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遠程教育中應用
未知
關鍵詞:多媒體 遠程教育 素質教育
多媒體就是指使用一種以上的媒體,或者說載體來對信息進行表示的技術,它們將信息按一定次序有效地組織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具有人機交互能力的系統。與通常我們所使用的人機交互系統比較,多媒體技術顯得更加直觀、生動,更易為用戶所接受。所謂多媒體技術是指信息載體,可以是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的集成,它集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和通訊技術于一體。
一、多媒體技術對遠程教材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充分結合,為各學科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視聽環境,給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維的信息,提高了形象視覺和聽覺的傳遞信息比率,縮短了教學時間、擴大了教學規模。現代的教學法,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而且要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能力和應對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多媒體技術在這方面能夠提供逼真的、生動的學習和交際環境。多媒體教材以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知識、提供示范、練習、討論以及邊演示邊講解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具有高趣味性與啟發性,一改以往呆板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得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直觀,使得學生更愿意接受,也利于接受。同時還可以補充實踐教學環節之不足。使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程序組織教學,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動態地組織與修改,因人而異地調解教學進度,促進學生更加踴躍參與訓練,充分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充分培養他們的思維創造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總之,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材和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更豐富的內容。
二、多媒體技術對遠程序教學傳輸模式的影響 現代多媒體技術使遠程教學傳輸過程網絡化。美國總統克林頓在1997年國情咨文中提出:“到2000年,全美的每間教室和圖書館都要與因特網互聯,讓每個12歲的孩子上Internet。”現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建立了校園網,同時與Internet網互聯,美國的教育技術雜志和有關教育技術的國際會議幾乎全是討論網絡教育、虛擬課堂,多媒體教學設計等方面的內容。 網絡遠程教學模式依靠現代通訊技術及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傳播的范圍和時效,使教育傳播不受時間、地點、地域、國界、氣候等的影響,只要網“撒”到哪里,網上的課件就可以通向哪里。真正打破了明顯的校園界限,一改傳統“課堂”的概念,學生能突破時空限制,可以接收到來自不同地區、國家、教師的指導。可獲得除文本以外更為豐富、直觀、生動的多媒體信息,共享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圖書館的資料。它可以按學習者的思維方式組織教學內容,也可以由學習者自行進行控制和檢測。使傳統的教學由單向轉為雙向,實現了遠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由大眾化趨向個人化、個性化。學生的個別化學習得到了更為充分的體現。遠程教學中的反饋問題也不再是難題,具體的傳輸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在線教學模式 在線教學就是教師、學生直接通過網絡進行實時教學。上網時,學生可以利用瀏覽的功能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登錄教師主機來進行交互學習,又可以采用實時討論方式和遠程會議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與反饋是即時的,教師可以直接指導和監督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并親自給出教學建議,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觀念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變化 現代教育技術強調用系統觀念分析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并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而教學媒體的現代化并不等于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并不在于表面媒體的使用,關鍵是教師觀念的更新。現代信息媒體要用于教學之中,必須要得到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的支持。大力加強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這是全面開展計算機教育的關鍵,只有教師具有了強烈的使用計算機技術的意識,而且懂得了如何在教學和管理中使用,計算機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教師觀念的更新 雖然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優點,但是如果沒有第一線教師的積極參與、配合、探討和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很難開展。從教育傳播過程中主客體雙方對媒體使用的角度看,每一次媒體的更新,都伴隨著傳播功能的增強和傳播效果的提高,同時也對教育的傳受雙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傳播要求雙方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和環境條件,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革新與人類自身使用媒體傳播的傳統習慣和心理定勢形成了一對矛盾。這種矛盾關系主要表現為傳受雙方對傳統媒體的適應性、固有性、依賴性和對使用新媒體的消極抵觸情緒上。多數教師已經習慣了多年不變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到來,會使他們感到壓力重重,必須使他們重新樹立起以信息為主導的教學觀念。計算機所提供的龐大快捷的信息資源和全新的交互功能,使他們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本身就是一次自我認識的革命。隨著教學改革的到來,教師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上用語言表達教學內容的傳統角色。課前要組織設計制作處理教學信息,制作教學課件,課堂上要能勝任操作、控制教學課件,做好質疑答題,并積極消除學生注意力轉移或過多依賴媒體等不利因素。實際上教師充當了組織者、控制者、協調者和指導者等多種角色。
教師知識結構的變化 面對新時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遠程教育機構在增加多媒體計算機人員、網絡管理設計人員及現代教學人員的同時,更應對已有的人員實行有計劃的培訓,以適應現代遠程教育對教師知識結構的要求。有關教育技術部門建立的三級培訓機制可供我們參考: 一級:(全體教師和全體電教人員)應掌握教學設計、教與學的理論知識、計算機入門知識以及一般教學軟件的使用知識,如:Windows、Word、 Power point、網絡瀏覽器、E一mail的使用。 二級:(教育技術專職人員及教育技術有關的教學及研究人員)應掌握計算機輔助教學理論,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與評價知識。如Authware,網絡主頁的設計制作,多媒體CAI課件的設計制作與評價等。 三級:(計算機輔助教育設計和開發人員,教育技術核心骨干人員)應掌握教學軟件的程序設計、相關的電腦美術、電腦音樂軟件的使用。非線性編輯系統等。
總之,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系統的發展,是涉及到計算機、美術、音樂、教育學、心理學等各個專業全方位的結合。未來教育是以科技為主導的教育,其發展趨勢將以計算機多媒體智能教育為主要特征,它不僅給我們遠程教育的現代化帶來了廣闊的前景,也給我們現代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一次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電腦日報》 《WINDOWS98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