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
佚名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征,物流的概念,以及我國傳統商務下物流發展現狀及現代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各種影響。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影響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oncept of the log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under traditional commerce and all influence modern E-commerce to logistics.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influence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發現作為支持有形商品網上商務活動的物流,不僅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而且已成為電子商務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電子商務也對物流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1電子商務及物流的概念 1.1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征 所謂的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活動,即把文字、聲音和圖象等形式的數據通過電子信息網絡如國際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或企業外部網(Extranet)實現的商務活動”[1]。 電子商務能提高物流效率、減少錯誤、降低商務交易成本,而且由于電子信息有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可以方便地將商品信息及時傳遍全世界,從而大大減少因信息不靈造成的商品積壓及各地區銷售商庫存不平衡的現象,提高商品的產銷率。事實上,電子商務的最主要特征是虛擬性、全球性、便捷性和互動性[2]。 1.2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主要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有時也創造一定加工價值。從廣義上講,物流泛指物質實體及其載體的場所(或位置)的轉移和時間占用,即指物質實體的物理流動過程。它是在生產和消費從時間和空間上被分離并日益擴大的形勢下為有機地銜接“供”和“需”,保證社會生產順利地進行,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3]。 由于物流對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圍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流。目前在分類標準方面并沒有統一的看法,許多學者把物流劃分為:宏觀物流和微觀物流。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微觀物流是指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 2我國傳統商務下物流發展現狀 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社會化程度低,物流組織分散,這種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導致物流管理混亂,難以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導致現代物流企業難以形成集約化經營優勢,規模經營、規模效益難以實現。物流設施利用率低、資金浪費嚴重。另外,我國物流企業設備陳舊、效率低,造成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形成了物流“瓶頸”。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及物流業現狀,貿易部印發了《關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發展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大中型儲運企業要發揮設施和服務優勢,改造和完善物流設施,增加服務項目,完善服務功能,向社會化、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物流中心轉變,小型儲運企業和有一定儲運設施規模的批發企業向配送中心轉變[4]。 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及應用,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是深遠的,電子商務對物流有什么的影響呢? 3電子商務對物流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出現對物流的影響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對傳統物流理論的影響 指導傳統商務下物流進行實踐的理論有:黑大陸學說[3]。著名的管理學權威德魯克曾經講過“流通是經濟領域里的黑暗大陸”。德魯克所言的流通泛指一切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所以,“黑大陸”說法現在轉向主要針對物流而言。物流冰山說[5]。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時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他把這種情況比做“物流冰山”,而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冰面以上的一部分,是冰山一角。成本中心說[5]認為:物流在企業戰略中,只對企業營銷活動的成本發生影響,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的產生點,因而解決物流的問題,不僅要搞合理化、現代化,更主要是通過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動降低成本。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僅靠上述理論已經無法滿足電子商務對物流提出的要求,也無法滿足物流發展的需要。所以作為現代物流發展導向的物流理論越來越趨向于兩觀點:第三利潤源泉[5]:認為物流業是“第三個利潤源”。服務中心說[6]認為:物流活動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為企業節約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潤,而是在于提高企業對用戶的服務水平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3.2對物流的運作方式的影響 (1)改變了傳統商務下物流運作方式。物流在傳統商務活動中,一般是經由供應商——制造商——各級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最終消費者這樣一個順序,通過運輸、倉儲和配送等過程最終將產品送達給最終消費者。在這樣一個流程下,物流配送渠道經由的層次多,而電子商務的出現,要求物流配送直接由配送中心送達客戶(包括批發商、零售商和最終消費者)。以下通過圖1傳統商務下物流的配送渠道和圖2電子商務下供應鏈物流配送渠道的比較來分析這一改變。 因為電子商務企業直接接觸各種層次客戶的機會比傳統商務有了更廣泛性,使一些批發或零售層次得到簡化或消除,比如完全消除二級批發商等,從而簡化了運輸層次、節約了流通時間、減少了供應鏈的中間環節,使上下游企業間的關系更密切。而且傳統商務下復雜的物流渠道關系在電子商務下也得到了簡化。 由圖3和圖4、5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傳統商務下的物流配送關系使得物流到達最終客戶手中的途徑多樣化和復雜化了,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多樣化的途徑,使得制造商到客戶之間的配送時間相對延長。而電子商務下供應鏈物流配送,簡化了渠道關系,減少了批發商層次,雖然使得客戶得到商品的途徑相對減少,但是卻絕對減少了配送過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