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討與分析
周昌紅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發展受到了很大沖擊,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將就此問題談一些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現狀;改革
計算機專業一直是各中等職業學校的重點開設專業,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職業學校現有的課程設置方案和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嚴重滯后,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影響該專業的正常發展。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將就計算機專業改革談一些看法。
一、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
目前很多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已經嚴重萎縮,甚至有些學校已經停止該專業的招生,經過調研主要有以下原因:
1、專業開設不合理
部分學校專業設置落后或者盲目開設新專業,教師培訓和設備投入不足,教學質量低下。
2、課程設置不合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授課中沒有將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引入到專業教學中,學生畢業后不受企業歡迎。
3、學生就業情況不理想
雖然大多學校在招生中都宣傳學生的就業率在90%以上,但實際情況是就業質量偏低,工資待遇差,學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筆者在浙江臺州地區調查后發現,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只有15%左右能從事本專業工作。
4、專業助學金偏低
國家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每年都會給在讀中職學生補助1500元助學金,各地方政府還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配套相關經費。以浙江臺州市為例,臺州地區機械、模具、汽車產業比較發達,為了經濟發展,臺州市政府對就讀機械、模具、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每年再補助700—1500元,而計算機專業學生不在地方補助之列,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報讀計算機專業學生人數減少。
從以上現狀可以看出,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發展已經危機重重,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基本思路
1、開設實用專業
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培養具備基本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操作技能,能夠適應生產、服務第一線的應用技能性人才。為此,學校在開設專業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前期調研,主要從兩個方面人手,一要對地方經濟結構調研,二要充分了解國家產業政策,在調研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專業的可持續持續發展。在確定專業后還要對教師進行培訓,加大相關專業的設備投入。
以浙江地區為例,各中等職業學校根據地方經濟結構和國家產業政策陸續開設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軟件、”“動漫設計”等新專業。
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在以往的人才培養中,學校往往處于被動地位,閉門造車,與社會企業脫節。從而造成學生就業難,即使就業也很難受企業歡迎。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學校要發展,就必須走出去,去企業調研究并與之合作。目前比較成熟的方式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訂單式培養”等方式。
我校在這方面進行了“訂單式培養”嘗試,根據前期調研,我校與企業合辦了“信息管理專業”,主要面向企業一線信息化管理崗位,在正常上課時間學生在學校上課,寒暑假在到企業進行見習,第三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種方式企業很歡迎。其他學校也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3、優化課程設置
在以往的專業課程開設中往往要開設大量課程,由于現在中職學校普遍采用的是“2+1”制,即2年在學校學習,第3年進行頂崗實習,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另外在這2年時間里學生還要參加文化課和職業資格證考試,真正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時間很少。因此學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進行調研,針對企業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要求開設相關課程。對于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可以按照“專業基礎課大平臺化,專業技術小模塊化”模式進行設置。
我校的計算機專業現有“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專業,這兩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基本相同,而后根據專業的不同設置了相應的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計算機操作系統、OFFI cE軟件、計算機組成、網頁設計,信息管理專業技術課:ACCESS2003、數據庫技術、PHOTOSHOP,計算機網絡專業技術課: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布線、局域網搭建、網站建設。通過這種課程設置方式,對于學校教學資源整合和學生的后續學習均有益處。
4、教學方法改革
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是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嘗試,主要有這樣幾種教學方法:
(1)小班化教學
在硬件條件比較好的學校,部分學校在試點進行小班化教學。小班化教學首先是班型控制在25—30人左右,班級教室每名學生都配備電腦,所有課程教學都在電腦上進行。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計算機操作水平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很有幫助,但對于學校的設備投入上有很大壓力,要普及推廣有一定難度。
(2)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推廣一種教學方法,主張在教學中把實際生產中的一些相應技術項目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對項目的講解、分析、制作完成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內容。項目教學法的思路是先用后懂,邊用邊學,旨在引導學生先感興趣后主動學習,先發現問題后解決問題。按照教學大綱,除學習教材之外,還引導和訓練學生主動查找和運用其它資料,通過學習一門課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其它課程的知識和技能。最終教會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注重操作技能訓練,更重要的是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有很多課程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目前我校計算機專業“OFFIcE辦公軟件”、“網頁設計”、“網站建設”等課程都采用了項目教學,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確定項目的時候,要認真分析、組織。
(3)一體化教學法
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也是職業教育在推廣的一種教學方法,一些辦學有特色的學校基本上采用此方法。它可以很好地解決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一體化教學將對學校的設備有更高的要求,對學校師資和教材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學校要開展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在設備投入上加大力度,加大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選購或者組織教師編寫一體化教材。對于操作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專業采用一體化教學很有必要性,特別是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尤為迫切。
總之教學改革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相信通過改革,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一定會得到蓬勃發展,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實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