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胃癌手術


關于高齡胃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圍手術期處理

【摘要】 目的探討高齡胃癌患者的臨床特點,提高外科治療水平。方法對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對310例行標準胃癌根治術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01例≥70歲高齡胃癌患者中術前75例(74.3%)有合并疾病,209例<70歲低齡胃癌患者術前35例(16.7%)有合并疾病,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高齡胃癌患者術后并發癥27.7%,術后病死率5.9%,低齡胃癌患者術后并發癥17.2%,術后病死率2.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術前無合并疾病在高齡組與低齡組術后并發癥分別為29.6%和6.2%,病死率分別為0和0.03%,兩組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高齡胃癌患者常合并心臟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加強圍手術期處理仍可使高齡患者耐受標準胃癌根治術,降低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關鍵詞】 胃腫瘤;高齡胃癌;合并疾病;外科手術[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in elderly aged patients with gastric c

2012-11-24

關于腹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手術后的護理

作者:公鳳霞 王英 周靜 王麥煥【關鍵詞】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 護理1 臨床資料我院自200301/200703對19(男10,女9)例早、中期胃癌患者進行腹腔鏡根治術,年齡28~65歲. 根據患者術前胃鏡、鋇餐及活檢病理有無局部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征象等各項檢查確診. 19例患者均有1~5 mo上腹部飽脹不適,隱痛病史. 全部患者行氣管插管全麻、仰臥位,建立氣腹,采用不同術式在腹腔鏡下完成胃腸吻合,手術均獲得成功. 無中轉開腹,手術出血量平均120 mL,均未輸血,平均手術時間240 min[1]. 術后患者疼痛較輕微,胃腸功能恢復早,術后排便、排氣時間平均為60 h,較早拔除胃管,較常規開腹手術方式提前. 遵循飲食原則常常規進食,無手術及術后并發癥,均痊愈出院. 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7 d,依據病理類型,常規輔助化療,術后隨訪6~48 mo,患者飲食基本正常. B超、鋇餐等影像檢查及血液腫瘤標記物檢測無異常.2 討論2.1 術前護理 除常規術前護理外,還應給患者介紹有關于腹腔鏡技術的知識以減少患者對檢查的

2012-06-26

關于胃癌病人圍手術期靜息能量消耗特點初步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胃癌病人圍手術期靜息能量消耗特點。方法 隨機選擇胃癌病人46例為研究對象,以25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應用間接測熱儀測定對照組、胃癌病人術前及術后第1天的靜息能量消耗,雙能源X線吸收法測定病人人體組成,同時用簡易營養評價法對胃癌病人行營養評價。結果 男性、女性胃癌病人術前靜息能量消耗均較對照組降低(t=2.359、2.236,P<0.05)。病人靜息能量消耗與瘦體含量呈明顯正相關(r=0.602,P<0.01)。不同營養狀態的男性胃癌病人其術前靜息能量消耗有明顯差異(F=6.493,P<0.01),而每千克瘦體的靜息能量消耗無明顯差異,術后靜息能量消耗明顯高于術前(t=2.496,P<0.05),術后呼吸商明顯低于術前(t=2.415,P<0.05)。結論 胃癌病人術前靜息能量消耗下降,下降程度與病人瘦體丟失密切相關,術后代謝支持應適當增加能量供應并調節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 【關鍵詞】 胃腫瘤;靜息能量消耗;人體組成;營養評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t ene

2012-03-28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淺析

【摘要】目的 探討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方法 對40例胃癌患者的護理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 病人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或維持。術后并發癥能得到有效預防或已發生的并發癥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針對臨床患者需求精心護理,能滿足患者的身心等需要,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命?!娟P鍵詞】胃癌 手術前 手術后 護理胃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又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之一,為首位腫瘤死因。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但早期胃癌的檢出率仍然很低,進展期胃癌仍占大半。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胃癌療效的關鍵,手術仍是首選方法。從2010年1至2010年12月對40例胃癌患者,通過手術前后的護理干預,使手術順利,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現分析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至2011年6月對40例胃癌患者行手術治療,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齡37~60歲。上腹部不適、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惡病質等。患者發病至手術時間3個月~1年。手術前后病理檢查均為腺癌。1.2

