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預防外科手術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

李艷霞

【摘要】目的 比較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結介傳統方法與單一傳統方法在預防外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方法 將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7例普外科惡性腫瘤手術患者,將其分為實驗組(43例)和對照組(44例),兩組基礎治療和護理相同,實驗組增加采用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結果 實驗組2例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照組出現9例(P<0. 0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在預防普外科惡性腫瘤術后下肢靜脈血栓方而優于傳統方法。

【關鍵詞】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 靜脈血栓形成 下肢 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外科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25%[1],如得不到及時治療與護理,血栓可能累及整個肢體,甚至致殘;一旦栓子脫落,發生肺栓塞可危及生命。我院普外科2006年開始使用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取得了一些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 對象和方法

1、對象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采用方便取樣(患者自愿)的方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如患者病史中有下肢靜脈血栓、脈管炎或其他下肢血栓疾病者排除。向患者告知研究的全部內容,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共納入87例患者,實驗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齡49~85歲,平均68.4歲;行直腸癌根治術10例,胃癌根治術12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5例,膽管癌根治術7例,結腸癌根治術9例。對照組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5.5歲;行直腸癌根治術9例,胃癌根治術15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3例,膽管癌根治術10例,結腸癌根治術6例,腹膜后惡性腫瘤切除術1例。

2、基礎護理 兩組均行常規治療和護理。1)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耐心向患者講述深靜脈栓塞的危害,并觀察其心理變化,運用語言技巧進行疏導,鼓勵患者克服術后疼痛和恐懼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護理。2)飲食護理:對于術后可以進食的病人,進低脂、清淡富含纖維素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咳嗽等,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3)體位護理:密切觀察下肢清況,保持下肢高于心臟水平20~30cm,以利于靜脈血液回流,減輕下肢腫脹。4)觀察下肢反應:若下肢出現疼痛、腫脹、皮溫增高、潮紅或紫糾應警惕新血栓形成的可能。5)測量雙下肢周徑:2次/d,記錄所有患者術前及術后10d時的肢體周徑。肢體定點周徑測量部位為髕骨上緣以上10cm。正常情況下,雙側周徑相比較不超過1. 5cm,當周徑超過1.5cm時,疼痛持續不緩解或逐漸加重,出現明顯非凹陷性水腫且有加重趨勢,小腿肌肉飽滿緊韌明顯,皮溫升高者,應考慮DVT[2],報告醫師作進一步檢查。

3、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輔助治療 實驗組采用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操作程序:患者取平臥位,雙下肢套上套筒,松緊適中。檢查套管與主機及套筒的連接是否緊密,套管有無打折、扭曲,備好后,連接電源。開始時緩慢向套筒腳踝部充氣,充滿后壓力保持不變,逐次至小腿、大腿。通過腿套“擠壓”過程迫使靜脈血液流出下肢,然后套筒所有部位(6個部位)同時放氣,血液回流入下肢。片刻,再次充氣,周而復始。30min/次,2次/d, 7~10d為1個療程,根據情況給予1~2個療程。

4、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及評估 患者在術后2周內出現以下癥狀需高度警惕DVT : 1)小腿疼痛,腓腸肌壓痛,漸出現患側下肢腫脹;2)皮膚略有發紅或暗紅,皮溫可升高,淺表靜脈曲張,逐步出現患肢腫脹發硬、疼痛,活動后加重;3)下肢局部壓痛明顯,沿血管可摸及索狀物,壓痛遠側肢體或全肢體腫脹。出現以上癥狀之一者需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進一步確診。如出現深靜脈血栓,則肢體制動,并給予尿激酶、低分了肝素鈉及右旋糖有注射液進行治療。記錄2組患者的DVT發生率。

5、統計學處理 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完成,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并采用Student 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實驗組平均年齡大于對照組(表1)。術前患者肢體周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為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3)。確診血栓患者治療后癥狀消失,彩色多普勒超聲復查顯示靜脈血栓消失,未出現肺栓塞。 表1 兩組患者年齡比較

組別 例數 年齡/歲 t P

實驗組 43 68.4±17.52 6.12 <0.05

對照組 44 65.5±16.96

表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0d肢體周徑(mm)比較

組別 術前 術后10d

實驗組 30.28±1.62 33.54±1.54

對照組 29.17±1.07 34.28±2.06

t 1.21 16.21

P >0.05 <0.01

表3 兩組患者靜脈血栓總發生率比較

組別 有靜脈血栓 無靜脈血栓 t P

實驗組 2 41 7.96 <0.01

對照組 9 35

三 討論

經典Virchuow理論認為血流滯緩、血管內膜損傷、高凝狀態是引起靜脈血栓的3個重要因素[3],本研究對象均為腫瘤手術患者,具有上述DVT形成的危險因素,所以應采取預防措施。日前臨床應用的抗血栓藥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鈉、華法林、阿司匹林腸溶片、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等抗凝藥物。但由于抗凝藥物易造成出血、皮疹、瘙癢等并發癥,因此機械性預防措施更受到人們的青睞。

我院使用的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通過可充氣的氣囊間歇性充氣,使下肢和足底靜脈受壓,增加靜脈回流,減少血液淤滯。使用時應注意:1)儀器水平放置;2)應在肢體套上套筒的情況下對套筒充氣;3)套筒遠離銳器以免被扎破致操作失敗;4)急性靜脈血栓、深部靜脈性血栓嚴禁使用,因其可加速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

本研究中經過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干預后的實驗組,靜脈血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氣壓式血液循環驅動器在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方面具有明顯效果,特別是對于腫瘤手術患者。

參 考 文 獻

[1] 黃新天,張培華.預防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進展[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1998, 13( 5) : 301.

[2] 黃俊榮,辛紹偉.血管腔內置管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研究[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3.3(12):1152.

[3] 藍春勇,王小燕,張步林,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應[J] .老年醫學,2008, 17 (2);70-7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