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語學習心理訓練的研究
未知
[內容摘要] 筆者在深入研究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特別是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的基礎上,擬將 現代化的心理訓練手段引入英語學習活動,并制定《初中英語學習心理訓練方案》,使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能正 確引導學生的心理活動,使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滿足英語學習的要求,從而開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潛 力,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本方案實驗結果表明,經過訓練,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學習態度亦有了 較大的轉變。同時,實驗班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關鍵詞] 初中生 英語學習 心理訓練
SYNOP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sychology of English-learningof Chinese students,esp ecially th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the author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modernized ps ychological trainingmethod to English-learning activities,and to work out A Project ofPsych ological Trai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for Learning English’,which will make teachers co rrectly guide students psychologicalactivities in English-teaching, and will make students l earn to adjusttheir own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English so that students force of learning English might beexplored,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En glish could be raised.The resultsof the project indicate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study and ch ange ofthe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fter training.Meamwhile, in the laboratoryclass, memory, thin king ability, 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ability ofcommunication are all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English-learning,psychological training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學習英語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在英語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相當驚人的。然而 ,英語學習是個復雜而微妙的心理活動過程,由于對這個過程不甚了解和不適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學 生的英語學習效率,無效地耗費了他們寶貴的時間。因此,根據英語學習心理的發展規律,在英語學習中正確 引導學生的心理活動,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課題。 過去心理學的研究一直傾向于解答心理現象是什么方面,而對解答心理機能應該如何提高,卻顯得十分不 夠。心理科學發展的根本路線應該是改造和提高自己的心理機能,這也是心理學為社會服務的根本方向。心理 教育的興起打破了以往重理論輕應用的局面,體現了心理學能動的改造人類心理的強大的生命力。 目前,心理教育在教育領域中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學習能力的訓練教育;(2)智力 與創造力教育;(3)人格方面的教育;(4)促進學生心理全面發展的教育。無論是國內的心理學界和教育 學界還是國外的心理學界和教育學界,在這幾個方面都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設計出了多種多樣的心理教育 訓練方案,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 在深入研究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問題及初中生英語學習心理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縱觀國內外有關的研究 成果,筆者認為,我國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問題是:制訂適合我國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切實可行的心理訓 練方案;通過該方案的實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記憶力,消除學習中的心理障礙,挖掘學習的潛力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據現代心理學理論,針對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實踐,制訂出心理訓練方案,并經過實驗檢 查其有效性,以利推廣應用。 二、心理訓練方案的制訂 (一)制訂心理訓練方案的基本理論依據 1.“人的心理只有經過教育才能得到發展提高”的心理教育的觀點。這是心理教育學中的一個最基本的 觀點。這一觀點表明,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心理訓練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完善和發展自己的必要手段。