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的研究與策略
曹憲萍
: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寫能力提高的關鍵。近年來中考英語試題越來越重視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其難度不斷加深,閱讀量不斷加大,中考閱讀題突出了基礎性、知識性、教育性、科學性、應用性、能力性、開放性等特點,從這兩方面可見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究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正確閱讀技巧獲取有用的知識信息來提高閱讀能力與解題水平。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解決: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
一、 課內閱讀
1.課內閱讀的現狀
課內閱讀教學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英語閱讀教學并沒有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及個性化行為。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是以講解生詞、句法、翻譯句子為主,對閱讀材料中的詞匯、語法、修辭等往往進行過于詳細的分析。久而久之忽視了在課內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不良局面。
2.課內閱讀的對策
我認為我們應該按照先理解文章內容后分析語言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全篇通讀材料去掌握課文的“5W”——what, who, when, where,how, 之后再去細讀找出每段的主題句,并對全文進行結構分析,找出各段之間的聯系。對于詞匯的處理可以利用包括多媒體等多種視聽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在文章中猜詞斷義,同時配以各種詞匯練習來理解它們的用法。對于文章中的長句難句要進行結構分析,達到深層理解文章。然后去做形式多樣的理解練習來鍛煉學生對通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閱讀后讓學生盡量去寫文章的要點或改寫課文或復述課文。這樣不僅反饋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訓練了學生們的概括綜合能力。
二、 課外閱讀
1.課外閱讀的現狀
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量不足,沒有形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和積極性,閱讀方法不對,對文章花費太多的時間,導致做閱讀理解時亂猜答案,錯題率很高。平時寫作文很少,導致很多閱讀活動不能延伸。
2.課外閱讀的必要性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課內閱讀多數是機械的、被動的強化訓練,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課外閱讀是通過自己的閱讀去主動獲取信息并掌握課堂知識的銜接能力。課外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欣賞各國風土人情的能力。課外閱讀也是課內閱讀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鞏固課內所學的詞匯、句法、語法等,并且開闊視野,從而提高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3.課外閱讀的策略
做課外閱讀訓練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采取以下的方式——意群讀法、限時讀法、快速讀法、無聲讀法等幾種非常有效的讀法。在讀的過程中我們最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即先讓學生閱讀要回答或要解決的問題,然后進行閱讀,記住關鍵詞,如遇生詞利用上下文推測,不要動輒查字典。閱讀后要求學生能根據關鍵詞來復述課文,同時要經常培養學生對文章提問要點的習慣,充分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和精神,讓學生真正做到閱有所得。
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無論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還是從中考的角度都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在平常的教學中不斷的探究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克服他們在閱讀中的困難,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快速捕捉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和準確解題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