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職業教育論文


淺談空軍軍事職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空軍軍事職業教育是具有軍事特色的開放性繼續教育平臺,旨在培養適應空軍轉型建設和未來作戰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本文立足于當前軍事職業教育現狀,適度把握軍事職業教育模式發展的新趨勢,對今后軍事職業教育的管理模式從教育管理體系、質量監控制度、獎懲激勵政策、管理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作了進一步的探索,力求組織管理更符合實際、更具操作性、更有效保證教學效果。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管理;對策一、軍事職業教育管理模式改進的現實意義當前,空軍建設正處在戰略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空軍的職能任務進一步拓展,各種新的軍事理論、戰法、高新技術裝備不斷出現,現有作戰指揮管理和軍事技術人才的知識結構與盡快提高部隊戰斗力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如何對在職官兵的知識結構實現有效的更新、補充、拓展與深化顯得尤為重要。空軍開展的軍事職業教育,旨在通過在職學習,實現自我完善發展和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對軍事職業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進,就是為更好地引導官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軍事職業教育在培養官兵崗位專業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官兵的使命感責任感、認知能力和創新意識等,切實提高官兵的綜合素質

2022-03-13

淺論現代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制度安排

論文摘要:當前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需要針對各種關系進行相應的制度與機制安排。這些制度與機制安排應包括政府與學校管理體制的制度安排、建立校企之間的互動機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制度安排、職教教師管理的制度安排。而之所以要從政府與學校管理體制、校企之間的互動機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職教教師管理體制四個部分進行改革,是因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只依靠政府的推動是不夠的,它需要社會各個力量的積極參與。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制度安排一、政府與學校關系的制度安排(一)理順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轉變政府部門管理職能 針對目前我國校企合作中企業動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多數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做法,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落實職業教育的稅費減免和資金扶持政策,促進企業的利益驅動。通過對企業進行專項補助或者提供長期貸款的形式給與企業扶持,激勵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在進一步“簡政放權”的同時,加強職業教育監管 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顯示出我國職業教育的管理重心在不斷下移。在中央的宏觀統籌指導下,逐步把管理職業教育的管理權下放給地方政府,給予了地方政府

2013-02-06

關于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創新職業教育管理

目前,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管職業教育的部分廳長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圍繞“落實政府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的責任”和“創新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辦學機制的思路和措施”展開了研討,并一致認為要落實各級政府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和責任。發揮政府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的作用。職業教育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地方政府在職業教育中應發揮規劃、指導、投入和監督的作用。在規劃方面,政府要統籌配置職教資源,包括職業院校布局,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各級政府應承擔不同的統籌任務,資源統籌應以市級政府為重點。在指導方面,政府要平衡老百姓對學歷教育需求和企業對產業技術人才需求;要辦好一些示范性職業院校,以此帶動其他職業院校和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投入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按照《職教法》規定,制定職業學校生均費用,對中職全額供養。在監督方面,中央、省、市、縣應承擔不同的責任,中央一級應通過立法和宏觀政策指導,省級政府主要通過制定具體制度實施中央政策,縣市一級則要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對于行業、企業和社會團體舉辦的職業院校,政府要加強監督和指導。改革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當前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比

2011-09-01

試析中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路徑依賴論文摘要: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形成都與其社會歷史、民族文化、風俗、傳統習慣和價值觀念等社會要素有著極為復雜的聯系。本文通過對中國職教的梳理,采用“路徑依賴”理論,來分析我國職教管理體制的不足,以期對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有所幫助。一、中國職業教育的梳理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在民族危亡逐漸加深之時,洋務派的杰出代表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建創辦了福建船政學堂,堪稱我國近代第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隨后清政府又創辦了天津水師學堂和武備學堂等培養技術人才的學堂,公元1902-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壬寅—癸卯學制”,規定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職業技術教育制度,當時稱之為實業教育。這樣我國近代職業技術教育才被正式列入學制。1917年,黃炎培等成立了中華職業教育社,提出“推廣職業教育”“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等職業教育思想。1922年民國政府頒布了“壬戌學制”,增強了職業教育,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兼顧了升學和就業。這個學制標志著中國近代職業教育體系正式確定。1951年國

2011-08-11

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 要:上海將在全國率先實行中等職業教育三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的統籌管理。為此,文章在對上海市技工學校廣泛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統籌管理這三類學校具體的對策建議。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統籌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三類職業學校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幾十年,這三類學校在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企業培養技能性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歷史的原因,在管理體制上,前兩類學校總體上歸口教育部門管理,而技工學校主要歸口勞動部門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政府職能的轉變,這種條塊分割式的管理體制已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并受到各方的關注,因此,統籌管理三類學校已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本文就此問題結合上海市職業學校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一、職業教育管理的現狀和特點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基本格局是:中等專業學校主要由行業或區縣舉辦,職業高中基本上由區縣舉辦,這兩類學校統一歸口教育部門管理;技工學校則主要由行業和企業辦學,勞動部門實施綜合管理。2005年,上海市中等專業學校、職

