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中應用
肖翠蓉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增生癥病人手術前后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100例腎前列腺增生癥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個5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病人的護理效果,住院天數、住院費用,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病人住院天數小于對照組2-3天,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300-800元,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后下床活動的時間提前一天,觀察組發生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3例,對照組10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可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滿足病人對疾病及健康知識的需求,有效地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有利與提高病人的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及醫療護理的質量,提升醫院的外部形象。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前列腺增生癥;手術;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CNP),又稱臨床護理程序,是整體護理的一種工作方法,即針對某一種特定的人群,以病人的住院時間為橫軸,以對病人的入院介紹,檢查,診斷,治療,用藥,飲食,活動,出院指導等護理措施為叢軸,制定一個護理工作的日程表[1-2],對何時做到哪項檢查,治療及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出院都有一個詳細的描述與記錄。它能指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從事護理工作,也使病人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主動參與護理的全過程,這對縮短病人的住院天數,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病人對疾病的掌握及滿意度都有積極的作用[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年齡49歲-89歲,平均年齡69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其手術適應證、術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即無時間限制,隨即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病人的護理效果,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健康知識 的知曉,住院時間,并發癥及不良發應的發生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病人健康知識的達標率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后下床活動的時間提前2天,住院時間縮短2-3天,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300-800元,觀察組發生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5例,對照組15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制訂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的 臨床護理路徑表:為了保證護理效果的科學性、實用性,使之成為指導護士工作的有效工具,由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對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的病情首先進行評估,再結合醫生的治療計劃及病人的不同階段存在的護理問題和需求,制訂臨床護理路徑表。
1.2.2實施:病人入院后由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按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內容觀察病情變化,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對臨床路徑表進一步完善,為病人實施連續的、動態的、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護理。
1.2.3評價:出院前對2組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進行護理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分為:(1)病人的住院天數。(2)住院費用。(3)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的標準分別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4)不良發應及并發癥的發生。(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等進行調查。滿意度調查:采用我院自制的病人滿意調查表在出院前發放統計滿意度。
2結果
2.1兩組病人接受護理后效果比較:觀察組病人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后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和護理效果均明顯提高,住院天數小于對照組2-3天,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300-800元,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發生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5例,對照組13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臨床護理路徑過程程序化,明確規定護士每天的工作內容,加強各種檢查,治療,避免因各種原因造成病人住院時間上的浪費。從而大大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縮短了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方便了病人。
3.2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費用:在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當今環境下,醫院在積極倡導高效能、高品質、低費用的醫療服務。我們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醫護詳細過程、時間安排、目的及方法,使患者能積極配合、參與各項治療護理工作,縮短了有效的住院時間[4],降低了醫療費用。臨床護理路成為促進科室醫療,護理們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5] 3.3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路是整體護理重要組成部分,是整體護理得以深化的關鍵內容,臨床護理路實際上就是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間表和計劃表,使護士知道做什么、怎樣做,逐項落實,防止漏項,而不是流于形式或應付檢查;同時能促進護理人員之間以及護患之間的交流,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臨床護理路徑有嚴格的時間性可操作性,使護理人員有序地,有計劃地,有預見地工作,讓護士在工作中有條可循,使每位病人都能得到規范的、連續的、完整的護理,從而避免因個人能力水平的差異而造成病人護理效果的降低。同時,有利于培訓年輕護士的專業護理能力。使之在短期內掌握前列腺增生癥手術病人的護理規范,確保和提高護理質量。
3.4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利于提高病人滿意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服務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臨床護理路徑是以病人住院時間為序,把臨床護理內容細化到每一天,對病人的護理做到定時、定質、定量,有效地控制了護理環節質量,所以能真正地保證為病人提供及時、高質量的護理,護士經常向病人講解手術前后有關的問題和內容,增加了護士與病人交流的機會,真正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提高了護理的效果。
3.5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提高護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制定,理順了護理的程序,避免了護士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造成工作上的雜亂以及個人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不同造成的遺漏或疏忽,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護士通過護理路徑表指導的病人進行自我護理,掌握了相關的護理知識,并能順利配合檢查治療,對促進健康、早日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看到病人安全出院,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的體現和成就感并油然而生。新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掌握更多的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我們護理人員還須不斷的學習,不斷探索和更加努力工作。
4小結
臨床護理路徑的開展與實施,它規范臨床護理行為,改變傳統的護理工作方法,使護士的工作流程清晰明了,減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是病人及家屬熟悉整個住院流程,知曉每天安排的檢查,治療,了解護理計劃,護理目標,主動參與護理的全過程,這對調整患者的心理取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增加了病人對醫護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減少并發癥及不良發應的發生,避免了醫療差錯與糾紛的發生。從而降低了醫療成本,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是一種符合成本-效益規律的護理工作模式[6]。體現了質量管理的最終目標——即病人滿意這一宗旨。
在日益重視醫療護理結果的今天,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已得到普遍的重視。
[1]曹秋月,郭杏琴,梁秀平.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切除術病人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6(3C):481-484
[2]朱曉泉,何紅,陳紅,臨床護理路徑在腫瘤化療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1B):2937
[3]成翼娟主編.整體護理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3
[4]寧寧,李箭,曾建成等.臨床護理路實施于膝關節鏡術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4):252-253
[5]張新華.實施臨床路徑.提高服務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4,4(2):31-33
[6]韋躍宇.臨床路徑-質量與效益[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0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