在 人類一切實踐活動中,心理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人類從有自我意識開始,就一直有認識自己的心理, 提高自己心理機能的強烈愿望和需要,可以說心理學正是適應這一愿望和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通過持之 以恒地開展心理訓練,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自發性行為加以限制和調控,主動熱情地去開展有意義和有益 的行為活動,并且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意義和有害的行為,長此以往就使自己的心理素質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起來 。經常進行心理訓練也是有效地自我開發潛能的重要手段。 2.“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英語教學的實踐中,我們一向偏重外在的因素, 常把問題重點放在課程計劃上,或是教學大綱上,或是教材內容上,有時則強調教學法或師資條件。但是從心 理學的觀點看,我們對影響教學效果的內因即學生的心理活動注意不夠。忘記了“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不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活動以滿足英語學習的需要是阻礙 英語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就英語學習來說,所謂內因主要包括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英語學習的動機以及與英語學習密切相關的心理 機能等。這些心理條件的改善有賴于持之以恒的心理訓練。通過訓練可以使學生消除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 建立起創造性的英語學習心態,從而開發其英語學習的潛能,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3.系統論的基本出發點“整體性”原則。系統論認為,整體性是事物所普通具有的屬性,世界上的任何 事物都是由諸要素的一定方式構成的整體,它們自成系統又互成系統。整體性原則要求我們把研究對象視為一 個有機整體,它的性質和規律存在于各構成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其各個構成要素的孤立特 征及其迭加所能反映的。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有意識和無意識心理活動在人腦中始終是交織進行的兩種活動,這兩種活動處于 最和諧的整體狀態時,是人的活動最順遂而又最有效益的時刻。通常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原因之一便是他們往往 把自己的活動分成幾個互不相關的部分,通過心理訓練的手段把這些割裂開來的部分重新組合到一起,使心理 活動協調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使人的活動更加有效。這體現了事物的整體性原則。 4.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辯證統一:有意后注意形態的理論。過去心理學只描述了兩種注意形態:有意 注意和無意注意。近幾年來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逐漸發現有意后注意對于識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處于有 意后注意時第一種注意形態與第二種注意形態是辯證統一的。處于這種狀態時,雖然有行為目的、動機的存在 ,但此時比處于有意注意時能在更大程度上適應學習者的需要。行為的目的和動機有更大的意義,因為它們與 學習者的興趣、愛好和熱情相符合。所以有意后注意是建立在學習者熱衷于并盼望的后續事實上。有意后注意 由于內部動機的自動化、自然化,從而使有意注意過程轉變成了無意識行為。這樣可以使學習者長久地學習, 不疲勞,高效率地掌握材料。學生此時也并不覺得緊張,情感處于高興狀態,有時甚至興高采烈,就好比處于 某一需要完全得到滿足、意志動作解決后產生出平衡的那一刻。 所以處于有意后注意時期識記的效果是最佳的,因為此刻產生的目的與個人的興趣息息相關。這種有意后 注意產生的場合和許多因素有關。通過心理訓練學會控制這些因素便可以學會控制產生出來的有意后松馳,而 處于最佳識記狀態。 (二)心理訓練方案的基本內容 心理機能的多層次性決定了針對具體活動的心理訓練必須從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上綜合進行,才能確實提高 其心理機能,從而提高該項活動的效率。與不同活動密切相關的心理機能是不同的,針對英語學習活動的特殊 性,筆者提出初中英語學習心理訓練方案的訓練目標是通過各種英語學習心理訓練的手段,消除各種英語學習 心理障礙,建立起創造性的英語學習心態,開發英語學習的潛力。具體的內容有以下五個部分組成: 1.從自我分析開始。本世紀初,美國牧師拉賽爾·康維爾以“寶石的土地”為題在美國舉行了多達6, 000次巡回演講。他的演講使整個美國卷入了激情的漩渦。其內容如下:從前印度有個叫阿里·哈費德的富 裕農民,為了尋找埋藏寶石的土地,變賣了家產,出外旅行,終于窮困而死。可是,此后就從他賣出的土地里 發現了世界最珍貴的寶石。康維爾用這個真實的故事,并用大量的實例說明,人們向他處所尋求的珍寶,恰恰 是自己手中的東西。 所以,英語學習心理訓練的第一部分內容就是從自我分析開始,圍繞英語學習讓學生試著就以下幾個方面 對自己進行一下分析:(1)你對英語學習持什么樣的態度?(提供A.B.C三種態度選擇)(2)你學習 英語的原因是什么?(3)你在英語學習方面的長處是什么?不足是什么?(4)你在英語學習中的最大困難 是什么?(5)你近期的學習目標是什么? 2.進入最佳學習記憶狀態訓練。(1)形象放松訓練;(2)生理放松訓練;(3)調整呼吸的練習。 3.消除畏懼與厭惡心理的訓練。(1)教師從多方面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首先教師要相信學生,多鼓 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要視學生為學習主體,經常鼓勵他們,給他們以表現的機會;其次,教師還要創造學習 環境,激發興趣;最后教師還要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2)學生自己進行一些心理自我訓練,包括:a.回 憶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b.開始學習時許諾自己學習后可以干自己喜歡干的事;c.不斷給自己一些有益 的自我言語暗示。 4.增強記憶力的心理訓練:(1)聯想訓練:a.比較聯想;b.近鄰聯想;c.情景聯想;d.趣味 聯想;e.語言聯想。(2)循環記憶訓練:a.簡單循環法;b.復合聯想法。 5.養成英語思維習慣的心理訓練:(1)“One by one”和“One Another”訓練法;(2)信息簡縮練 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