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手術配合
梁玉議 歐惠群
()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腺電切手術的護理配合經驗。方法 通過對387例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手術配合的總結,包括:充分的術前準備、準確的術中監護、安全的手術體位、有效的膀胱沖洗、嚴密的病情觀察及敏捷巡回配合。結果 387例患者均順利通過手術關。結論 術前充分的準備和術中有效的護理配合,相應的縮短了手術時間,并能提高手術成功率,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 前列腺 電切術 護理配合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是泌尿外科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一種微創手術,具有適應癥廣、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療效顯著等特點。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完成TURP術387例,其治療效果確定?,F將手術配合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7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在58 歲-80歲,平均67.5歲。尿潴留56例,合并有膀胱結石18例、慢支炎和肺氣腫39例、高血壓16例、糖尿病21例、心電圖異常8例。所有病人均經B超、肛門指檢和膀胱鏡檢查,以兩葉增生為主,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平均21.73分,最大尿流率平均8.3ml/s,術前均做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測定,排除前列腺癌。
1.2 手術方法 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個別病例采用全身麻醉,應用電切灌洗液連續沖洗電切鏡,放入電切鏡后首先觀察膀胱內有無病變并處理、觀察雙側輸尿管口及精阜的位置,了解前列腺的部位及大小,根據病情及估計手術時間,必要時進行膀胱穿刺造瘺以減壓。氣化電切從中葉或12點開始,中葉增生明顯者先切除5點和7點,阻斷前列腺動脈血液供應,以精阜近端水平面作為手術初始和終點。氣化電切完畢后用等滲鹽水沖洗膀胱,吸出腺體組織塊,留置F22號三腔氣囊尿管或純硅膠二腔氣囊導尿管和16號膀胱造瘺管持續沖洗。
2 結果
本組手術時間40-120min,平均61min。387例行TURP術患者中,,有8例出血較多的患者給予有效的止血,進行輸血,術畢牽引氣囊導尿管壓迫前列腺窩,出血停止;有1例因出血無法用電凝止血而中轉開腹手術;2例患者于術中出現頭痛、煩躁不安、惡心等水中毒的癥狀,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包括:(1)立即停止沖洗液的攝入,有效的止血;(2)術中將造瘺管打開,持續引流膀胱,降低膀胱的壓力(3)血清鈉的測定;(4)遵醫囑靜脈推注或滴注10%氯化鈉,輸液輸血,高流量給氧等措施。所有患者均轉危為安。
3 手術護理配合
3.1 術前準備
3.1.1 患者準備 術前一天訪視病人,了解患者的狀況,向其介紹手術環境、手術方式、手術體位、麻醉方法,檢查手術部位及皮膚準備情況,囑患者術前禁食10小時、禁飲6小時[1]。做好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這類患者多為老年人且病程較長,對即將進行的手術產生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因此,手術室護±應態度和藹、耐心、適時地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讓患者更多的了解心理衛生對疾病重要性,加強自我心理調節[2]。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以良好的心態及生理狀態接受手術。
3.1.2 查閱病歷 查看各項化驗檢查結果。包括血常規、心電圖、胸透B超、血型、備血情況、血糖、肝腎功能、血檢四項等。凝血機制異常在術中及術后出血中占一定比例,術前詳細了解患者的凝血狀態非常重要[3].血檢有陽性者應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
3.1.3 手術間的準備和布置 手術間常規進行空氣消毒,術前開啟層流凈化系統,溫度調節在25-26℃,濕度40-60%。光線不宜過亮,以免影響影像的清晰度。術中所需的顯像系統應放置在患者右側(術者左側斜對面)距地面1.5-1.6m處,便于術者操作時觀察;各種電線、電插板放置在距離地面至少10CM處;高頻電刀應根據醫生要求放置在適當的位置。檢查各儀器性能,確保功能狀態良好。
3.1.4 器械準備 根據器械質地不同,選擇相應的滅菌方法,原則上盡可能的采用高壓滅菌方法,如基礎包、金屬器械包括閉孔器、尿道擴張器、探針、穿刺造瘺器械等可進行高壓滅菌,而不耐高溫的電切鏡及ELLK吸引球等采用環氧乙烷消毒,有條件的醫院還可以對全套的手術器械用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消毒。各種光纜導線均采用一次性保護套包裹,常規做好中轉開腹的準備。
3.1.5 其他物品的準備 電切灌洗液、等滲沖洗液、擦鏡紙、F22三腔導尿管或純硅膠三腔導尿管、敷料包、手術衣包、手套、甘油、碘伏、接尿袋、一次性保護套、大號塑料桶數個,特殊藥物有:速尿、濃鈉等,備好安置膀胱截石位的物品,如支腿架、軟墊、約束帶等。
3.2 術中配合
3.2.1 安全核對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再次認真、仔細的核對,包括腕帶標示、手術部位及所攜帶的物品,再次檢查手術前的各項工作是否完善。