2012-03-22

關于胃癌急性穿孔25例手術治療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急性穿孔的臨床特征、診斷治療的體會。 方法:對25例胃癌急性穿孔的診療和隨訪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討論。 結果:單純穿孔修補、捷徑術、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和胃癌根治的生存期分別為7m、13m、17m和>24m。結論:胃癌急性穿孔存活期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及時手術和手術方式。【關鍵詞】胃癌急性穿孔;手術體會胃癌急性穿孔是胃癌進展到晚期的比較少見的并發癥之一,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嚴重、死亡率高、治療棘手。我院自2001年1月~2009年12月間共收治了25例胃癌穿孔患者,占同期胃癌病人的1.2%,現分析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中男16例,女9例,男女比例1.78:1;患病年齡45~72歲,平均61.5歲;從發病到手術的時間為3.5~70小時,平均10.5小時;住院14~26天,平均住院17.5天。1.2臨床表現本組均有突發上腹部劇痛,繼而波及全腹部,滿腹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的表現;穿孔原因:飽腹后8例,外傷性2例,胃腸鋇餐后2例,酗酒后3例,無明顯誘因10例;術前已經確

2011-07-20

關于胃癌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 探討胃癌手術治療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 對68例胃癌患者的護理進行分析和總結。 結果 病人全部安全渡過圍手術期,術后無嚴重并發癥,平均住院18天。 結論 加強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可有效防止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命。 【關鍵詞】 胃癌 圍手術期 護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are for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e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e nursing care for 6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the preioperative period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 safety passed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had no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

2011-07-12

關于綜合健康指導在胃癌病人手術前后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胃癌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高,由于炎性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的釋放、疲勞、低氧等使能量失衡,進一步影響患者的食物攝入。胃癌病人大多數伴有消瘦、營養不良、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影響手術的成功率【1】。及時給予有效的術前、術后健康指導可幫助病人順利渡過手術關,并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我科在2006年—2008年對胃癌手術病人進行綜合健康指導,收到良好效果。關鍵詞:健康指導 胃腫瘤 手術 護理注:本文版權歸本站所有,為黃金會員資料,只有黃金會員可以查看。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提示:您還沒有登錄無法閱讀全文請先 登陸 注冊 點擊此處申請黃金會員

2011-06-18

關于健康指導在胃癌患者手術前后護理中的應用

作者:張蓮香 劉玉文 陳領然【關鍵詞】 健康指導 胃腫瘤 手術 護理胃癌患者大多數伴有消瘦、營養不良、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對治療失去信心,影響手術的成功率[1]。及時給予有效的術前、術后健康指導可幫助患者順利渡過手術關,并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2006—2008年,我們對胃癌手術患者進行合理健康指導,收到良好效果,現將健康指導體會介紹如下。1 術前健康指導1.1 心理指導入院時向患者介紹醫院及病房環境,主管醫生、護士的有關情況, 深入淺出地講解有關知識,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治愈率;說明各項術前準備(禁飲食、留置胃管及其尿管、皮膚準備、配血、皮試、灌腸、洗胃)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導家屬幫助患者減輕焦慮,增加治療信心,消除恐懼、悲哀,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疾病。1.2 飲食指導向患者說明增加營養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與患者及家屬制定飲食方案;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指導、鼓勵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無刺激性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蛋湯、牛奶、肉湯、魚湯、蔬菜汁。少食多

