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與思考

方舟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農村的家庭教育出現了令人欣喜的良好發展趨勢。但由于精神文明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淡漠了家庭文化建設,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問題。因此,研究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和對策,提高農村家長素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一、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

1.令人欣喜的趨勢

①家庭教育越來越被重視。

已經基本上改變了以前由祖輩撫養孩子的現象,孩子一般都由年輕父母自己帶大,祖輩只是臨時或短時間的帶養。這說明家庭教育已成為家庭生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普遍關心孩子的學習。

大多數家庭重視對子女進行啟蒙教育。孩子3歲前,年輕父母會教孩子識字、數數、給孩子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3歲后,即使家里有人帶孩子,也會把孩子送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改變了以前只給孩子吃穿而忽視學前教育的狀況。孩子上了小學,則更重視對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一些家長能主動關心孩子的作業情況并盡自己所能輔導孩子的學習。

③家庭教育的投資普遍增加。

讓孩子上學不再只是為了認識幾個字,而是為孩子能成才。只要孩子有能力上高一級學校,一般都舍得投資。

④普遍重視學習和運用家教知識。

年輕的父母從書刊、廣播、電視等傳媒接觸了家庭教育的新觀念、新知識;在家長學校里和學校召開的家長會上獲得家庭教育知識;相互之間傳播家庭教育信息、交流家庭教育經驗,還有不少家長則以自己小時候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為經驗。總之,在家庭教育中其科學性、現代意識明顯地比祖輩、父輩強。

2.使人憂慮的問題

①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教育觀念落后。

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是將孩子撫養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對孩子的教育是順其自然,沒有明確的要求,認為“樹大自然直”。如在孩子的讀書問題上,抱著能讀則讀,讀到哪里算哪里。不渴求孩子上大學,也不奢望孩子靠讀書學知識發家致富。讓孩子讀書只是例行“公事”。不少父母說是“還債”。讓孩子讀完9年(義務教育),就還請了“債”。在許多父母眼里,孩子的教育問題遠不如家庭經濟建設重要,認為一個人的能耐以房子為標志,有多大約本事看你能造多大多好的房子。所以越是貧困的農村,家長對孩子越放任自流。尤其是近幾年,上大學要交學費、大學畢業不包分配,就業面臨激烈的競爭,不少家長從眼前利益出發、算起了經濟賬,覺得高中、大學費用至少也得6萬元,工作找不好還不如不讀。有這筆錢,無論是給兒子造房子,還是給女兒辦嫁妝都很對得起孩子了。

②教育方法簡單化。

在家庭教育方法問題上,存在著嚴而無格、寬而無度的偏頗。特別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下面出孝子”,一旦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或為某件事情有人狀告父母后,就責罵、毆打、懲罰,尤其是多子女的家庭更是普遍發生。還有不少家長把打罵這個管教方式看成是關心孩子,打罵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則是一味地遷就溺愛。在農村,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多為男孩,許多父母把傳宗接代及自己養老的重任寄托在惟一的孩子身上,同時也把擔心、溺愛、恐懼、驚慌全集中在孩子身上,于是常常出現寬而無度的現象。

③待己寬,對子嚴。

年輕父母大多數生長在“文革”前后,他們的學生時代基本上都在“文革”時期度過。平時又很少學習、知識少,素質低,但卻對子女高期望,望子成龍,在具體方法上又無所適從,常說:“這孩子,真拿他沒辦法。”另外不注意言傳身教,農閑時,有近半數家長是在電視機前度過的;有近三分之一家長則是打撲克、搓麻將,少數家長也看看書報。家長不注意自身形象,影響了對孩子教育的效果。

二、農村家庭教育的優勢

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質較之城市家長要低,這給教育孩子帶來一定的影響,但農村確有農村的自然優勢。

1.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孩子提供了自由快樂的生活空間。

在農村,越是小村莊、小山村,那里的人們相互間的關系越密切。凡造房子、娶媳婦、紅白喜事什么的,鄉親們都會不計報酬地相互幫忙。誰造房子,大家就去幫工;誰家娶媳婦或有老人故去,鄉親們就會送禮送錢、幫著忙里忙外。這時小孩也會跟著大人跑進跑出,從而看到聽到許多人情世故。所以農村的孩子懂事早。

由于人際關系良好,相互間不太設防,不少家庭稍事外出,如到小店買日用品,或到菜園侍弄菜,或到池塘邊洗涮,家門多半是不鎖的。家里的雞鴨、貓狗自由出入。小孩們也常串東家走西家,自由自在。放學和假日在家,玩伴很多,玩法也不少,誰家狗啊貓的生了小狗小貓,可以去隨便玩上半天;有時也可以在誰家一起看電視,或跟小伙伴去團野拔草挖野菜、山坡上放牛羊。所以農村孩子雖然見大世面不多,但與人交往卻不少。父母如能有意識地注意孩子這方面的交往教育,那么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的分工合作能力將會提高更快。

