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怎樣進行中考散文閱讀
馬艷蕊
近年來,散文因語言的優(yōu)美,含義的豐富,思想的真切,主題的深刻而成為受到了全國各地中考命題者特別青睞。但讀罷一篇好的散文,有的同學往往一頭霧水,不知文章所云,不明白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要表達一個怎樣的中心。因此,散文要讀,也要會讀。其實,讀懂一篇好的散文并不難,下面我就談談如何掌握散文閱讀的一些要領和解題技巧。其方法為:
一、找“要素”
閱讀敘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zhì)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 可以說,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
二、理順序
敘事散文以敘述和描寫為基本表達方式,閱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抓線索
線索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于聯(lián)系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jié)。一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jù)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
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xiàn)材料間內(nèi)在聯(lián)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結構以及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四、品情感
抒情散文著重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里行間。抒情散文常常抒寫作者的感情歷程,表達心靈之聲,因此,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即使是敘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寫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觸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關、患難與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五、析哲理
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fā)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升華。它傳達著作者的心聲,給人以啟迪,仔細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
②篇末的結束語;
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閱讀散文的方法很多,這里只介紹了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只要克服那種為讀而讀、為考而讀的閱讀心態(tài),潛心閱讀,仔細品味,就會在散文閱讀中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