2008-04-08

論我國職業教育管理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現狀;對策【論文摘要】: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我國現行職業教育管理體制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國際經驗表明,技術進步、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工業化水平的提高都與職業教育息息相關。在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和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在我國"三農"問題亟待解決、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勞動力大轉移的宏觀背景下,職業教育就愈發顯得重要。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形勢并不樂觀,現行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遠不能適應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要求。1. 我國職業教育管理的發展現狀 我國現行的中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是體系化的職業教育管理組織制度

2009-09-03

試析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從“工作本位”到“學生本位”的探索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工作本位學生本位職業生涯指導論文摘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的理念被稱為“工作本位”STW(School to Work)。由于其著眼點在于職業對人、而不是人對職業的需要,STW理念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各種缺陷。本文從職業生涯指導、中介機構橋梁作用和“多元整合”課程三個方面,探索我國職業教育“學生本位”STC(School to Career)理念的構建,把滿足工作領域的需求轉變為對學生個體生涯發展的關注上。一、目前中國職業教育的“工作本位”STW理念 根據教育部201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全國共有高等學校2723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1246所,比上年增加31所,占高等學校總數的45.8%。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208.43萬人,比上年增加6.95萬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共有學校13872所,招生870.42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50.94%;在校生2238.50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7.78%

2012-12-03

探究職業教育改革面臨問題與創新思路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論文摘要:由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當前中國面臨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動改革、實現創新的現實要求。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中國已逐漸摒棄傳統教育模式,但職業教育改革并非一帆風順,職業教育改革面臨的各種挑戰,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創新成為必然選擇。 一、職業教育改革面臨的問題 1、在經濟體制背景上,由于經濟轉型期職業教育改革受到多重的制約,尤其是這一進程在以往的計劃經濟管理制度以及現有市場經濟管理制度中徘徊,以往的計劃經濟管理制度直接制約了當前市場經濟管理制度的完善。在這一過渡階段,新型職業教育無法真正引領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而普通教育理念仍充斥于整個職業技術教育界。 首先,在現代職業教育技術改革中,職業教育發展是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上產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繼續完善,但這也揭示出一個問題,即想要推出新的職業教育模式則必須淘汰傳統觀教育模式。社會總體對職業教育的定位在理論上還缺乏較為統一的認識,在實踐上也并沒有產生已有的模式可供參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在這真理還未完全探索清晰之際,走彎路則變得難以避免。 其次,政府機構對于職業

2012-12-03

研討高職英語教育改革怎樣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改革形勢發展論文摘 要:本文在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高職教育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對策,目的在于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并從總體方針、組織形式、教學方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進高職英語教學的手段,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職人才。1、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將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基本特征歸納為: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高職教育作為目前國內職業教育的最高形式近幾年來得到迅速發展,公共英語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在新形勢下,以往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教學中,仍將傳授理論知識作為課程的核心;在課程設置上,強調課程本身的嚴密、完整、系統和權威性,忽視學習者未來崗位的需要,忽視對學

2012-12-03

探究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之路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現狀問題改革【論文摘 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的高等教育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經濟全球化、時代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迅猛發展的經濟使得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顯得過于緩慢,在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探索促進其發展的改革之路。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勞動力結構中中高級技術人才比例相對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技術結構的升級。同時當前社會依然存在初高中畢業生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和職業教育就進入崗位工作,導致目前我國勞動力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術水平低下的現狀。 (一)應用性人才緊缺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加大,數量以及結構上的緊缺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同時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不協調性加重了社會壓力。 (二)職業教育缺乏活力 我國工業化正迅猛發展,但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之間缺乏緊密聯系,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職業教育缺少企業強大經濟實力的支撐。財政上的束縛,導致其發展缺乏活力。 (三)職業教育特色不突出 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之處在于在學習中更加注重實踐學習以及專門技能學習

2012-12-03

試議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思考

論文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高等職業教育的科學快速發展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筆者從對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的觀察和了解入手,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思想、課程專業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建設、建立完善的高職教育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思考,提出了改革的幾點建議。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改革;思考近十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高等職業院校更是得以快速發展。2000年全國僅有高職院校199所,每所學校全日制學生在3000人上下。到2010年,全國已有高職院校1000多所,每所學校全日制學生一般都在1萬人以上,十年間,高職院校得以翻倍增長,給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學術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大力培養的同時,實用型人才嚴重短缺,國務院《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要求在高等教育中高職的招生規模應占一半以上。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又發表了“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改革職業教育的許多指導意見,為發展和改革職業教育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因此,進行高等職業教育改

