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C臂下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56例

佚名

【關鍵詞】 橈骨遠端骨折 C 臂 骨折固定 微創(chuàng)手術

橈骨遠端骨折是常見骨折之一,處理的方法多種多樣。近年來隨著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的開展以及對橈骨遠端骨折認識的提高,橈骨遠端骨折在治療技術上有了新的方法。我院自1998年以來采用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56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共5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齡21~83歲,平均46歲。致傷原因:車禍傷37例,摔傷11例,機器傷6例,砸傷2例;開放傷15例,閉合傷41例;骨折類型按AO/ASIF分型:A2型7例,A3型6例,B1型11例,B2型8例,C1型13例,C2型9例,C3型2例,有2例同時合并有橈骨遠端骨折,7例合并有其它部位骨折。

2.手術方法

(1)閉合復位,加壓螺釘、空心加壓螺釘、可吸收螺釘內固定。適用于經手法復位后不穩(wěn)定的關節(jié)外骨折和復位后較穩(wěn)定的關節(jié)內骨折,如:A2、A3、B1、B2、B3型骨折。在C臂透視下手法復位,釘狀復位鉗臨時外固定。①加壓釘或可吸收釘內固定:在C臂透視下,選擇適合的位置經皮切一小口,選擇適合的鉆頭經骨折塊向近端開釘?shù)溃瞄_絲器開絲后,擰入適當長度及直徑的加壓螺釘或可吸收釘。②空心加壓釘:在C臂透視下復位,臨時外固定后,選擇Φ=1.0 mm導針,在最佳進針點進針,調整角度和方向,過骨折塊垂直骨折線臨時內固定,再選擇合適大小及長度的空心加壓釘經導針擰入內固定,必要時可用2枚。

(2)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適用于能手法復位不穩(wěn)定的關節(jié)外或關節(jié)內骨折,如:A2、A3,部分C2、C3型骨折。本組使用的外支架固定為國產的單臂外支架,解剖型外支架。操作方法:采用臂叢麻醉,仰臥位,患肢外展70°位,在氣囊止血帶下進行。前臂中立位,腕關節(jié)處于被牽引狀態(tài)。腕背伸20°~25°,于第二掌骨橈側中部切2小皮膚切口,顯露掌骨,套筒保護,鉆孔,擰入固定釘2枚,方向與骨干軸線垂直,用同樣方法在橈骨中部橈側距骨折線約3~5 cm處置入2枚固定釘。小心操作,勿損傷橈神經線支,透視下檢查螺釘?shù)奈恢谩I贤庵Ъ軍A塊距皮膚約1~2 cm,然后擰緊夾塊。在C臂透視下行骨折牽引復位,對位對線。腕背伸20°調整尺偏角,固定方向輪,鎖定外支架與中線長度。

(3)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及必要的克氏針內固定。適用于所有C型骨折,部分A2、A3、B1、B2型骨折及下尺橈骨節(jié)不穩(wěn)定者。對于C2、C3型骨折,因骨折塊較粉碎,手法復位后欠穩(wěn)定,同時可能有骨缺損,故手法復位時要小心,可在透視下通過克氏針等特殊器械進行撬拔,復位大塊的骨塊可行克氏針內固定,必要時可行小切口操作,不游離骨折塊,保護血運,盡量恢復關節(jié)面的平整及橈骨的長度,必要時植骨。有尺骨小頭脫位者,可行復位后克氏針水平固定,3周后拔除。

3.術后處理

抗感染,消腫,早期功能鍛煉。定期復查X線,指導患肢手指功能鍛煉,視骨痂生長情況決定拆除內固定,外支架。結果全部56例患者中,有53例獲得隨訪,時間6~48個月,平均18個月。腕關節(jié)功能按Sarmiento[1]標準進行評定:結果優(yōu)3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優(yōu)良率91.07%。術后本組7例發(fā)生并發(fā)癥;3例為外支架釘?shù)栏腥荆蛏钪兴廴疽穑浱幚砗蠛芸旌棉D,未影響骨折愈合。1例克氏針松動移位,但未引起骨折移位;2例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均為C2型,未發(fā)現(xiàn)有神經血管傷及肌腱粘連,未發(fā)生骨不連,骨折愈合最快拆除外支架的一例為術后8周。

