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胸外科老年病人伴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
田晶 王璐
【關鍵詞】 普胸外科;糖尿病;手術;護理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蛋白、高脂飲食)、生活規律的加快及運動量的減少,糖尿病發生率不斷提高〔1〕。我國70歲的老年人比例不斷提高,普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因此有效控制血糖對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科從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普胸外科手術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齡70~86歲,平均(76±6.2)歲,其中食管癌根治12例,賁門癌根治6例,肺葉切除23例,左側全肺切除4例。本組無手術死亡。肺部感染l例,切口裂開2例,吻合口瘺1例,經治療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20 d。
1.2 圍手術期護理
1.2.1 心理護理
本組98%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會產生恐懼、悲觀、焦慮等不良心理〔2〕。并擔心糖尿病影響切口愈合,而部分病人是因為手術住院才發現有糖尿病,心理更為復雜,又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術后并發癥多,預后相對較差。因此針對這些情況護士應耐心細致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以及有關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的顧慮,順利接受手術治療。
1.2.2 術前護理
1.2.2.1 認真完善術前檢查
手術病人常規查血糖,同時監測電解質、肝腎功能,發現糖尿病患者,術前應積極與內分泌醫生密切配合,并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如血糖、尿糖、尿酮體、心電圖、眼底檢查等,定出系統的治療方案。
1.2.2.2 嚴格監測血糖
給予合理飲食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講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以取得理解配合,使患者飲食能定時定量,禁高糖食物,應以低糖、高蛋白飲食為主。飲食要有計劃的合理搭配,每日至少三餐,三餐熱量比例可按1/5、2/5、2/5,或各1/3〔3〕。另一方面按病情的輕重程度給予中、長、短效胰島素降低血糖,并隨時監測血糖,調整胰島素用量,待血糖控制在7.3~8.5 mmol/L時再行手術治療。
1.2.2.3 呼吸道準備
要求病人術前戒煙、防止受涼,避免感冒,從而減少呼吸道分泌物。指導病人進行有效的咳痰、深呼吸運動練習及體位排痰的方法,利于術后肺功能恢復和肺內分泌物的排出。
1.2.2.4 加強營養,改善身體素質
術前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糖飲食,進食困難者,應給予靜脈高營養,并酌情給予輸血或輸血漿,以利于切口的愈合。
1.2.3 術后護理
1.2.3.1 定時監測血糖,防止發生高血糖,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病人在禁食時應每天補糖75~100 g(5%葡萄糖液1 500~2 000)〔1〕,以1∶6的比例配制液體。輸液時要嚴格控制滴速,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和神志變化,出現出冷汗、饑餓感、乏力、心悸、手足震顫、惡心、煩躁、呼吸深大、呼氣有爛蘋果味,煩躁不安、頭痛等癥狀〔4〕,應立即停止輸入葡萄糖,急查血糖,同時報告醫生,更換平衡液,調整胰島素與葡萄糖的比例用量,血糖宜控制在7.2~11 mmol/L為安全,嚴防高血糖、低血糖。
1.2.3.2 做好有關管道的護理
保持胸腔閉式引流管通暢,保持胃腸減壓通暢,觀察引流液的色、量并作記錄,妥善固定導管,防止脫出。
1.2.3.3 并發癥的預防
①做好消毒隔離,防止院內感染。②加強呼吸道護理防止肺部感染。③防止切口感染。④加強皮膚護理,避免皮膚損傷及褥瘡發生。本組未發生褥瘡及皮膚感染。
1.2.3.4 正確飲食指導
為病人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在數量和質量上要合理搭配,防止營養不良而誘發低血糖。戒煙酒,少吃油炸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2 討 論
由于老年糖尿病人大都起病緩慢,臨床癥狀很輕或無癥狀,因此對老年病人術前常規做血糖監測,使血糖在術前術后得到良好的控制,充分做好術前各種檢查,耐心細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合理調節控制好飲食,使營養得到保障。根據病情及血糖合理用藥,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落實各項護理措施,積極預防和治療并發癥。只要以上措施到位,護理得當,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能順利渡過圍手術期,確保手術療效。 胸外科手術多為非急癥大手術,在整個圍手術期的臨床工作中常規強調注意的問題主要有:①仔細了解心、肝、腎功能情況,各種并發癥情況,特別是糖尿病存在的程度。②術前使血糖在短時間內得到充分控制,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態。③術前1~2 d了解進餐及補充糖時胰島素的需求比例,并以此作為手術后應用胰島素的參數。④手術后嚴格注意心腦血管系統、血糖、尿糖的動態監測;靜脈用胰島素應力求準確,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做好各項記錄;傷口愈合狀況的觀察;注意皮膚黏膜的護理;食管、賁門手術后注意早期管喂飲食中糖的比例;加強低血糖或酮中毒的臨床鑒別并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