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護理干預對住院網癮青少年患者焦慮情緒的心理影響

盧艷

【摘要】 目的 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評估病人的精神狀況,探討護理干預對住院網癮青少年患者心理的影響,并給予護理干預,使其配合治療,提高治愈率。方法 將我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青少年網癮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與實驗組(60例),對照組按精神科護理常規護理,實驗組加用認知、情緒和行為護理干預。結果 實驗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焦慮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及時正確的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網癮青少年患者入院后發生焦慮情緒的程度。建議對病人應進行常規的、多層次的護理干預。

【關鍵詞】 網絡成癮 焦慮情緒 護理干預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affec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of the hospitalized teenager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Methods 120 teenager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hospitalized from Dec., 2007 to June, 2008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n=60) and experiment group (n=60);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to both group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cognition, mood and behavior was added to experiment group.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anxiety of the teenagers in experiment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s Immediate and correc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anxiety of the hospitalized teenager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KEY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anxiety nursing intervention

目前我國青少年已經超過1000萬人[1],這個群體還在不停地“壯大”著。在我院住院的大量網癮青少年深陷網絡,欲罷不能;有的性格變異,打罵父母;多數網癮少年休學輟學,沉淪虛擬世界,他們長時間受網絡暴力內容“浸泡”,是非判斷標準混亂,又不具備法律常識,甚至走向犯罪。

對網癮患者進行系統心理疏導及多環節綜合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療效顯著,但住院系統治療,常引起處于青春逆反期患者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消極的心理反應對治療方案的實施及預后均有不利的影響,為了減輕患者入院后焦慮情緒,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們對60例網癮青少年患者除進行常規護理外,給予認知、情緒、行為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們對120例網癮患者按住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和實驗組(60例)。對照組年齡為13~22歲,平均年齡18歲,文化程度初中30名,高中20名,大學10名,,實驗組13~26歲,平均年齡20歲,文化程度初中28名,高中24名,大學8名,兩組患者年齡、疾病程度、文化程度及入院時焦慮及抵觸情緒等各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按精神科護理常規護理[3],主要包括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入院準備,向患者及陪人介紹治療方案、護理的配合及注意事項,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實驗組則在進行常規護理同時,由主管護士對其加用認知、情緒和行為的護理干預,其干預方法如下。

1.2.1 建立干預基礎

主管護士(干預者)熟悉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溝通技巧并了解患者的各種心理特點,良好的關系是開展護理干預的基礎,因此,應爭取在患者入院時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動做自我介紹,以熱情、誠懇的態度介紹病區環境、住院須知、飲食制度、安全問題、主管醫生及護士,了解患者擔心什么問題,耐心與患者交談,及時發現并解決患者存在的問題,取得患者信任。

1.2.2 認知干預

主管護士(干預者)以相關醫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知識為基礎,介紹治療環節和簡單的治療步驟,治療的原理,意義,用藥等。告知可能出現的負性情緒及預防措施,向患者詳細解釋后的危害,提高患者對的認識,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增加入院后出現不適應時的心理承受能力。

1.2.3 情緒干預

每天選擇非治療時間,運用專科知識,以真誠的話語解釋情緒與疾病的關系,網癮是可以克服,自我控制的,注意患者個體化,幫助患者以正性情緒克服負性情緒,介紹治愈病例或請治愈病例現身說法,以增強其信心。說明如過度焦慮、抵觸對社會、家庭及自身發展前景的影響。

1.2.4 行為干預

指導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網癮戒治過程中產生的應激,指導其緩解負性情緒的放松方法,視覺分散法:如集體觀看中國傳統文化講座;聽力分散法:如給患者聽優美的輕音樂,多用語言與患者溝通,給患者定期舉辦卡拉OK大賽;觸覺分散法:如囑患者擁抱自己的父母以體會親情的可貴,用親情化解患者焦慮情緒。

1.3 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2]

護理人員采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分別測定對照組、實驗組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程度,共20項,每次進行1~4級評分,正性情緒均反序計分,最后累計總分,最低20分,最高80分,分值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嚴重。

1.4 調查統計學處理方法

入院前與出院前由干預者將焦慮自評量表發給患者,由患者自己填寫,如患者不能理解可由干預者逐項向患者說明并讓其選擇填寫,填寫后當場收回。共發出問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將所測得數據在SPSS9.0版本統計軟件包上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學采用U檢驗處理。