討 論

橈骨遠端有其特殊的解剖特點:①松質骨表面包一薄層皮質骨,骨折后易造成骨缺損,特別是老年骨質疏松者;②橈骨遠端有特殊的尺偏角及掌傾角;③橈骨遠端有韌厚而又緊密相連的骨膜,同時有腕部緊密相連的韌帶附著與環(huán)形包繞,背側有密集的肌腱鞘管,掌側有旋前方肌,屈肌腱,這些特殊的結構可限制橈骨遠端骨折時骨折塊向四周崩裂和移位,同時掌側、背側肌腱在牽引作用下產生張力,與其一起形成內置夾板作用,聚攏骨折塊。橈腕關節(jié)連接利于橈骨關節(jié)面的平整,亦利于牽引復位時使骨折塊復位,聚合,糾正骨縮短,骨塌陷。④血運豐富,周圍有重要血管、神經、肌腱。

對于手術適應證的問題,我們考慮了以下因素:①C臂下通過手法及克氏針撬拔能復位的;②復位后不穩(wěn)定;③關節(jié)內粉碎骨折;④骨質疏松骨折后有骨缺損考慮要植骨者;⑤骨折類型與固定方法。本組全部是新鮮骨折,有開放性創(chuàng)口的行清創(chuàng)縫合后轉為閉合性骨折。陳舊性骨折因無法手法復位,不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但可通過小切口完成。

微創(chuàng)是以“盡可能小的損傷”使患者達到和保持最佳的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狀態(tài)。應用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骨折的中心是減少對骨折塊血液供應的破壞,保護骨折部位的生物學環(huán)境,保證骨痂的形成,促進骨折的愈合。本組手術是循著這一核心理念,把“微創(chuàng)”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①復位:通過施加牽引力行間接復位,不剝離骨折部位的骨膜,特別是不游離粉碎的骨折塊以免破壞其有限的血運,不以犧牲血運為代價強求解剖復位。②內固定:減少內固定物對骨骼造成的傷害,僅用部分有限接觸的螺釘、克氏針內固定及固定釘遠離骨折線的外固定支架。既減少了對骨骼的傷害,又保持了固定牢固程度。③固定方法:采用有限接觸式骨固定,階段固定及架橋式固定[2,3]。這充分體現(xiàn)了微創(chuàng)意識。

橈骨遠端粉碎骨折,特別是C型骨折塊明顯移位,骨縮短,干骺端已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復位后不穩(wěn)定,如早期運動會引起骨折塊移位。故要提供外支架,以維持復位的骨折塊的穩(wěn)定及橈骨線軸,利于骨折愈合及手功能恢復,外固定支架能很好地提供這種早期的靜力支持。同時亦能提供功能鍛煉時的動力支持。橈骨遠端為松質骨,粉碎性骨折時,因骨折塊壓縮,復位后可出現(xiàn)骨缺損及橈骨縮短,特別是老年骨質疏松者,是否植骨要看具體情況。Pennig等[4]認為存在以下情況者應考慮植骨:①縮短>10 mm;②橈骨的尺側縮短>5 mm;③骨質疏松者。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在C臂透視下復位外支架固定后,凡在C臂透視下是明顯骨塊缺損的特別是在關節(jié)面下,均進行微創(chuàng)植骨(植入同種異體骨),與傳統(tǒng)開放植骨相比,在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的同時,可加快骨缺損的修復速度,提高骨缺損的修復質量[5]。

總之,我們采用C臂下微創(chuàng)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①微創(chuàng)符合BO治療原則;②操作簡便,復位固定好,療效佳;③可吸收釘不用二次手術;④外固定支架體積小,重量輕,機械性能好。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