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鄉土教材研究
張大慶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鄉土教材
2008年10月25-28日,第三屆全國鄉土教材研討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詢中心聯合主辦。會議以《美麗的湘西我的家》為案例,通過專家講學、案例分享、現場觀摩和分組討論等形式,圍繞鄉土教材的開發及使用這個中心,進行了充分地研討與交流。參加本次研討活動的有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130多名專家學者、教研人員、一線教師和民間教育機構的代表。
一、鄉土教材開發的價值與意義
在這次研討會上,共有10位專家作了有關鄉土教材的專題講座。專家們分別從理論上闡述了開發鄉土教材的價值與意義,并就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學術探討。通過專家講學,與會代表進一步了解了鄉土教材開發的背景,明確了鄉土教材的地位,樹立了做好鄉土教材工作的信心。
編寫和使用鄉土教材的目的,是為了對下一代進行鄉土教育。可以這樣認為,鄉土教育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與學習者的親和力,其展示的知識和信息很容易與讀者的已有經驗、知識和技能產生呼應和關聯,使其所學更具拓展性和關聯性,不僅便于教師和學生了解生動的知識及其相關生態,還易于據此進行探索性的教學和實踐。鄉土教育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實施個性化教育,依據地方的特有資源和優勢資源進行宣傳。不了解家鄉的人何以有根?不熱愛家鄉的人何以愛國?不關注家鄉建設的人何以對國家和世界作出貢獻?鄉土教育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小看,因為真實和豐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此建構成型的。因此,開發鄉土教材,實施鄉土教育,是我們必須抓好的一件大事。
學校課程是指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其開發主體是當地的專家和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必須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發揮師生主體作用,豐富學生學習方式,考慮學校實際可能,才能形成和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校本課程的開設為鄉土教育的創新發展注入了生機,給鄉土教材帶來了自己的發展空間,鄉土教材正在新課改的引領下進人中小學教育改革的視野。因此,鄉土教材開發的價值與意義,就在于完善課程體系,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育發展。
二、鄉土教材與課程改革的關系
在這次研討活動中,與會代表就鄉土教材與課程改革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并就一些基本問題形成了共識。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鄉土教材可以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載體,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鄉土教材建設中,有些人認為鄉土教材的內容多為鄉土文化,對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課程會占用國家課程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以致影響教師的工作績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多數代表認為,在對待鄉土教材的問題上應做到“五個尊重”。一是尊重鄉情。要理解當地人對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對幸福的追求。二是尊重鄉民。鄉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并把這種尊重與對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讓學習者感受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從而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三是尊重學生。鄉土教材的服務對象是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四是尊重教師。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教師正是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尊重教師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鄉土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五是尊重鄉土文化。編寫鄉土教材要積極地欣賞與尊重鄉土文化以及鄉土文化的創造者,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把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中的文化內容編入鄉土教材,讓這些鄉土文化影響學生的未來。 三、鄉土教材開發的實踐與持續發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個以土家族、苗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被學術界稱之為中國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積帶”,為富有特色的鄉土教材開發提供了豐厚的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了“學校教育與民族文化的傳承研究”,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學校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場所,學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體,教師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體,教學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他們認為民族文化傳承的最佳途徑是學校教育,鄉土教材開發要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共同開發了鄉土教材《美麗的湘西我的家》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目前在全州9所小學試點使用。
會議還對一些比較好的典型案例進行了討論,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發的“民族文化進校園”系列地方課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哈巴河縣開發的鄉土教材《我愛哈巴河》等。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把鄉土教材的開發與使用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熱愛家鄉的鄉土教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等工作綜合考慮,作為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