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經管專業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
張文彬
【摘 要】概念的理解、定理證明和公式的推導是枯燥的,也造成了學生對高等數學興致不高的事實。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喚起、激發和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等數學 興趣 課堂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才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正如孔子所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而在教學中要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情緒的調動,使之都被你深深吸引,自始至終處于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探究氛圍中。以下是筆者的幾點體會。
一、與學生建立一種穩定的和諧的“情感場”
“親其師,信其道”。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與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將單純的教育教學過程變成師生平等對話、合力互動、教學相長的友好合作的過程。心理學認為:滿足人們對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發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所期望的目標前進。因此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觀念,學會尊重學生、賞識學生、鼓勵學生、相信學生,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另外,教師要注意調控好個人的情緒,不能隨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帶進教室。良好的教學情緒,積極的教學情感, 能喚醒學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使之精力充沛,興趣盎然。
二、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好的提問方式常常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發辯論,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層次的思維活動中,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一,重視預習,鼓勵學生提問。預習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問可提,才算是真正的預習。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所提的問題,并學會做出恰當的評價。學生提的問題是多樣的,他們需要學會把這些問題分類,理解問題當中的價值,分析問題之間的關系,了解其中的含義。三,師生共同探討,提高提問水平。每一堂課都有它具體的情境和特點,師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都需要思考,才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見機行事、因勢利導地提出問題。
三、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建模介入教育過程已是大勢所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大學數學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和目標。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強調的是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對數學定理、公式的證明和推導,對各類題型進行一招一式的訓練,造成了枯燥乏味的錯覺。通過數學建模可以使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及其他學科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實用價值,從而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同時在建模過程中,數學問題的形式與內容多種多樣,問題解決方法具有多樣性、新奇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表達能力
課堂上的上下貫通,揮灑自如,旁征博引,妙趣橫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常言道“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教師的語言表達, 要言之有力,言之有情, 言之有序,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另外,傳統的知識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當前的知識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綜合。大量新型的邊緣學科往往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于一體,學科間的相互綜合已成為知識創新的重要力量。教師必須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廣博的文化科技知識和教育科學理論,以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
五、注重直觀教學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眾所周知,高等數學中的定義和定理往往需要結合圖形來理解,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而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大一新生的空間想象力普遍較差,所以高等數學對他們來說是一門難學的課程。培養空間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直觀性教學法,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利用這種教學方式,那些抽象的、理性的東西變得具體了、感性了,那些內在的難以理解的東西變得通俗易懂了,對發展學生的智慧潛能和思維的創造性很有好處。其具體措施有:(1)注重運用實物、模型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化抽象的投影關系為直觀的視覺印象, 降低問題難度。(2)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各種的練習。
六、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教學效果
當今,多媒體在教學中帶來的好處是其他教具所無可比擬的。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形聲化、表現手法多樣化,把抽象、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形象,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路刺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及時觀察感知、發現問題、討論辨析、由淺入深地學習,從而創設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處于一種親切的情境中。這樣,也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狀態下,自主地、積極地學習,從而達到了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總之,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要學習就必須對它產生興趣。為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心理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有計劃、有目的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范勝君.高等數學多媒體教學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4,(2).
[2]陶行知.教育文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298.
[3]姜玉秋.關于大學數學教學的探討[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2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