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30例臨床護理
劉逸霞 張愛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期的護理方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間在我院行婦產科腹腔鏡手術的30例患者的護理資料,包括術前、術中、術后及出院指導等幾方面的護理體會。結果 30例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均成功優質完成手術,臨床護理到位,患者恢復良好。結論 做好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防止并發癥、減輕患者的生理心理負擔,可使患者以最佳的面貌接受手術促進康復,提高手術成功率。
【關鍵詞】 婦產科 腹腔鏡 臨床護理
近年來,微創手術中的腹腔鏡手術在全國各大醫院逐漸普及開來。與傳統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復快等優點,特別是術后瘢痕小恢復效果好,符合女性對美的追求。因此腹腔鏡對婦產科手術來說是一大福音,目前,對于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不孕癥、異位妊娠等均可通過腹腔鏡手術來治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和恢復效果。而為了手術更好更順利地完成,臨床護理是這一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特別在預防術中、術后感染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現將我院實施的婦產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護理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本組符合條件的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30例,年齡在24~60歲,平均38歲。其中已婚26例,未婚4例。有腹部手術史者10例,已產婦20例,未產婦10例。手術因異位妊娠的12例,卵巢囊腫5例,卵巢腫瘤1例,子宮肌瘤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4例,不孕癥包括輸卵管堵塞和輸卵管腹部積水各1例,子宮頸原位癌1例。
1.2方法
本組全部病例均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用腹腔鏡觀察盆腔及全腹部的情況,判斷病變部位確認手術方法,依次完成相關疾病的手術治療。
2 護理措施
2.1術前護理
腹腔鏡手術的術前準備工作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對于患者的護理主要有心理護理、生理護理和身體準備[1]。
心理護理主要是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雖然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痛苦小恢復快預后好,但是病人仍然難免有擔憂和顧慮,護理工作需要配合醫生給病人做好思想工作,客觀介紹手術的優缺點和即將面對的問題強調手術施行的目的和必要性。告知可能出現的情況如術中發現腹腔鏡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會行剖腹手術,是病人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下面對手術。
生理準備主要是術前的各項檢查和基本常規操作:一般需督促病人遵醫囑進行血常規、交叉配血、查凝血酶原、做普魯卡因皮試和青霉素皮試等。以免術中出現大量出血、過敏等不良狀況。術前需對腹部及外陰部分區域進行備皮,這是為手術區域做好消毒工作目的是防止感染。由于腹腔鏡手術需要在恥骨聯合上緣約二指腹壁中線及兩側共取三個輔助穿刺點,其中一個穿刺點在臍周圍,因此臍部的清潔也要做好,可以先用棉簽沾石蠟油擦洗,再用肥皂水擦洗,后用清水洗凈。
協助患者做好胃腸道準備工作包括:手術前2天禁食牛奶、豆類等產氣物品,這是因為胃腸脹氣影響手術視野。術前12小時禁食、術前6小時禁飲。術前1天的晚上及手術當日的早晨均需常規的肥皂水灌腸1次,以排空腸道內的積便、積水等。異位妊娠患者無需灌腸。
手術當日早晨提醒患者并給他加油打氣。同時準備好手術用具,將各種設備集中在方便使用的位置,保證其正常運轉。將病人正確體位安置后,再次檢查用具與患者的位置,保證患者在安全狀態下,未與金屬或其他手術工作接觸。檢查靜脈通道、導尿管是否通暢、滲漏,防止術中血液、尿液、藥液等漏出導電,確保負極板粘貼接觸平整。 2.2術中護理
嚴密監測各項儀器的運轉情況,根據醫生手術需要及時調整各參數,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等身體基礎指標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協助醫生使用氣腹機,氣腹機的使用應該遵循先慢后快、腹內壓和氣體量根據手術中的情況加以調整;因為整個手術時間較長,要給患者提供舒適的手術環境如對體質較弱的患者可以加墊保暖毯。
2.3術后護理
由于病人在術后送入病房時一般仍處于全麻狀態,需要護士全程陪護幫助其取去枕仰臥位在病床上,使頭偏向一側,保證呼吸道通暢,一旦病人嘔吐要及時清除嘔吐物,防止進入呼吸道。繼續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體溫變化,術后給氧2h,心電監護24h。雖然腹腔鏡手術為微創手術,仍然需要護士注意觀察手術切口是否有異常滲血、滲液,如有引流管要注意觀察是否通暢。及時記錄各項觀察數據,保證適當的休息。當病人麻醉清醒6~8h后,可選取半臥位。鼓勵病人早日下床走動,可以促進排氣和排便,有利于術后及早恢復正常胃腸道功能,還可以減少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尿潴留和腸梗阻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2]。
術后的止痛和抗感染護理的主要內容有:一般患者對腹腔鏡手術這類的微創手術的疼痛能夠耐受,如果患者疼痛耐受較差,痛感明顯可以使用鎮痛藥,使病人能得到良好的休息。術后遵醫囑安排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的發生,靜脈輸液時安排合理的順序,對心肺功能不全及年老體弱者要控制滴速,注意觀察。
2.4并發癥護理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與手術的難度有關,護理應根據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3]。對人工氣腹并發癥一般是由于殘留在腹腔內的CO2積聚在膈下間隙刺激膈神經引起的,一般屬輕微癥狀無需治療,一周后可自行消失。對腹壁血腫及腹壁皮下瘀斑的應在發現早期采取冷敷,同時加止血藥物及抗生素,還可按摩理療促進血腫的吸收。對腹內臟器可能發生的損傷,由于其多數為操作不當引起,因此術前檢查做好可以有效防止,同時術后仔細觀察患者腹部有無異常體征,包括有無白細胞升高、體溫升高等。對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并發癥,多是由于麻醉藥物對嘔吐中心的興奮作用所致,在術后注意呼吸通暢即可。此外,準備好急救藥物和器械以便對突發狀況做出反應。
3 討論
患者的康復和預后離不開出院后的行為指導,一般來說,術后不宜吃過于油膩厚重的食物,宜清淡為主,術后第一天一般選擇流食,此后數日都應當以低脂易消化和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能量和營養,有效促進病人康復。患者出院前護士應向其詳細說明生活中的有關注意事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兩個月,注意個人衛生。提醒復查時間及做好隨訪工作。
參 考 文 獻
[1] 李杰.宮腔鏡、腹腔鏡婦產科臨床聯合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29).
[2] 杜萍,曹明艷.婦產科患者腹腔鏡手術的護理[J].現代護理,2009,6(16):155.
[3] 張傳美,崔希娟.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0,6(6):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