才能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美術課程中,營造融洽的、真誠的、開放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以使學生自由發表個人的想法,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其情感體驗給予充分的理解,這便于促成學生的情感思維。比如,版畫教學首先體現的是操作性,課上應立足于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盡量提供條件使之多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感受版畫的魅力及學習的樂趣。如在刻版制作中,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使他們操作起來發揮空間很大,課上,充分展示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家愉快地參與其中,團結協作,增強了學習興趣,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找到了藝術創作的快樂。
版畫課是輕松的,作品完成后,每個同學都會有強烈的成就感。由于沒有了傳統模式的束縛和傳統形式的障礙,學生們找到了自信,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他們從被動地完成由諸多形式要求的作業,到主動地掌控手中的刻刀,任憑自己的想象,把想象變成現實,每件作品都包含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并親自體驗了通過想象和創造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滿足。讓學生在感知體驗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和情感的體驗,逐步獲得對版畫知識的感悟和認知。再通過動手實踐制作的體驗,檢驗感知覺的認識,校正和提升認知思維,進而獲得創造與成功愉悅的體驗。
三、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指的是對美的事物的鑒別、欣賞及創造的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是進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環。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掘每件作品獨特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作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和想象,逐漸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能力。學生只有被作品打動,才能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與之產生情感互動,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比如,欣賞新石器時代工藝美術《舞蹈紋陶盆》,它的突出美點是裝飾紋樣設計構思極其巧妙:若盆中盛水至紋樣底線,便可看到盆內壁五人一組的舞蹈者,宛如圍繞著一泓池水翩翩起舞,向人們傳達著原始人狩獵或勞動之余載歌載舞歡樂生活的信息。學生領悟到了《舞蹈紋陶盆》獨特的美,才能領悟到那份歡快的原始情感,從而生發對生活的熱愛情感。美術作為一種視覺和造型藝術,通過視覺對物體進行感官認識,激起情感體驗,產生美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因為美術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藝術美的形式來源于生活,藝術創作的源泉來源于生活,學生只有通過藝術教育的作用認識生活,用美術的語言來表現生活,才能體會美術情感教育的內容。
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中,離開了想象力,美術課程將是異常的單調和枯燥,學生可能會有點滴的情感感悟,但絕不會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應有的依托。美術課程是充滿了創造性的情感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情感的激發,豐富的想象是豐富的情感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術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想象,使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產生碰撞,從而形成學生對作品的獨特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聯想和想象,然后說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在欣賞馬遠的《踏歌圖》時,可以設計問題一:觀察畫中踏歌的四位老少鄉農的形態,想象他們在過橋時有怎樣的情境,每人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情節。問題二:農民為什么要踏歌?通過這種問題式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會被激發出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會更加深入地理解畫中人物淳樸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正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學的方法千變萬化,關鍵在于教師本人的發掘和靈活運用。美術教學應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內心去體悟和感受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個體學習方式及對學習過程的感受,而不僅是專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重視對學生美術情感方面的評價,應堅持知識傳授與情感教育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