2012-11-09

關于新形勢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論文摘要:依據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訴求,分析了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依據高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提出了“四化式”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理念,課程體系構建的新方法,學生從業能力培養的新措施。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課程體系;高技能人才近年來,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其突出特征是:在轉型目標上,由投資驅動、硬件支撐向知識和科技創新驅動轉變;在轉型內容上,由勞動密集型工業經濟向技術密集型知識經濟轉變;在轉型范圍上,由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思想觀念、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全方位轉型;在轉型動力上,除政府的主導因素外,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主體作用更加明顯,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功能更加突出。其中,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改變中國企業處在產業鏈價值低端的局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現代化工業進程,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了解產業升級轉型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訴求,針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深化教學改革的措施與方法,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與課題。<p

2012-09-29

試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考

: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職業人才的需求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的培養模式已不再適用,對高職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已成為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提出高職課改的關鍵在于突出社會需求、職業需要,強調職業能力,高職課改的核心應圍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展開。論文關鍵詞:高職;課程;改革大力倡導職業教育,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是中國工業化的一個必然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日益提上日程,職業教育如何進行課程改革,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本文就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談一些個人的思考。一、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性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職業人才尤其是高技能職業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已嚴重影響到企業、地方經濟、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高等職業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在新時期下,國家大力倡導職業教育,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合

2012-09-23

試議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性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當前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育教學質量及社會認可度遠未達到理想狀態。通過推進整體性教學改革,即積極推動課程改革、進一步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改革與完善制度體系和管理機構等措施,切實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整體性;改革當前,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職業教育得到不斷擴大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已占到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高職教育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育教學質量及社會認可度遠未達到理想狀態。在現有條件下,必須從局部和單方面即從整體上對高職教育教學進行改革,才能切實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一、整體性教學改革的背景高職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要,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最重要的力量,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的重要保證。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體現了該國經濟社會的發達程度。而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進一步反映出

2012-09-21

對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論文摘要: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教育部先后與天津、四川、河南、廣西、三峽庫區等地共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對職業教育發展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是,這些探索微觀的多,宏觀的少,還沒有在制度上有所突破。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應該在轉變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式、調整職業學校布局結構以及提高財政投入有效性等方面作出探索和嘗試,如果職業教育在大的宏觀發展上沒有大的轉變,就難以有大的突破。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學校布局;學生資助從改革開放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伊始,改革問題就一直伴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國務院在2002年和2005年兩次頒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更是顯示了我國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心。為了切實有效地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聯合實施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對職業教育發展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從目前看,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其改革探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尤其是在一些宏觀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模式等

2012-08-23

對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的優化路徑

論文摘要:在國家區域振興戰略引領下,部省共建“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的新機制應運而生,其前提是改革,關鍵是創新,核心是示范,動力是體制機制,目的是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在思想上,必須認清人才培養、產業發展、企業創新的內在聯系;在行動上,必須對接、服務和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在保障上,必須從國家法制層面、國家政策層面、中央財政層面和體制機制層面等多方面支持“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部省共建;功能與定位;優化與創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積累的寶貴經驗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牽各項改革的“牛鼻子”,凡是涉及面廣的重大政策,一般都是在試驗區(試點地區或“特區”)先試先行,完善政策,然后再向全國推廣,這樣做可以使改革風險最小化、改革收益最大化。教育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經濟社會發展迫切要求教育的支撐與服務。目前,部省共建“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已形成一種重要的工作機制,成為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和關鍵步驟。通過各種新模式的試驗,形成先進的教育公共治理結構,構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機制,進一步促進

2012-08-23

關于簡論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職業教育改革

論文摘要:在信息技術及其信息文化的影響下,職業學校中的教育觀念、教育目標、師生關系、學習資源、教學方法、學習評價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的需要,培養出信息時代所要求的技能型、應用型的人才。論文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改革;職業學校隨著以多媒體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它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了廣泛的應用,并且產生了非常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同時在教育領域引發了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變革浪潮。職業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提供了大量社會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然而,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社會的新經濟對人才規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技術及其信息文化的影響下,職業教育必須要實現相應的全面改革,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內容和形式等一系列的變革,以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的需要。一、教育觀念信息社會是一個持續創新的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們處于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社會成員在學校教育中所獲取的知識,只有一部分可以應付我們今后的

2012-08-07

對于意大利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改革的理念與成效淺析

論文摘要:始于2003年第53號法(法53/2003)為契機的意大利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的改革的理念是建立一個“一體化”的教育與培訓制度,旨在改變原來的“雙軌制”,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地位上的平等性。該理念是基于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性質和社會地位的認識論經歷了從科技發展的角度,到人力資本的視角,到運用多元智力的理論,從理論上提升了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地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論文關鍵詞:意大利;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理念;成效一、意大利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概述在意大利的大多數相關文獻中所使用的職業教育(istruzione professionale)是指在學校制度中與普通教育的“高中(liceo)”相對應的為就業做準備的一種教育活動(而“高中”是為升入大學做準備的一種教育機構)。在這里,有必要加以強調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高中”與“高級中等教育”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根據意大利法53/2003對的教育制度的規定,學生在結束第一輪基礎教育(小學和初中)之后,在14歲進入第二輪教育,即“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該階段的學校分為進行普

