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我效能信念體系對提高中學歷史教學效果的作用
未知
【摘要】本文把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信念體系引入初中歷史教學實踐,論述了通過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分層教學法對增強中學生歷史課程學習愿望、改變歷史課學習態度,進而提高學習效能的事實,證實了“自我效能”信念體系對歷史課堂學習效果預期的實現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自我效能”;信念體系;學習效果
歷史事實具有客觀實在性,歷史課程的學習卻具有主觀能動性。新課程教學標準之下教師如何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變“被動式”為“主動式、自信式”,是當下歷史教師思考和探究的方向。本文引入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信念體系”理論,通過問題設置與問題解決的教學引導,增強中學生對歷史知識與技能掌握的愿望、改變其學習歷史的態度,以提高中學歷史課教與學的效果。
一
、嘗試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自我效能信念體系2O世紀7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次提出自我效能理論,他把“自我效能”看作是達成既定預期的一種信念。該理論認為,學習者的效能預期不只影響活動和場合的選擇,也對努力程度產生影響,即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越強,越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意思就是說,學習者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自信心越大,學習成績通常就會越好。
班杜拉發現“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賴于以下信息源的影響: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的喚起和情境條件。簡單地講:成功的解決一個問題,能激起解決下一個問題的信心;別人的成功令學習者產生無窮的力量;循循善誘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
二、創設問題、解決問題、分層實現教學目標。在“成功”中提高自我效能的信念在講宋金歷史時,我將教材中岳飛的肖像圖片和“還我河山”、“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語句制成課件,圖文并茂地創設了四個問題。① 句中“我”是誰,是岳飛么?②“舊山河”指什么?③ “朝天闕”反映了岳飛怎樣的思想?④ 岳飛的“河山”是所有民族的河山嗎?課堂教學問題創設時應注意《歷史課程標準》中關于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歷史思維能力的要求,看相關問題的設計是否符合“課標”的要求,是否能恰如其分、有效地達成培養目標,是很多教師難以準確把握的一個難題。例如以上問題的創設,我就注意到了以下四點:首先,以學生歷史知識儲備為前提,控制好問題創設的難度。岳飛的事跡廣為流傳,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以此為切人口,容易引發學生興趣。文中的四個問題,都是平常大家常見的問題,但以歷史為背景做深入思考的人并不多,在課堂上筆者把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提出來,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未知的問題。
其次,關注各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問題不太過容易或過難。第① 問“我”是誰,是岳飛么?顯然既是岳飛本人,又指全體宋人,每個學生都可以想到。第② 問“舊山河”指什么?大宋失去的國土。這兩個問題,可以讓學習能力平常的學生回答,或者由所有學生齊答。第③和第④問則有難度。涉及到“忠君愛國”和“愚忠”、“漢族的民族英雄”問題。這兩個問題就要求由思辨能力強的學生來分析和回答。在問題創設過程中,過容易則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過難則使學生畏而不答甚至不知所云,二者都要避免。
再者,要尊重歷史,以史實為依據,堅持使用歷史語言和嚴謹、科學、精煉、清晰而明確的語言來表述問題。例如講授《法國大革命》時,提問“在革命運動爆發初期形勢怎么樣呢?”這樣的模糊設問,學生可能反應不過來,會被問得茫然而不知所措;若設問明確一點,改成“法國大革命初期,法國的社會階層狀況如何,思想啟蒙運動發展如何?”學生就可能比較容易回答。
三、引導學生展開普遍聯系.開拓其的歷史思維和知識面。在學生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時增進其自信學生感興趣的因素是未知的世界和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和充滿懸念的信息。我們可抓住這一人性特點,充分利用社會現實中的熱點并結合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創設問題。
首先,在歷史課堂上要加強橫向的聯系。比如,對于古代東方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等各文明,一是突出其都是大河流域農耕文明的共性,課文中都用正文或閱讀材料對所處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作了介紹;二是以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的佛教與種姓等級制,展現各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成就,這些問題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其次,要加強縱向聯系。如講到日本投降,不妨講講今天13本高層對釣魚島及北方四島的惡劣態度。真正做到對一個民族或國家知其得失、知其興替,必然少不了對其歷史的前后對比與考量。而學生在此考量與對比中,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就會增強,無形中構筑了學習歷史的信念體系。
總之,初中歷史課堂有眾多知識性和技能性的學習目標,都可以采用如上方法來落實。關鍵在于學生完成目標之后,教師要給予能力相近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評價,目的是刺激、激發與他們能力相近的學生,以提高他們的自我期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從榜樣的身上看到自己也有能力解答同樣的問題,如此將大大增強其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參考文獻】
[1】李廣乾.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M】.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2002—05.第25頁[2]龔奇柱主編.《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四川出版集團.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