2011-05-18

腹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輔助下胃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方法,提高手術配合質量。方法 針對8例腹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術的配合進行總結。結果 全部病例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手術效果好。結論 手術精細,技術含量高,手術護士與醫師密切配合是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娟P鍵詞】 腹腔鏡 胃癌根治術 手術配合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腔鏡手術已經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腹腔鏡胃癌手術具有術中出血少、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腹壁疤痕小以及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小等優點,因而在國內外逐步開展[1]。為快速準確配合手術的順利開展,提高腔鏡手術護理水平,保證患者安全,現就我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進行的8例腹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術的配合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病例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齡58~72歲,平均年齡60.8歲。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6例,近端胃 部切除術1例,遠端胃大部切除術1例。手術時間200~240min,手術全部成功,無并發癥發生,術中出血量為50~200ml。2 手術配合2.1術前準備2.1.1術

2011-04-15

介紹一種胃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方法

作者:王家勝,吳相柏,李保家,魏亞元,田浩,張波,徐繼宗,劉洋【摘要】 目的 針對胃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時腹部粘連、梗阻、浸潤及手術后解剖變異往往導致再次手術失敗,設計一種逆行手術進路的方式。方法 自1997—2009年胃癌術后復發進行再手術治療22例。結果 術后探查發現7例侵及毗鄰臟器,淋巴結轉移6例,術后生存5年以上3例,3年以上5例,1年以上11例,1年以內3例。結論 經左胸左膈進路再次手術對以吻合后復發梗阻,侵及鄰近臟器及淋巴結轉移為特點的復發性胃癌手術成功率較高?!娟P鍵詞】 胃癌;復發;再手術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Of stomach cancer relapses again after an operation in the abdomen may unite the eyelids, obstruction, and moisturized and its operation to dissect variation often leads to failure of the operation, d

2011-01-26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營養支持護理

胃癌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同時由于術后禁食、手術創傷和應急所引起的高分解代謝又加劇營養不良,增加了手術并發癥和病死率。目前營養支持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中逐漸受到重視。胃癌是普外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颊郀I養不良發生比一般腫瘤病人發生時間更早,更嚴重,大部分胃癌病人術前存在不同程度營養不良。因此,營養支持在圍手術期的使用可以改善狀況,降低手術病死率與并發癥發生。三門人民醫院自2000年以來,開始開展營養支持治療與以前治療相比,取得良好療效,護理體會如下:1 圍手術期營養支持1.1 良好營養狀況是普外科手術成功的基礎:胃癌圍手術期患者,經常伴有各種營養缺乏,術前禁食和高代謝分解,機體可以迅速發生營養不良。營養支持并不是單純地提供營養,更重要的是提供維持細胞,器官與組織正常生理功能,加速組織修復,促進病人康復。研究認為,不能及時給予營養支持,將發生嚴重器官功能障礙,使病死率上升,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增加,因此圍手術期營養支持對保證胃癌患者手術順利進行及康復十分重要。1.2 合理選用營養支持的方法:在各類普通外科圍手術期的患者中,機體表

2010-09-07

胃癌手術后胃腸道癥狀的觀察及護理

【關鍵詞】 胃癌; 腹脹; 腹瀉護理胃癌手術后,因術中切斷迷走神經干,導致肝、膽、胰、腸等臟器分泌功能降低,膽囊收縮功能下降,排空障礙,腸道內各種消化液不足,各種消化酶缺乏,再加上腸蠕動減弱,使蛋白質、脂肪消化吸收不全,而引起一系列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瀉。2001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手術治療胃癌患者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18~76歲,平均47歲?;颊甙l病至手術時間3個月~1年。手術前后病理檢查均為腺癌。術后平均住院12 d,均未發生嚴重的并發癥?,F將觀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 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胃癌手術后的主要并發癥為“傾倒”綜合征。為預防“傾倒”綜合征,主要應掌握好進食的時間、方法及種類,以防止滲透壓性腹瀉的發生。飲食指導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膳食中應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中等量脂肪攝入為原則,忌用過甜、過涼的食物。②少食多餐,避免胃腸蓄積過多,防止引起消化不良。③干稀分開,可于進餐后0.5~1 h再進液體類食物,必要時餐后平臥20~30 min,可預防或減輕癥狀。2 藥物治療的觀察與護理</