2012-08-07

對于適應產業結構新體系的職業教育改革重點方略

論文摘要: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教育規劃綱要》和《人才規劃綱要》也分別明確了未來十年內教育發展、人才發展、科技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這些都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職業教育即將成為我國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成為教育改革的新亮點。論文關鍵詞:產業結構體系;職業教育改革;方略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基本內涵(一)改造提升制造業制造業發展重點是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總體上看,我國制造業尚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工藝管理水平低,同樣的消耗做不到最大的產出。改造提升制造業,要求調整人才結構,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崗位能力、管理素養和掌握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判斷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2012-08-07

關于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與思考

摘要: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教育的重要類型。在我國教育事業里存在理科院校、工科院校、職業技術院校,這三種院校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理科院校是培養科學研究型人才、工科院校是培養工程設計型人才、職業院校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可見三種學校的培養類型不同、培養目標不同、人才定位不同,所以課程的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就應該不同。關鍵詞:導向主體實踐一體化生源頂崗實習傳統課程教學以學科為導向、以知識為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應試為基礎、以邏輯為載體,可以開設理論和實踐分離的課程。但職業教育不同,職業教育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基礎、以項目為載體,開設知識、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程。然而,我們今天的職業教育課堂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不適當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種做法無視職業教育的職責和定位,把傳統教育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職業教育課堂中,形成了傳統教育的“壓縮餅干”。采用錯誤的教學模式的后果不是理論上的,而主要是實踐上的。首先是學生反感。由于“生源”質量的問題,我們的學生不具備計算能

2012-05-31

淺談新形勢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教學模式改革論文摘 要 中等職業教育應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基礎教育,注重職后培訓,改革教學模式,以滿足現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面對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的挑戰,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中等職業教育應轉變單純以學科為中心、只重視知識傳授的教育思想以及過分專業化、單一模式化的觀念,在注重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等符合現代社會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總體要求,構建起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精神,能使學生在全面成長的同時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把知識、能力、素質有機結合及綜合提高的開放式、多樣化的中等職業教育模式。一、加強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強調實用性,但如果忽視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片面強調實用性,則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在科技日益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21 世紀,個人素質特別是科學文化素質顯得尤為重要,但這一點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普遍認識不足。目前在國內的中等職業教育中,重專業教育

2012-05-29

淺談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

【論文關鍵字】職業教育會計教學改革【論文摘要】隨著知識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會計專業教育及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人才市場需要。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強調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而目前一些中職學校會計教學現狀是,教學環節增加了模擬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課時,但仍然沿襲傳統的學科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效果不明顯,知識結構與工作崗位需求脫節,校企人才評價標準存在差異,學生仍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因此,本文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會計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管理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我們從事會計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普高升溫,中職生源質量明顯下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或傾向,學習自覺性、自信心差,沒有學習熱情。有的學生表現為時冷時熱,即學習的積極性維持時間不長;有的學生表現為厭倦、逃避學習,尤其是理

2012-05-29

試析深化教學改革 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 教學改革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措施 論文摘 要: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關系著學校的生存和教育的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是中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特點和規律。近幾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任務也就愈加迫切。本文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為確保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提出幾點措施共同探討。 “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共識。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中中等層次的教育,與普通中等教育一起共同構成了我國現行中等教育體系,是中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總量很大,就業壓力也很大,要實現充分合理就業,使大部分人在就業前就具有必備的職業資格和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從而把我國的人口優勢變為人力資源優勢。 一、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 1.培養目標上的區別 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學術性為主的教育,其教育培養的是基礎理論研究員,高新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設計人員;中等職業教育是以職業

2012-05-29

淺談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分析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創業能力研究論文摘 要: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實際培養效果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說明只有貫徹就業導向原則,才能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本文結合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具體情況,提出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路與設想。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課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們應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基礎,設計課程結構體系,確定能力培養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就業的目的。一、以就業創業為導向,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一)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根據課程開發的要求,我們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了《初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企業納稅實務》、《會計電算化實務》等課程。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身訂制”培養計劃和課程教學內容,發揮行業、企業專家在課程開發和建設中的作用。(二)實現課程結構模塊化和立體化按照就業導向原則,我們設計了職業基礎模塊、職業技能模塊、職業延展模塊和創業就業模塊課程體系。這種模塊化的課程體系,不僅增強了課程的彈性,而且對職業化

20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