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途徑摭探
周桂林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寫作和閱讀兩者密不可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教師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文章以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策略為主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寫作;整合;讀寫結合
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拓展視野的有效途徑。大量有效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是提高學生表達情感和與人交流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它和寫作相輔相成,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本文對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途徑進行論述。
一、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整合的意義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加強閱讀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寫作提供素材,而寫作是檢驗學生的表達能力、傳遞學生想法的途徑,能讓學生關注自身的不足,在閱讀中彌補不足。因此,只有將這兩者進行整合,使兩者共同進步,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要求學生能順暢通讀全文,而忽視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使得部分學生只明白作品中的字面意思,而不能深入地感受文章抒發的感情以及渲染的意境,或仍將閱讀、寫作兩者分開教學,這不僅不能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很好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應改變傳統的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方式,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整合策略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將閱讀和寫作分開的教學模式,而將閱讀和寫作進行充分結合,使其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對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的鍛煉作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要多組織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鍛煉思維,加深學生的思維內涵。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采取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為了保證學生們能夠產生興趣并樂于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產生求知欲望,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市場上的玻璃種類數不勝數,如教室安裝的中空玻璃、宿舍安裝的變色玻璃以及銀行的防盜玻璃等,然后創設玻璃銷售的情境,讓一部分學生充當玻璃售貨員,給客戶講解各種玻璃的構造特點以及作用等,讓另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買玻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寫作材料
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模式還未完全形成,缺乏判斷以及辨別能力。而知識無窮無盡,猶如汪洋大海,學生接觸的閱讀材料紛繁復雜、種類甚多,其中不僅有正能量的,也有負能量的和不利于發展的閱讀材料。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為學生選擇閱讀材料,還要教會學生辨別閱讀材料優劣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外,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而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能夠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閱讀和進行思維的碰撞。只有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寫作時才不會沒有東西可寫,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一個特定的筆記本,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好詞好句的摘抄,從而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教師還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將這些素材轉化為自己的東西用于寫作中,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在總結時,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復述讀過的文章,而是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復述。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特的感悟能力,真正意義上達到經典名言中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只有真正意義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
3.發揮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改寫、續寫訓練
學生正處于想象力十分豐富的階段,因此教師應發揮學生想象力,進行仿寫、改寫、續寫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作要先從模仿開始,教師要以課本為依托,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走進文本中去,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世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和理解生活。在教學經典文章時,教師可讓學生對其中的某一段落進行仿寫,并開展寫作比賽,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這種方式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容,熟悉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情感。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仿寫,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根據范文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從而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不同文體的改寫,如讓學生把記敘文改寫成抒情散文,培養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教師也可以訓練學生通過改寫文章中某些章節或段落,達到與作者相同的表達效果。在進行改寫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分析,打破學生的思維束縛,加深學生思維深度,還應為學生的寫作營造輕松、和諧、自由的創作空間,引導學生表達情感,讓學生基于課本又高于課本進行寫作,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而且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一些有開放性結尾的文章,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總結,總結作者的寫作特點,再組織學生進行續寫,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感受創作的樂趣,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皇帝的新裝》通過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而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游行大典的丑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課堂教學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那個說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小孩兒后來怎樣了?皇帝后來是否發現了自己沒穿衣服?又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教師通過問題給學生提供了續寫的思路,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整合,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教師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加強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寫作材料;發揮學生想象力,引導學生進行改寫、續寫、仿寫訓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不斷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1]卓麗香.摘錄策略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的運用 [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2).
[2]張玲.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J].小學教學研究,2018(32).
[3]任元勛.借助讀寫結合模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芻探 [J].成才之路 ,2018(29).
[4]崔麗穎.寫作是一場生命的修行———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基于部編新教材的讀寫結合[J].基礎教育參考,2018(18).
[5]孫智慧.強化讀寫結合提升語文素養———以《沙漠中的綠洲》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8(22).輫輷訝2020 年 2 月·第 6 期(總第 634 期)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Zhou Guilin
(Nanguan Primary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0, China )
Abstract: In Chinese teaching, writing and reading are inseparable, and they are also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each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by Chinese teachers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ability,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writing; integration;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