2010-08-15

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50例

作者:邵廷婷, 楊玉琴, 王文秀【關鍵詞】 胃腫瘤; 心理測定學; 護理; 外科手術; 心理護理胃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一旦確診后患者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很容易導致情緒低落,喪失信心,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進行。心理社會因素所致不良情緒是癌癥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性格缺陷是腫瘤發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1]。手術治療是早期治療胃癌的首選方法。胃癌患者普遍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懷疑心理、悲觀絕望心理、煩躁易怒心理,針對這些問題就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圍手期進行人性化、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本組50例,均為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齡30~78歲,平均54.8歲;受教育程度:小學文化及文盲15例,初中及高中29例,大專及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文化者6例。1.2 心理評估方法采用自制的心理評估量表對50例胃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1.3 術前心

2010-02-06

參麥注射液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免疫營養治療的效果

【摘要】 [目的]觀察參麥注射液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63例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參麥組,對照組應用常規口服營養制劑,參麥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分別測定治療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T細胞亞群CD3+,CD4+,CD8+數值及CD4+/ CD8+比值。[結果]兩組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外周血淋巴細胞增高,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兩組間比較,參麥組的術后免疫情況改善更為明顯,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P<0.01)。[結論]采用參麥注射液聯合常規免疫營養療法,能夠顯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免疫狀況?!娟P鍵詞】 參麥注射液;胃癌;圍手術期;免疫功能胃癌病人術前即存在營養不良、免疫抑制狀態和應激反應。胃癌根治術是創傷性較大的手術,導致癥狀進一步加重。常規腸外營養支持只能達到正氮平衡,減輕體質量丟失,而不能治療因腫瘤和創傷等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可抑制病人免疫功能;也不能糾正其應激狀態,反而有加重的傾向。本研究采用聯合參麥注射液進行圍手術期的腸外營養,觀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情況。</p

2009-10-19

X線檢查胃癌病灶活動度與手術切除關系的探討

圖3 立位像〖〗 圖4 臥位像 2 結果 2.1 正常人胃的活動度 見表1。 表1 50例正常胃活動度 (椎體單位) 注:表中的胃上部和胃下部均為同一患者 從表1中可以看出,以賁門為測量點的胃上部,最小活動度是0.63個椎體單位,最大是1.50個椎體單位,平均活動度是1.08個椎體單位;以幽門為測量點的胃下部,最小活動度是1.00個椎體單位,最大是2.30個椎體單位,平均活動度是1.70個椎體單位,兩組之間活動度經統計學處理(Z=7.27>1.96,P<0.05),差異有顯著性。 2.2 胃癌病灶的活動度 見表2。 表2 168例胃癌病灶活動度 (椎體單位)注:表中的胃上部和胃下部均為同一患者 上部胃癌病灶的活動度,在能手術切除組,最小是0.33個椎體單位,最大是1.02個椎體單位;在未能手術切除組,最小是0.30個椎體單位,最大是0.91個椎體單位;兩組之間病灶活動度經統計學處理(Z=1.73<1.96,P>0.05),差異無顯著性。而下部胃癌病灶的活動度,在能手術切除組,最小是0.50個椎體單位,最大是1.80個椎體單位;在未能

