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議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教學
袁亞杰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傳統(tǒng)的閱讀課教學方式只是把課文作為單純向學生傳授語法及語言知識的載體,忽視了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上往往是學生整節(jié)課地記筆記,死記硬背知識點,沒有實際運用能力,造成學生嚴重的身心疲憊,畏學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制約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英語教學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起點,將個體探究閱讀和群體合作閱讀相結合,開展有效教學,使每個發(fā)展水平有差異的學生都可以通過有效教學來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習活動的直接參與者,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促成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縱觀一般的英語教學的全過程,筆者認為,進行有效的“閱讀課”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通過文化背景滲透,讓學生感知課文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和信心,應提供與課文有關的背景材料,包括時代背景、社會背景、歷史、人文、作者簡介、課文涉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等,特別是與我國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風俗習慣資料,從而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將注意力轉移到文本的閱讀上來。而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一旦被導入了與教學有關的心理定勢之中,隨之產(chǎn)生的求知活動便會是能動的、積極的。如關于圣誕節(jié)的內(nèi)容,閱讀課文前我為學生介紹了西方人圣誕晚夜吃什么,介紹了圣誕老人、圣誕樹、圣誕禮物、做禮拜等圣誕習俗,并借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文并茂,再配上適宜的背景音樂,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會放松讀前緊張的心理,進而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為接受新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學案式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而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利用學案式教學是最好的方式。學案式教學就是利用學案導引學生的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并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合作與交流,但一定要盡可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學案的設計中,我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充滿著學習的樂趣。要排除可能影響學生理解課文的生詞障礙,對課文中涉及到的生詞,分別提出來,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行解決;對于一些重點句式,教師在學案中要一一列舉,要求學生列舉相應的例子。
并提出嚴格要求,要涉及到不同時態(tài)和不同形式,如運用不同人稱、不同時態(tài)去模仿課文中的句式編寫一些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及特殊疑問句等。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錯誤,對此可讓學生之間交流,糾正錯誤并互相補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恰當?shù)馁p識教育會調動學生們預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英語學案的引導下,學生自讀英語文章后,聽課時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小組討論時會有話可說,練習目標語言時會有法可依;許多基礎知識不需老師講解,就已經(jīng)掌握了,學生自學有了成功感,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提高。而教師也可以大膽地進行語法知識和語言點的訓練,大大提高了英語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樂趣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是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的有效途徑。為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及對于關鍵詞的掌握程度,以合作小組兵教兵的方式,通過討論交流才能解決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問題。 我會根據(jù)不同的文章內(nèi)容,或以時間為順序,或以人物為順序,或以事件為順序,設計不同形式的問題,采用課文填表格、配對訓練、判斷正誤等形式。根據(jù)閱讀課文材料,老師可精心設計部分“小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語言知識的展現(xiàn)。這些問題淺而易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或聽力訓練),了解材料內(nèi)容,在文中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于是學興趣大增,熱情高漲,貼近學生認識潛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四、提升操練,總結延伸,激揚閱讀效果
閱讀課教學不進行深層次的提升操練是難以達到閱讀效果的,而提升操練的重點應放在對文章理解的完整性和語言形式的靈活運用上。如讓學生復述課文,不僅僅是簡單地背誦課文,它要求學生將自己作為文中主人公,通過對材料的整理縮寫,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過程。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簡筆畫、關鍵詞,圖表、數(shù)字等提示進行段落或全文復述等;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課文中角色的扮演或涉及課文內(nèi)容的記者采訪、當向導等。在對文章進行很好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可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的閱讀內(nèi)容總結寫此類文章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仿寫、縮寫、擴寫、改寫等。寫作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和語言運用的綜合體現(xiàn),這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只有從知識輸入到知識輸出才完成了學習的周期。總之,這一系列活動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鞏固所學語言形式,認識語篇的結構層次,并學會創(chuàng)造性運用本課所掌握的語言形式,這也是英語閱讀教學應達到的最佳境界。英語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真正發(fā)揮英語教學的整體功效,要完成英語閱讀教學所擔負的各項功能,還需要教師從多方面提高思想修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不過,在當前仍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今天,從以上四個方面不斷提高閱讀教學語言的表達藝術和效率,英語課真正收到實效就有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