2.農村的田園風光使孩子們從大自然中獲得滋養。

農村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地撒歡。春天里,放學了,可以和小伙伴在田野山坡上追跑著玩上一陣,或采摘野果,或用粘泥做泥人,小女孩會用小草小枝條制作小玩藝兒,玩得認認真真。夏天可以到池塘、小河里打水仗,河邊打水漂,可以爬樹、捉知了、捕鳥什么的,晚上小伙伴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捉迷藏,捉螢火蟲,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尤其是男孩,常常是玩得一頭大汗一身臟,而他們的父母對此約束得并不多。他們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他們從小販父母在田野里播種、耕耘、收割;在菜園里種菜、施肥、澆水,他們的小腦瓜里有許多關于五谷雜糧、蔬菜瓜果等知識。

一位教育專家說:城市里的大馬路、立交橋、川流不息的汽車、各種建筑物、琳瑯滿目的商店,其復雜性加起來還不如一棵樹。確實,大自然博大幽深,農村孩子從中獲得了許多課本外的知識,也在大自然中獲得了身心健康。有一位初三的學生說,我們住校,學校對學習抓得很緊,壓力很大、心很煩,但回家過個星期天就好了。星期天我會去山上走走,爬爬樹,到山溪里玩水捉魚,可以大聲唱歌,大聲叫喊,舒服極了,什么煩惱都沒了。

3.農村是勞動的天然課堂。

農民以體力勞動為主,勞動是農村特色。孩子從小就目睹父母干農活、做家務。如播種、插秧、耕耘、收割、種菜、施肥、澆水、治蟲:采摘蔬菜水果……養豬、喂雞、放羊……孩子稍大就跟著父母學著做,再大點的孩子理所當然成了父母的幫手。孩子放學回家,只要父母還沒回家,放下書包就往田頭跑,去幫父母干農活。在家則幫父母干家務。所以農村孩子一般都較勤快、肯吃苦。而遷移到學習上也一樣,農村的孩子比較刻苦。

4.農村家庭簡樸的生活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品質。

農村生活較之城市當然是艱苦得多,這是由于農村的經濟狀況所決定的。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他們受生活的磨練,意志堅強,抗挫折、失敗的承受力強,應對挫折失敗的能力也較強。受父母的影響,他們穿著樸素,勤儉節約。家里有好的飯菜,不會是孩子獨吃。在不少山村,好飯菜一般是給作為強勞力、家庭的頂梁柱父親吃的。農忙時,即使是獨生子女,也要幫父母干農活、做家務。

由此可見,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諸多天然優勢。盡管它也有許多方面落后于城市,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充分利用和發揮農村家庭教育的天然優勢特點,加強對孩子有意識的教育,促進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啟示與建議

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孩子有條件從電視、廣播、書刊等媒介及外出旅游中獲取大量的社會信息,從而對家長教育提出了挑戰,而大部分家長平時成天在田間、家庭勞動,還有不少家長外出打工、閑時則以電視、麻將、撲克牌消磨時光。相對于孩子來說,信息、知識均貧乏,加之農村家長制作風嚴重,因此,在施教中缺乏知識與方法,親子之間難以溝通。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家長又逐漸認為孩子有了知識,比自己懂得多,更沒有能力對孩子教育了,加之這時孩子一般都住在學校,接觸少,在心理上距離就越來越遠。這時的家庭教育幾乎成了空擋。

如何提高農村家長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下建議供參考。

1.優化家庭教育外部環境。

黨政及有關部門要把家庭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范疇。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消除封建文化殘余,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和優秀家庭角色(好家長、好孩子、好媳婦、好母親等)及優秀社會角色(好干部、好村民)等評選活動,樹立新形象。根據當地情況(人們的愛好),開展繪畫、體育、歌詠、書法、講故事等各類競賽,把打麻將、撲克牌納入文體活動之中,建立起適合農村孩子發展、創造、競爭、成才的健康的家庭文化,減少和消除封建主義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從觀念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改變人們的家庭心理結構,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加強學校對家長進行指導的力度。

對孩子的教育,許多農村家長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常對老師說:“本人水平有限”或“請老師嚴格教育吧,家長的話他不聽,聽老師的。”雖然不少家長的父母意識不強,對學校有依賴思想,但文化低,辦法少是客觀事實。由學校(包括幼兒園)承擔家庭教育的指導和組織工作是最為合適的。因為在農村尤其是鄉村,老師是文化水平較高,又懂得教育的人,家長信賴老師;而且學校有學習場所、教育設備、圖書資料等有利條件;另外,老師熟悉學生情況,也了解家長及家庭教育現狀。學校可通過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家訪及開放日、家教咨詢等面對面地向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還可通過家校聯系冊、出墻報、辦廣播、組織看家教錄像等多種形式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

3.提高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母親素質。

婦聯、計生、成人教育等部門要擔負起對農村婦女教育的重任,以充分發揮她們教育子女的才能。“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福祿貝爾——德國教育家)家庭教育問題的解決必須從母親教育開始。在廣大的農村,基本上還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主。未成年孩子與母親接觸的時間多,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與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所以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教育更大。提高母親的素質,通過母親發揮自身的教育資源和教育藝術以幫助教育孩子,無疑是搞好農村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