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飲食文化
清代西方飲食文化在成都的發展及影響
內容摘要:在清代川菜體系逐漸成長至形成的同時,西方飲食文化已經開始在成都出現,并迅速發展,形成成都中上層人士的一時食尚。本文分析了清代西方飲食文化在成都的發展,并探討了其對成都飲食的影響。關鍵詞:清代 西方飲食文化 成都清代西方飲食文化在成都的發展(一)潛伏期西方人在成都的活動,最早記載是明崇禎十三年(1640AD)耶酥會教士Buglio在湯若望好友、四川人劉宇亮護佑下“前先入川,傳揚福音”。后因四川地域廣大,其“一人實難遍顧,大有鞭長莫及之勢”。其友人G?Magallaens由杭州入川,兩人“同心同德,敦傳圣教”。后在成都、保寧和順慶府“均設有經堂”。此后康熙四十一年(1702AD)傳教士在成都、重慶、金堂、安岳、渠縣“且有圣堂,教友亦多”。到乾隆十一年(1746AD)因清廷禁教,所有傳教士被逐出。即便這樣,四川教徒由乾隆二十一年(1756AD)的不過4千增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AD)的2.5萬。另據乾隆二十四年(1759AD)10月25日兩廣總督李侍堯上奏的《防范外夷規條》建議,西方人在進入中國內地前,須先在廣州通過漢
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