3.2.2 輸液用藥 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在其左上肢撓靜脈穿刺留置針。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認真核對術中輸液和用藥。
3.2.3 協助麻醉 大多數采用硬膜外阻滯麻醉,由于患者多為老年人,取麻醉體位時,應保護好患者,以免墜床等意外的發生;個別采用全身麻醉,應協助醫生完成各項麻醉工作。
3.2.4 體位的安置 協助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兩腿高度以患者腘窩自然彎曲下垂為準,膝關節擺正,臀下墊一膠單,以防沖洗液浸濕床單,適當約束患者肢體,防止體位移動及墜床。 3.2.5 手術開始前連接好儀器的各種導線,打開電源開關,調節好各儀器的參數。將電切功率調至150W,電凝功率調至60w,術中根據手術需要隨時調整設備,及時供應手術所需的物品。
3.2.6 電切灌洗液的使用 由于TURP是一種以高頻電流為切割動力的內鏡手術,加上大量灌洗液的持續沖洗,術中會有一部分非電解質灌洗液經毛細血管或破裂的前列腺被膜而漏到周圍的組織后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引起細胞外液的迅速增加產生低鈉綜合癥,嚴重時出現心律失常,乃至血壓下降和休克,如不及時處理將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將灌洗液懸掛在手術床旁、沖洗液平面距離患者大約40-60cm,相當于灌注在6.0-8.0KPa,使壓力不致太高,以減少點切創面的吸收,預防TURP(稀釋性低鈉綜合癥)的發生。
3.2.7 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 由于這類病人大多為年老體弱,常合并多種疾病,耐受性較差,術中灌洗液的持續沖洗,病人易發生寒顫,特別是寒冷的冬季,除了調節好室溫外,還需將沖洗液加溫至接近體溫為好。由于熱量在水中丟失較空氣中傳導快32倍[4]。加溫至35-37℃的灌洗液沖洗,可減少組織熱量的散失,同時不會增加新陳代謝,有利于術中患者的體溫正常,自我感覺舒適。并注意保持灌洗液的連續性,不能讓灌洗液流完,以免氣泡進入,影響術者視野。
3.2.8 嚴密觀察病情 術中應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意識的變化,認真聽取病人的主訴,關注醫生的手術進程。對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要有預見性,做好必要的應急準備。
3.3 術后整理
3.3.1 電切完畢應嚴格按操作常規程序將各儀器關閉。
3.3.2 恢復患者為平臥位時將患者雙腿逐一放下,防止病人虛脫,同時按摩雙下肢及腘窩處,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3.3.3 手術完畢應及時連接等滲沖洗液持續沖洗膀胱,與麻醉醫師一起將病人護送回病房,途中要保持導尿管的通暢和位置,保持其無牽拉扭曲脫落,保持沖洗防止血塊堵塞,向病房護±交待術中情況。
3.3.4 手術器械按內鏡清洗流程進行清洗、消毒,銳利器械用護套套好,各種導線嚴禁打折,盤成內徑大于10厘米以上的圓形,電切鏡的各種儀器及器械應定位放置,專人管理和定期保養,并做好使用記錄。
3.3.5 術畢及時將切下的前列腺組織碎片收集送病理檢查;
4 體會
4.1 隨著微創技術在手術室的廣泛應用,給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科護理技術要求,手術室護±應不斷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加強技能訓練,才能更好的配合手術醫生,以縮短手術時間,并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術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動態監測血氧飽和度及保持輸液、輸氧的通暢。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狀態,防止發生電切綜合癥的發生。由于術中大量灌洗液引起循環功能的改變和電解質的變化,除了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和減少灌洗液的用量外,循環功能差的患者還應定時檢測鈉離子濃度和Hct的變化,對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4.2 前列腺電切術是一項侵入性操作技術,術中應嚴格無菌要求。護±應熟悉各儀器性能及正確的操作程序,電切鏡屬精密貴重儀器,手術器械具有長、細、利、易折斷幾大特點,使用時應注意操作輕柔、穩準,做到正確的使用和妥善保管,才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從而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譚琳.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的術前護理體會[J].蛇志,2009,21(3):236-237.
[2]李黨香,劉環亞.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2008,43(5):452-453.
[3]譚昌賓,王前英,付明.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J].2009(1):26-27.
[4]葉敏,陳建華,康健等.經尿道電切術中不同溫度沖洗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2,23(7):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