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共生營銷戰略評價體系建設
隋秋君
[論文摘要]企業實施共生營銷戰略,即通過結成共生關系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進而達到優化企業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并共同發展的目的。共生營銷戰略的評價體系是整個共生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評價戰略伙伴的選擇、合作的相容性以及戰略實施效果,可以有效地總結經驗,對企業今后經營戰略的制定與實施起到基礎導航作用。 [論文關鍵詞]戰略評價;伙伴選擇;合作相容;實施效果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共生是指經濟領域企業間的共生關系將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達到優化資源共同發展的目的。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處于優勢,開發新產品的高昂費用和巨大風險讓企業難以承受,實施共生營銷戰略成為企業應對市場新環境的最佳選擇。 共生營銷戰略的評價體系是該戰略的最后環節,通過對戰略伙伴選擇、合作相容性以及戰略實施效果等方面內容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評價,可以有效地總結經驗權衡利弊,指導企業未來經營戰略的規劃與制定。 一、戰略伙伴選擇評價 (一)實力相當 實力相當的共生營銷戰略成功率相對較高,而實力相差懸殊時由于在非業務領域需要牽扯過多精力,不平衡的伙伴關系難以維持,成功率僅是前者的一半左右。所以,評價共生伙伴的選擇,應首先比較共生伙伴的綜合實力。 (二)資源互補 評價共生伙伴的選擇是否合理,可考察共生伙伴之間能否做到資源互補。例如,拓寬營銷渠道、降低成本獲取市場信息與機會等等。另外,能力互補的企業也可以實施共生營銷戰略,如大量研發職能型的共生營銷戰略就是這種情況,雙方都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同時在研發能力上各有側重點,具有良好的能力資源互補性。 (三)合作真誠 評價共生伙伴合作態度真誠與否,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內容衡量:第一,共生伙伴是否將本企業主營業務或未來主要目標市場投放于共生營銷戰略之中。第二,共生企業各方是否對于實行共生營銷戰略所需的資源與人員全力投入,對共生伙伴應履行的義務是否按協議執行,對共生伙伴要完成的任務是否竭力配合。第三,當共生體的利益與共生企業一方的利益沖突時,企業會作出何種選擇,是顧全大局以共生營銷戰略目標的實現為首要考慮因素,還是只關注本企業違背共生協議。 二、合作相容性評價 (一)戰略的相容性 共生伙伴只有在戰略層面上具有一定相容性,共生營銷戰略才能展開,其以下層面才具有共生的可能性。評價戰略的相容性,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設計相關問題,請共生伙伴分別回答所列問題(見表1): 當答案中“是”的選項較多時,說明共生雙方的戰略具有較高的相容性,保證了共生伙伴在戰略層面上相容性,這是共生營銷戰略順利實施的前提和基礎。在執行共生協議的后期,當某些條件發生變化時,例如外部環境,共生伙伴本著相同的戰略目標,可妥善解決伙伴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可促進共生營銷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共生伙伴經營理念的相容性 企業的經營理念包括企業特有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是企業領導者和普通員工共同的信仰。企業經營理念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在企業內部調控著人員心態與環境氛圍,讓所有成員都在其的感召下能動地調節自身的思想與行為,以至達到實現組織目標和體現個人價值的雙重效果。評價共生伙伴經營理念是否具有相容性時,也可以通過設計相關問題、發放問卷的方式(見表2):
評價經營理念的相容性,是為了考察共生伙伴在企業文化層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差異。若差異巨大,則共生營銷戰略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如各方依據自身的經營理念,作出不同的選擇,易導致矛盾沖突的發生,使共生營銷戰略目標無法實現。 (三)共生伙伴運營的相容性 企業的經營與運作內容方方面面、包羅萬象,基本上沒有任何兩家企業的經營運作方式會完全相同。因此,具體到共生體的運營就難以形成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對共生伙伴運營的相容性進行評估,所列問題只是在一般層面上,具體到某一個共生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評估與分析(見表3): 共生營銷戰略共生伙伴運營的相容性關系到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各項業務流程能否順利、有效進行,是共生營銷戰略獲取成功的必備因素。評價共生體運營的相容性,要將戰略實施之前與之后的運營管理情況進行比較,要考察共生各方能否柔性改良自身的運營方式,更要著重注意戰略實施后的運營效率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