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管理專業教育中信息系統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分析
侯開科
論文關鍵詞:信息管理專業教育信息系統教學課程改革
論文摘要:本文從信息管理專業教育中信息系統類課程的教學特征以及教學改革方向、信息系統類課程內容的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三個方面探討了目標論題。
信息管理專業涉及圖書館學、檔案學、出版發行等專業,信息系統類課程自然與信息處理、信息管理、信息資源有關系,也包括企業資源計劃課程、決策支持系統等課程,信息系統類課程的容量非常豐富,并且課程已經成體系化,是一個層次分明的課程群。職業院校或者大中專院校中都開設了信息系統類課程,目標是培養一大批信息系統的維護商抑或開發商,于是,在課程內容的教授上以及教學的實訓活動中,都僅僅圍繞這樣的教學目標或者任務進行。本文認為,存在于信息管理專業教育中信息系統類課程的教學目的不能局限于網絡信息系統的開發商或者維護商,而應該概括為信息系統的理性用戶。教學目標的改變,必然引起教學活動的一系列改革。 一、信息管理專業教育中信息系統類課程的教學特征以及教學改革方向 系統類課程的培養對象定位關乎教學課程計劃的設定和具體內容的安排,相關課程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以及觀念都會受其左右。大多數信息系統類課程的培養對象設定為信息網絡系統的維護商和開發商,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方向沿著“技術性”拓展;這種“技術性”體現在教材的編排和教學方式的選擇上,由于技術性的傾向,目前的信息系統類課程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同質化和單一化的特征,在信息管理專業中,雖然細分了不同的專業方向,但是使用的教材是統一的,教學的一般套路和內容的側重都具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教學的重點都包括信息系統的開發。 實際調查和研究發現,信息系統類課程的培養目標定位于開發商和維護商,這是很難完成的任務,因為,學校教育并不能完整地培養出直接的崗位人員,開發商和維護商必須接受社會教育和培訓,才能從事這一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很難完美銜接的,信息系統類課程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于信息系統的理性用戶才是比較合適的。定位一旦確定于此,就要考慮“用戶角色”的指導作用,明確了用戶角色,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體系的設置才有了具體的依據,以往在這些方面突出技術性的課程體系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因為學生成才的目標不再是信息系統的開發商或者維護商。 “用戶角色”一定要在教材編排中體現出來,從信息系統的開發到應用的不同階段,設計的課程內容都要和用戶息息相關,用戶選擇信息系統的原因是這個信息系統能夠促進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基于這一點,可以明確看出用戶對信息系統的需求與開發商、維護商的需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般來看,開發商和維護商注重信息系統的開發事宜,比如,要看開發語言的合理化程度,開發思路有沒有偏離主流路線,開發工具使用是否得當等。而用戶的標準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看信息系統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頻率,第二是看企業或其他組織的工作需求、管理策略以及企業文化的相關要求是否能夠訴諸于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使用對管理行為是否有效等;經過以上對比可以發現,由于用戶和開發商(維護商)的需求不同,對于信息系統的建設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在信息系統類學科的教學中,內容體系的設置是非常值得深究的,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