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手術
關于自體耳軟骨在鼻尖美容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鼻尖是面部美的最重要結構之一。而鼻尖是鼻部美容手術中得一大難點。目前,鼻尖的手術方法有很多,例如各種假體置入,跨穹窿縫合,鼻小柱縫合,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抬高鼻尖,但在鼻尖的整體輪廓等方面仍存在缺點,而軟骨吸收率低,且沒有血液供給也能存活,較容易修整,是適合鼻整形美容的成型材料[1]。自2008年至今,筆者共收治45例鼻成形手術患者,并利用自體而軟骨置入鼻尖部,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1病例資料本組45例,均為女性,其中12例只進行了鼻尖成形術,33例行隆鼻術+鼻尖成形術。2手術方法2.1均采用局部侵潤麻醉2.2手術方法術前標記出鼻部的黃金點及鼻尖的大小,范圍。需要加高鼻梁的受術者修整假體,根據其鼻部的長短,高低和寬窄來修整。取耳甲腔軟骨,于左側或右側耳甲腔內采用“U"形切口,切開皮膚,骨膜剝離子分開皮膚和軟骨,暴露軟骨,切取一塊大小約2cmx1cm的"U"形軟骨。將取下的軟骨置于生理鹽水中保存待。耳甲腔取軟骨處將兩面皮膚穿透縫合,,貼膠布后再固定縫合
整形外科常用手術器械——“美容包”的組成與應用
【關鍵詞】 美容包;組成;應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組配合理的手術器械是完成整形美容外科手術的重要基礎。我科結合原有器械標準和工作實際,組配“美容包”器械,廣泛應用于基本包括所有眼部及鼻部常見美容手術,還可應用于會陰整形、體表小包塊、黑痣切除手術等。經過我科工作人員多年工作實踐及摸索,逐漸使之具有通用性強,應用范圍廣等特點,現簡要介紹如下1 “美容包”的基本組成我科應用的“美容包”是由我科工作人員在建科之初,以門診手術室的“內翻包”為基礎,結合各位高年資醫師工作經驗及需要,幾經增減而定型。“美容包”具體組成如下:共由15件器械,包括:組織鉗1把、 眼瞼板1把、小針持1把、單齒鉤1把、3號刀柄1把、 普通彎鉗1把、眼科剪1把、線剪(組織剪)1把、固定鑷1把、無齒小尖鑷1把、有齒小尖鑷1把、蚊氏鉗2把、布巾鉗2把。另配 彎盤 、藥杯2個 、洞巾 、治療巾、 瓶塞、 8塊紗布。以上器械及物品集中打包高壓滅菌。2 美容包的基本應用整形手術要求手術創傷降至最低限度, 為此以小手術剪、尖頭蚊式鉗、整形鑷、小持針器及小針、細線、電凝器作為整形手術的
整形美容手術的圍手術期處理
【關鍵詞】 整形美容手術 圍手術期圍手術期處理的提出已經有四十余年,其中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處理。就手術而言,可分為三類:急診手術、限期手術和擇期手術。急診手術為立即需要做的手術,例如外傷的出血,空腔臟器或實質性臟器的破裂,病理性的穿孔,某些急性的炎癥等等需急診手術。限期手術是指在限期內盡快要做的手術,如各種腫瘤的手術,應盡快手術治療,否則隨著時間推移,腫物可能累及重要的神經、血管及臟器,或者發生轉移而失去根治的機會,給醫患雙方造成終生的遺憾[1,2]。擇期手術為選擇適當時機的手術,有充分的準備時間,整形美容行業的絕大多數手術屬于此類。1 術前準備包括心理準備、體格檢查、輔診檢查、手術區域的準備、術前用藥、醫療文件的書寫及拍照。1.1 心理準備 就整形美容手術而言,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不同地域及不同的人群,審美觀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由于對美的認識和要求不同,所以把握這些人群的心理狀態,體現每個人的個性外貌,才是整形美容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術前較詳盡的溝通必不可少,既要了解這些人
重瞼美容手術方法及臨床體會
【摘要】 目的 應用埋線法行重瞼美容手術,達到美容目的。方法 先行設計與麻醉,用6-0無損傷縫合線,采取間斷埋線法縫合。結果 230例手術后,醫患滿意217例,術后修補2例,重瞼皺襞過短7例,造型不美1例,雙側不對稱3例。結論 埋線法理瞼美容手術方法可以達到美容的目的。【關鍵詞】 埋線法重瞼術;美容“埋線法”重瞼術由縫線改為埋線,其效果更趨完善,并且操作簡單,無需切開皮膚,組織反應輕,恢復時間短,給受術者帶來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小,易為重瞼美容患者所接受。筆者采用該方法行重瞼術230例,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02~2006年行埋線重瞼術230例,其中女228例,男2例;單眼3例,雙眼227例,共計457眼。年齡15~45歲。1.2 方法 (1)設計與麻醉:取坐位閉目畫線,設計高度一般距上瞼緣6~8 mm,具體可根據患者眼形狀及要求而定,然后睜眼觀察重瞼線是否對稱和美觀,反復審視直到滿意為止。然后常規消毒,進行上瞼皮下浸潤麻醉,局麻3 min 后便可手術。(2)縫合一般用6-0無損傷縫合線,
MAC技術在整形美容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為了推薦一種適合于整形美容中小手術的麻醉方法,即MAC技術。其優點是作用快,鎮痛效果完善,術中生命體征平穩,術畢清醒快。術中無記憶,術后疼痛、惡心嘔吐的發生率底。方法:作者通過臨床將MAC技術應用于63例不同病種的求美者,然后進行系統的效果觀察。結果:應用MAC方法對63例病人臨床應用取得了優良的效果。手術和有刺激性的檢查和治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疼痛或不適。要求麻醉醫師通過鎮靜、鎮痛方式消除病人的焦慮與恐懼,以及部分或全部的術中記憶,以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及舒適性;同時積極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并進行相應的治療處理,以提高病人的安全性。目前,把這一系列工作統稱為麻醉監測管理(簡稱MAC)[1]。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對MAC定義是:MAC是指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要麻醉的情況下,需要專業麻醉醫師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務,監護控制病人的生命體征,并根據需要適當給予麻醉藥或其它治療。隨著新型短效鎮靜、鎮痛藥的臨床應用和無創監測技術的發展,MAC技術在門診、診斷性操作及介入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2]。目前我們將MAC技術應用于整形美容手術中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