2006-07-04

進展期胃癌手術中的聯合臟器切除

【關鍵詞】 胃癌;聯合臟器切除;療效 進展期胃癌病人手術時施行聯合臟器切除術,由于其切除的徹底性而得到一些外科醫生推崇。另一些醫生不主張聯合臟器切除,認為它會增加手術并發癥及死亡率,且對遠期生存率的影響亦無定論。本文對我院1990年1月~1996年1月間施行手術的46例進展期胃癌的情況展開討論。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1990年1月~1996年1月共對46例進展期胃癌進行手術。聯合臟器切除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齡32~75歲,平均58.5歲。姑息性切除14例,男6例,女8例,年齡30~78歲,平均52.6歲。1.2 病理類型及分期 全部病例術后經病理證實。其中 低分化腺癌25例,中、高分化腺癌12例,印戒細胞癌9例。 術后病理分期:Ⅲb期28例,Ⅳ期18例。1.3 治療方法 經腹手術38例,8例行胸腹聯合切口。全胃切除22例,近端胃切除16例,遠端胃切除8例。根治性聯合臟器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14例。其中聯合脾切除14例,脾合并胰體尾切除6例,聯合橫結腸切除6例,肝左外葉切除3例,卵巢切除

2007-06-14

6例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的手術配合

【關鍵詞】 腹腔鏡腹腔鏡下行中晚期胃癌的根治術難度大,國內外報道的病例數極少[1]。我院2005年3~6月共開展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6例,現將手術配合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組6例,男5例,女1例;年齡51~72歲;近端胃1例,遠端胃1例,全胃4例;其中包括1例聯合多臟器切除(橫結腸部分切除、十二指腸楔形切除、右卵巢包塊切除),手術遵循先難后易、先行無菌手術后行污染手術的原則[2]。本組手術時間平均330min,無一例中轉開腹,均腹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1.2 麻醉及手術方法簡介均采用全麻氣管插管完成手術。全麻成功后,術野消毒鋪巾,臍上做孔建立氣腹,氣腹滿意后,常規放入腹腔鏡器械及超聲刀。分離大網膜、胃左右動脈、胃短動脈、游離胃及結腸,用合成夾夾閉后切斷。在腹部開一5~6cm切口,取出標本,用閉合器封閉殘端,用吻合器做食管空腸吻合、空腸代胃術(pouch),胃與空腸吻合,或食管與胃吻合。2 術前準備2.1 患者準備術前1日下午巡回護士攜患者術前

2008-12-27

進展期胃癌250例手術治療分析

【論文關鍵詞】進展期胃癌;根治術【論文摘要】 目的 探討進展期胃癌250例手術治療的經驗。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6年施行手術治療的進展期胃癌250例臨床資料。250例中Ⅱ期115例行胃癌標準根治(D2)術,Ⅲ期135例行胃癌擴大根治(D3)術,135例中58例行全胃切除 “P”型空腸襻代胃Roux-en-Y術(PR),69例近端胃癌行聯合切除術,250例中均進行靜脈化療和腹腔內溫熱化療。結果 術后190例(82%)隨訪1~5年,Ⅱ期Ⅲ期胃癌行D2,D3術后1、3、5年分別為88.5%、69.4%、45.3%、和82.1%、55.4%、33.9%。結論 進展期胃癌實施胃癌根治術并術中應用化療,可以提高術后生存率。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雖然半個世紀以來,其發生率在部分國家呈下降趨勢,但在我國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有調查結果顯示,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63%,而胃癌死亡占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的37%[1]。胃癌組織侵潤達肌層或漿膜層成為進展期胃癌。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6年1月實施胃癌標準根治(D2)術、胃癌擴大根治

2009-06-12

血塞通注射液對腹腔鏡胃癌手術患者凝血功能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

作者:王瑜, 王燕婷, 林亞華, 鄒忠東【摘要】 觀察血塞通注射液對腹腔鏡胃癌手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并探討其可能機制。 方法:將腹腔鏡胃癌手術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血塞通組(預防組),每組25例。對照組術后予常規抗感染和補液治療,預防組在抗感染和補液治療基礎上于術后第1天起給予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給藥6 d。于術前、術后即刻及術后3、5、7 d采用凝固法檢測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IB),采用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法計算凝血酶原INR,采用酶聯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定量測定血漿D二聚體(Ddimer, DD)含量,并于術后第7天運用深靜脈造影觀察兩組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 結果:術前兩組患者PT、APTT、INR、FIB和DD比較,差異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