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在老年病人前列腺手術中的應用
賴曉萍,邱慶明
【摘要】 目的 探討腰麻在老年病人前列腺摘除術中的可行性。方法 對350例老年男性患者在前列腺摘除術中血循環的指標進行分析。結果 350例前列腺患者均在腰麻下順利、平穩的完成了手術,安全返回病房。結論 熟練的穿刺技術、局麻藥用量的準確掌握、晶、膠體的及時補充、血管活性藥的合理使用說明腰麻不失為前列腺手術的一個比較好的麻醉方法。
【關鍵詞】 腰麻;老年男性;前列腺摘除術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手術切除是前列腺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是這類病人多數年老體弱,常合并有心肺等重要臟器病變。由于腰麻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老年人心血管調節功能差,易發生嚴重低血壓等因素的影響臨床應用有所受限。但由于腰麻的阻滯效果完善,我院多年臨床應用表明仍可被作為前列腺手術的主要麻醉方法,現將350例老年病人腰麻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0例,全部病例均B 超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癥,年齡60~86歲,體重37~82公斤,ASAⅡ~Ⅲ級,術前常規檢查心電圖,胸部透視,肝,腎功能,生化等,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有148例,合并有心臟病的有75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有63例,合并2種以上重要臟器病變的有54例。
1.2 方法 術前30分鐘常規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鈉0.1g,高血壓病人口服降壓藥維持至手術當天早晨,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輸注林格氏液,取側臥位,于L2-3或L3-4進行直入法或側入法穿刺成功后,綜合病人的年齡,體重,一般情況注入重比重局麻藥(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1.5~2.5ml,平面控制在T9以下,靜脈泵注多巴胺2~5ug·Kg-1·min-1,根據術中出血量,及時補充膠體液。手術在50~90min完成,術中常規吸氧,咪唑安定鎮靜,連續監測血壓,心電圖,心率,血氧飽和度并維持平穩。
2 結果 350例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全部在腰麻下順利完成前列腺摘除術,期間麻醉效果完善,肌肉松弛,鎮痛效果好,由于局麻藥用量掌握準確及多巴胺持續微量泵注使得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安靜,血壓,心率平穩。
3 討論 老年人由于脊髓及神經系統的退行性變,神經元總數減少,椎旁間隙變窄及蛛網膜絨毛增大,且腦脊液壓力低,容量減少,局麻藥容易在珠網膜下腔擴散,故只需少量的局麻藥即可獲得滿意的阻滯效果。老年人對珠網膜下腔阻滯敏感性增高,麻醉作用起效快,阻滯平面廣,麻醉作用時間延長[1]。腰麻的穿刺部位低,針徑細,組織損傷小,平面易控制。對于術后可能發生的低顱性頭痛,因患者常需的3~5天臥床膀胱沖洗,可有效完全避免低顱性頭痛的發生。而硬膜外的穿刺針粗,損傷大,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韌帶及椎管內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給穿刺,置管,阻滯平面都會帶來一定影響,而且給藥后顯效時間長,鎮痛常欠完善,常需輔助鎮靜,鎮痛藥物才能完成手術。腰麻只需一次性給藥即可完成手術,也避免硬膜外置管損傷脊髓,脊神經根和脊膜的危險[2]。老年人全身臟器功能減退,術前合并癥多,心肺功能儲備差,對失血,失液耐受性差,應根據術前,術中的病情選擇晶,膠體液達到心血管系統的穩定。入室后應盡早補液,使有效血容量增加,糾正由于麻醉區域血管擴張引起的血壓下降,要結合患者心腎功能狀況補充液體,若有心腎功能損害補液切忌過快。合理使用多巴胺可使腎、腸系膜,冠狀血管和腦內血管擴張,同時還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排血量。有效的避免了整個手術,麻醉過程中循環系統的大幅度波動。 綜上所述,腰麻操作簡單,成功率高,麻醉平面顯效快,效果確切,鎮痛完善,肌肉松弛好,維持時間長,使用重比重局麻藥麻醉平面易調控,雖然對血流動力學有影響,但通過積極補液和控制平面以及血管活性藥物適當應用,仍然不失為前列腺手術的一個比較好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