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改革
未知
[摘要]多媒體網絡教室所提供的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不僅能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還能滿足各個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成為認知過程的主體,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教室 大學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1月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出了新的英語教學模式,即網絡化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則,應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就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這個概念源自于上個世紀60年代關于終身學習技能的發展和獨立的思考能力的爭論,80年代由Henry Holec正式提出,他把自主學習定義為“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Dickinson則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要學習的知識和采取的學習手段由學習者自我負責”。Little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內容一種最基本的心理聯系”。概括地來說,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測和評估學習效果。
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需要經過從他控到自控、從被動依賴到自覺能動、從有意識到自動化等幾個步驟,而且,自主學習過程包含大量的子過程,這些子過程只有達到自動化,才能保證自主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引導學生逐步實現從學習依賴到學習自主的過渡。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首先,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學生要意識到自己在做決定過程中的中心位置,他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根據自己的需求重新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他們不僅是自己學習的計劃者、自我激勵者、管理者、組織者,而且還是其同伴的建議者和評估者。教師也應該轉變其角色,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三、在多媒體網絡教室環境下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強調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促進教學,因此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為主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應運而生,語言教學也從電氣時代走向網絡信息時代,它的誕生克服了傳統語音室的缺陷,它具有集成處理文本、圖形、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的能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延伸到了虛擬的網絡世界,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創建了更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提供了更好的自主學習機會。
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就是利用其豐富的語言教學資源,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行系統地、合作地、探索地學習英語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語言運用機會,通過語言運用,學生可以產生和理解語言,從而獲得特定的交際目標。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方便實用的教學素材組織編輯功能,根據學習內容和主題,選擇與之相關的當前的熱點話題或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并將一些相關的語言材料存儲在服務器上,對學生進行語言輸入,供學生討論時參考,利用網絡教室的分組功能,將持有相同觀點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讓學生更多地用英語描述某一人物、事件或社會現象,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然后持不同觀點的小組之間再進行辯論,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語言學習的實際效果。
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需要,在多媒體網絡教室中建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如設置不同級別的課程、安裝英語學習輔助工具和大量的英語教學軟件、提供各種類型的音視頻材料和建立自主學習評估系統,還可通過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搜集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學習資料建立專門的英語學習網站,其中的文字材料應當包羅萬象,既有語法、寫作、閱讀、聽說等方面的基礎素材,又有針對各種考試的真題或模擬題以及趣味英語、實用英語、教輔資料和學習技巧等方面的實用素材。
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所提供的自主學習平臺、英語網站和與互聯網相連的豐富的多媒體網絡信息資源,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進行視頻點播、音頻點播、在線交流、同聲翻譯、數字錄音或分組討論等,這些學習手段都能為學生創建語言學習的真實情景,并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很好地將視、聽、說結合起來,使語言水平和程度不一的學生方便地開展各種形式的討論與合作,共同解決語言學習中的難題。這種利用視聽功能和語言識別技術,實現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學習方式,能使知識的保持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學生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知識接受者和運用者,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結語
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所提供的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使大學英語教學從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使學生從消極的被動學習向積極的自主學習轉變,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而教師只有利用好這些信息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真正學會學習,才能保證他們目前的學習效果,并使其掌握終身學習的本領,這樣他們才能在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適應社會的需求和變化,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2]周麗. 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構建英語自主學習模式[J].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 2004, 6(4): 96-98.
[3]晏曉蓉, 陳佳. 論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10(6):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