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成人教育在建設人才強國中的作用
歐飛兵
論文摘要:當前,以科技競爭、教育競爭和人才競爭為主要形式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已成為第一資源。我國雖是人力資源大國,但人才發展總體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此,黨中央提出人才強國戰略。在這個重要時期,成人教育恰好能夠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既可以滿足各級各類人才繼續教育或終身學習的需要,又可以提高各級各類人才的整體素質,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造就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緊缺的專門人才。
論文關鍵詞:科技競爭;教育競爭;人才競爭;成人教育;建設人才強國
馬克思曾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一百多年后,當知識經濟在世界范圍內興起時,鄧小平審時度勢,繼而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科技發展依然迅猛的今天,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并且這種競爭主要表現為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競爭。其中,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根本,人才資源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
新中國成立伊始,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變成人力資源大國,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人才發展總體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還不能充分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此,黨中央提出人才強國戰略,力爭到2020年完成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為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在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成人教育應扮演何種角色、起到什么作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8世紀中期,成人教育作為一種獨立的教育形態出現于歐洲;20世紀初,它被納入各國教育體系;隨后,人們逐漸意識到:“教育過程的正常頂點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代替的。”…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終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發展問題”會議,會議指出,成人教育是指整個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不論其內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規的還是非正規的,不論是延續或是取代在學校和大學進行的初步教育以及在企業的學徒培訓,通過這個教育過程,使成年人增長能力、豐富知識、提高技術,或使他們轉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發展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均衡而獨立的發展兩個方面,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得到改變。
1983年,教育部原工農教育司改為成人教育司,標志著我國采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接受并使用成人教育概念。1987年,國家教委《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提出,成人教育是傳統的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成人教育制度,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教育和終身教育。自此,成人教育作為國家基本教育制度被納入教育法律體系中。
建設人才強國,需要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持。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同樣離不開教育。成人教育不僅與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一樣,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可以在人才強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可以滿足各級各類人才繼續教育或終身學習的需要
人類進入了以科技與知識為主要推動力的知識型社會,方興未艾的知識經濟是一種“建立在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其核心是知識的創新。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變成社會發展的助推器。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易老化,信息海量化。要想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就必須持續不斷地吐故納新,更新知識。同時,這又是一個網絡信息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引起原有產業結構的變革,進而引發了原有產業人員轉崗或轉業問題。這些人員若想順利完成崗位或行業轉換,就必須迅速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變化,掌握新興的科學技術。成人教育恰好可以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知識學習、技能培訓、繼續教育或終身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成功實現轉崗或再就業。
二、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各級各類人才的整體素質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已經從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成為人才資源大國。目前,我國18—60歲的勞動年齡人口近8億,人力資源儲備非常豐富,但素質狀況卻不容樂觀。據調查,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相當于小學水平,而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只占全部人口的1.4%。在全國700萬技工中,高級工僅占3%,中級工占13%,初級工占84%。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直接制約了各種資源使用的效益,加上因體制機制障礙導致的人才使用效能問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待提升。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國人才發展的主要指標:到2020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20%;專業技術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為10%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為28%;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人才貢獻率為35%。要達到這些指標,除了應加大人力資源開發投入的力度,去除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成人教育可以大有作為,它在開發人才資源方面的優勢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既重視學歷教育又重視非學歷教育,在學歷教育中,要重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非學歷教育中,要重視職業資格與職業企業家的培訓??傊?,成人教育只要遵循人才強國戰略的整體部署,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潮流,不斷創新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就能為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質作出貢獻。 三、成人教育可以促進各級各類人才全面發展
人的發展不只囿于學校、限于青年或青年以前,學校以外、成年甚至老年,都可能得到補充和完善。正如法國著名成人教育家、終身教育倡導者保羅·郎格朗(Paul Legrand)所言:“人格的發展是通過人的一生來完成的”,“教育,不能停止在兒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還活著,就應該是繼續的?!背赡耆司w力充沛,知識經驗豐富,獨立而不拘泥,進取而不保守,相比其他年齡段人群對社會貢獻最多。成年人群是社會上最大的群體,其整體素質之高低,是否得到全面發展,不但關乎他們個性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問題,而且涉及國家核心競爭力和人才競爭比較優勢之強弱。
在馬克思看來,全面發展首先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即在勞動過程中體力和智力的充分運用與完整結合;其次是指人的個性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成人教育既可以為需要轉崗或暫時離崗的成年人提供正規的學歷教育,以彌補其發展之不足;又可以為社區居民或成年農民開展短期的科學知識與實用技能培訓,以改善其生活與生產;還可以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在職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以增進其知識和能力。由此可見,無論對于受過或者未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群來說,成人教育都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可以幫助他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
四、成人教育可以造就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緊缺的專門人才
在以知識經濟及網絡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當今社會,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換代,從業人員頻繁轉崗換業,為適應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應大力開發重點領域所急需的、緊缺的專門人才。因為知識的創造與創新,歸根結底要由人來完成?!叭瞬攀侵R經濟的內在驅動力,是決定知識經濟的根本命脈。人的素質只有通過學習和教育才能提高,而能為人們提供終身學習機會的教育當首推成人教育”。誰最先把握住機會,最快掌握了新知識、新技術,誰就是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緊缺的人才。相比而言,普通高等教育在適應現代產業發展、調整優化學科專業設置方面,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成人教育可以通過建立各級工程創新訓練基地,以及大規模開展各類緊缺人才專業知識的更新培訓,及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所急需的專門人才。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成人教育特別是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對提高各級各類人才整體素質、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到了積極作用。成人教育要在建設人才強國中發揮重要作用,需要成人教育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工作者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養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態度;掌握以科學理論指導工作,以科學制度保障工作,以科學方式推進工作的方法;營造追求卓越的社會環境,鼓勵競爭的制度環境,崇尚創新的工作環境,保障待遇的生活環境。只有全社會共同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積極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堅決貫徹人才強國戰略,才能確立我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