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麥注射液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免疫營養治療的效果
郎群峰 駱俊杰
【摘要】 [目的]觀察參麥注射液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63例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參麥組,對照組應用常規口服營養制劑,參麥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分別測定治療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T細胞亞群CD3+,CD4+,CD8+數值及CD4+/ CD8+比值。[結果]兩組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外周血淋巴細胞增高,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兩組間比較,參麥組的術后免疫情況改善更為明顯,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P<0.01)。[結論]采用參麥注射液聯合常規免疫營養療法,能夠顯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免疫狀況。
【關鍵詞】 參麥注射液;胃癌;圍手術期;免疫功能
胃癌病人術前即存在營養不良、免疫抑制狀態和應激反應。胃癌根治術是創傷性較大的手術,導致癥狀進一步加重。常規腸外營養支持只能達到正氮平衡,減輕體質量丟失,而不能治療因腫瘤和創傷等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可抑制病人免疫功能;也不能糾正其應激狀態,反而有加重的傾向。本研究采用聯合參麥注射液進行圍手術期的腸外營養,觀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經胃鏡及病理診斷為胃癌并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63例,其中男32例,女29例;平均年齡55.6歲(45~72歲)。其中胃竇癌44例,賁門癌17例,胃體癌2例。行根治性遠端胃大部切除術42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術1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6例。
1.2 治療方法 63例患者,隨機分成參麥組和對照組,其中參麥組33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術前5d起,連續口服腸內營養制劑Fresubin(華瑞公司),劑量為1000ml/d。術后第1天起,經術中安置的空腸造瘺管連續7d滴注,其中第1天,第2天800ml(60ml/h100 ml/h),第3天開始1600 ml/d(125 ml/h~150 ml/h);參麥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術前1 d至術后第7天,每天靜滴參麥注射液50 ml+5 %葡萄糖300 ml。兩組性別、年齡、體重、疾病種類及手術時間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3 檢測指標 通過對63例胃癌患者于術前1天、術后第2天、第7天分別抽取外周靜脈血,檢測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T細胞亞群CD3+,CD4+,CD8+數值及CD4+/ CD8+比值。T細胞亞群測試采用OKT 系列單克隆抗體間接熒光法[1]。
1.4 數據處理 計數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應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見表1。治療前兩組的免疫情況沒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外周血淋巴細胞增高,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其中對照組外周血淋巴細胞、CD4+/CD8+比值與術前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P<0.01);兩組間比較,參麥組的術后免疫情況改善更為明顯,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P<0.0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略)
與本組術前相比,*P<0.05,與本組術前相比,**P<0.01,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1
3 討論 近年來,中醫藥在胃癌的治療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2],參麥注射液由人參、麥冬等組成,屬于補益類中藥,其有效成分為人參多糖和麥冬多糖。其中人參多糖的原生藥人參具有益氣固脫、養陰生津、斂汗的功效[3],近年來多應用于腫瘤的放化療過程中,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4]。有研究認為參麥注射液通過提高惡性腫瘤患者CD3和CD4/CD8比值及LAK、NK,對細胞免疫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夏紹軍等[5]通過觀察老年胃癌圍手術期中用參麥注射液靜滴以益氣養陰試驗組及對照組在術后腸功能恢復、體力恢復、飲食恢復及術后并發癥(尤其是感染類并發癥)等情況的比較,結果提示參麥注射液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本研究中,采用參麥注射液聯合常規營養療法,能夠顯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免疫狀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