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張奇智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研究表明,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包括學生個體在學習上的直接和間接的成敗經驗,他人的評價、勸說和學生的自我規勸,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以及學生對自己學業表現的歸因,學生的情感和情緒。
關鍵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一、前言 自我效能理論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來的,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組織和執行某種行為.實現特定行為目標的信念體系。學習自我效能感指個體的學業能力信念,是學習者對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價,是個體對控制自己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
現代國際教育思想越來越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特別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把情感態度作為課程目標之一,認為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習成功的關鍵。
自我效能感(serf-eficacy)是情感因素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關鍵性因素。研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推進英語專業學生的教育,提高學生英語成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內外學者在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其相關領域進行了大量探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就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還比較少見。本文將就這一領域進行探討,從中發現研究結果并提出教學建議。
二、研究程序
本研究從3所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各年級學生中抽取部分班級為被試,共發放問卷380份.收回有效問卷371份.有效率為96.07%。其中男生59人,女生312人;大一79人.大二92人,大三99人,大四101人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應用自己編制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量表》和邊玉芳編制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用于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的研究。在本研究中,邀請了英語專業教師和研究生對上述兩份調查表的部分題項表述進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實際情況。
以班級為單位,在輔導員配合下,由課題組其他老師擔任主試,在班級進行統一施測,測試完成后,即時回收問卷。
回收后剔除無效問卷,將有效問卷進行編號,依次錄入微機。使用統計軟件SPSS16.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分析
使用SPSS1.30處理收集的數據。根據《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測得的371名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從高分往低分和從低分向高分各抽取占被試總人數的27%的被試(約100名),作為本研究的高分組和低分組.根據高分組被試和低分組被試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量表》的得分情況,分析如下。
1.研究顯示,學習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試在以往的學習中常有成功的親身體驗,而學習自我效能感低的被試在過去學習中體驗到更多的失敗經歷。可見,學習中個體親身體驗的成敗經驗對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作用顯著。成功的經驗有助于形成較高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失敗的經驗則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此外,兩組被試的得分都顯示同伴的成敗經驗會影響到兩組被試完成任務的自我信念。
2.數據顯示,高分組被試與低分組被試相比,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多地得到老師、家長的鼓勵和表揚,也更多地得到同學的羨慕和肯定。同伴或其他人的正面和負面評價也會極大地影響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保持。換言之,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學生的學業表現會影響他們學習效能信念的建立和發展。
3.歸因(attribution)即歸結行為的原因,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兩組被試的得分值差異顯示,高分組的被試常把自己學習的成功歸因于個人能力、努力及好的學習方法,把學習的失敗歸因于粗心大意或一時精神狀態不佳;相反,低分組的被試常把學習上的失敗歸因于自身能力差、智商低、沒有學習天賦。可見,假如學生把學習的成功與自身勤奮、能力等因素相關聯,其學習自我效能感則會增強:假如將失敗歸因于自身能力或智商,其學習自我效能感就會降低。
四、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得出以下四個結論:其一,英語專業學生不論是直接體驗成功或失敗.還是間接體驗成功或失敗,這些經驗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發展。其二,教師、家長、同伴或其他人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學業表現的正面和負面的評價以及學習者自我規勸,都會影響其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保持。其三,英語專業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敗的歸岡也是影響其自我效能感因素之一。此外,情感和情緒,如喜歡、厭惡等也是影響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保持和發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結合研究的結果,為了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尋找解決的措施:1.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教育學生認識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如果不持續地學習,就無法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生存,而學好英語將對在他們將來的就業競爭和職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形成對學習英語的正確的主觀判斷,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養。
2.老師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首先,老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體.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老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對學生、對學生家長、對整個社會負責,努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透徹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應試教育的錯誤思想,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最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考慮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一方面,目標過高,學生不能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容易造成學生情緒的低落和挫敗感,降低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目標過低,雖然完成了學習任務,但是不能體現學生真實的水平,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和發展。
3.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由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對英語專業學生的教育不能再走初巾、高中那種“唯分數論”的老路,而是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評價方案。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和溝通.并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以評促學。作為教師應始終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工作的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運用適合學生特點的評價指標,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不僅讓老師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特點,而且還能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進而增強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
4.尋求教學方法多樣化,突破課堂教學的瓶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嘗試和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和創造體驗、實踐和運用英語的機會。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讓學生能夠有所收獲,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在積極的氛圍中逐漸得到提升和鞏固。此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更多地開展對外交流活動,邀請外教到課堂或者利用假期的機會到國外進行交流學習,為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讓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成功樂趣。
研究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教學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作用.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有關教學方式、方法、教育的理念的改進提供新的理論支撐和思考方向。對于廣大的大學生而言,認識到了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有利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學業表現。
[1]Bandura1.self-e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behavior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1977.[2]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lJ].心理科學,2004(5).[3]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4]Heider,Fritz.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1.New York:John W iley& Sons,1 958.[5]張慶宗.英語學習成敗自我歸因調查與分析U].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3).[6]李麗君.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