2 結 果

2.1 護理干預前兩組狀態-特質焦慮程度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焦慮程度均高于正常。(兩組經U檢驗,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48±8,對照組:46±8,國內常模:37±13,P值<0.01。

2.2 護理干預后兩組狀態-特質焦慮程度比較

實驗組焦慮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經U檢驗,均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實驗組:39±8, 對照組:43±7,國內常模:37±13, P值<0.01。

2.3 保證療效,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自實施護理干預以來,患者普遍具有的焦慮等負性情緒存在比例明顯降低,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病人自我維護健康意識,自覺配合治療,尊醫合理用藥,減輕了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負擔,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提高社會效益。

2.4 全面滿足病人的需求 護理干預是整體護理提高的重要體現,讓病人感受到護士的關心、照顧,真正滿足了病人的需求,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病人對護理工作更放心。

2.5 減少了護理糾紛投訴的發生

由于開展護理干預,使護理行為更加規范服務,更加優良,善于運用傳播技巧與病人溝通交流,使病人和家屬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關懷、愛護,促進了護患間的理解,使病人對醫院的醫療護理、各項檢查和收費項目等放心,使我科護理糾紛和病人投訴消滅在萌芽狀態,從去年以來病人對護理投訴和糾紛為零。

3 討 論

3.1 網癮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臨床表現

網癮青少年大多處于青春期,其個體生理環境和社會環境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而互聯網內外紛繁復雜的刺激時刻影響個體,極易導致網癮青少年出現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極度認知扭曲[4],故入院后使其心理失衡,產生各種焦慮。患者主要表現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事件的經常擔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確意識到他擔心的對象或內容,而只是一種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的強烈內心體驗。表現之二為運動性不安。即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緊張不安,不能靜坐,可見眼臉、面肌或手指震顫,或患者自感戰栗。還可有肌肉緊張、疼痛,經常感到疲乏。表現之三為植物神經功能興奮。常見的有心悸、心跳加快、氣促和胸悶或窒息感,頭昏暈、多汗、面部發紅或蒼白,吞咽梗塞感,胃部不適,惡心,疼痛,腹瀉,尿頻等癥狀。表現之四為過分警覺。表現為惶恐,易驚嚇,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跳反應;注意力難于集中;有時感到腦子一片空白;難以入睡和易驚醒;以及易激惹等。

3.2 患者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

在不同的條件刺激下,網癮青少年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焦慮[5]。具體表現:第一 約束焦慮。即由約束活動(如必須參加心理輔導、軍訓等)引起的焦慮。我國心理學工作者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被約束后產生的“逆反心理”,居各問題之首。第二種生理焦慮。即因自身生理發展不適應而引起的焦慮。如對“月經”、“遺精”、“手淫”及其它第二性征出現而產生恐懼、悔恨、羞恥感、罪惡感等。第三種心理發展焦慮。即由于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成人感”增強,卻未獲得他人應有的承認或尊重而產生的焦慮。第四種人際關系焦慮。即因無法適應各種人際關系而引起的焦慮。第五種生活焦慮。即由于不能適應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引起的焦慮。如有的家在外地,不能適應本地居住環境、飲食條件、生活習慣等;有的缺乏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等。大部分患者對焦慮情緒的產生及自我調整存在各種認識誤區,因此要改變患者的不良情緒,必須對其原來的錯區加以認知糾正,以消除患者焦慮情緒的產生。

3.3 護理干預對患者焦慮程度的影響 網癮作為一種心理精神疾病,由于治療周期較長,容易引起處于青春逆反期的青少年群體產生心理應激,應激的不可預見性和不可控制性越強,其所引起的心理應激反應越強烈,對治療療效的影響越嚴重。然而,本干預通過認知、情緒、行為的護理干預,患者在應激事件發生之前對應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則可相對緩解心理和生理應激反應。因此干預者以同情、尊重、理解的態度,重視并加強健康教育及患者的心理行為治療,使患者了解網癮產生的原因,認識治療過程及預后,配合醫生治療,護士護理,教會患者進行心理應激調節,從而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本文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結果顯示,明顯緩解了患者入院后焦慮的程度,滿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提高了護理質量。建議對病人應進行常規的、多層次的護理干預。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