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書法》模塊教學研究
鐘國榮
第一部分:字體源流與賞析 第二部分:點畫、結字訓練 第三部分:整體臨摹訓練 第四部分:創作訓練 第五部分:綜合實踐部分 第一至五課:漢字與書法文化、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源流 第七至十課:點畫特點分析與練習、結字特點分析及訓練一、二、三。 第十一至十三課:整體臨摹訓練一、二、三 第十四至十六課:創作訓練一、二、三 第十七至十八課:綜合知識考察實踐 該模塊教材內容是按照書法學習的常規步驟來編寫的,即:
作品賞析 點畫、結字 臨摹 創作
課前準備 教師提供部分有關《蘭亭序》的背景資料給學生,并對學生提出任務和要求:編劇當中要體現行書的產生及特點等知識點。 學生通過互聯網或圖書查找有關資料 學生按照收集的資料以小組的形式編排一個和《蘭亭序》有關的小舞臺劇。 教師引入 學生匯報和表演 小組1:《蘭亭序》的誕生 師生共同總結:行書的產生 小組2:蕭翼賺蘭亭 師生共同總結:行書的特點 小組3:唐太宗與蘭亭 師生共同總結:《蘭亭序》對后世的影響以及行書的發展與推廣 師生共同評價,并投票選出最佳劇本和表演。 教師提出問題:《蘭亭序》中有20個“之”字,請學生找出來并觀察它們的寫法有何不同?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進一步總結明確行書的用筆與章法特點等 教師出示一些歷代行書名家的代表作,并設問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其風格特點。 教師總結拓展 課外實踐活動:將《蘭亭序》中相同的字剪出再帖到一起,然后欣賞與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