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咯血患者急診手術的術中護理
劉素芳 盛瑞蘭
【關鍵詞】 肺結核;急診手術;術中護理
咯血是肺結核常見的嚴重并發癥,發病急,嚴重者可造成窒息、休克等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1]。積極手術治療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有報道,保守治療咯血的病死率為22%~78%,而手術治療的存活率在80%以上[2]。自2006年3月—2009年10月配合搶救咯血急診手術的患者12例,由于手術護理及時、準確、到位,手術治療效果良好?,F將術中護理配合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例均為肺結核合并咯血,從急診直接進入手術室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50.17歲;術中出血250~1500ml,平均出血量約770ml;手術時間2~4.5h,平均手術時間為3.04h;術中輸血400~2000ml,平均輸血850ml;總入量1900~4300ml,平均入量3042ml;尿量100~500ml,平均尿量208ml。
1.2 手術方式 全肺切除7例,其中右全肺3例,左全肺4例;單純肺葉切除4例,其中右肺上葉3例,右肺下葉1例;復合肺葉切除1例,為右肺中上葉切除。
2 護理
2.1 術前準備
2.1.1 物品準備 接到緊急手術通知后,在15min內準備好開胸器械、敷料、電刀、吸引器、搶救藥品、物品及備好各種止血藥,壓力袋、通知血庫備好充足的血源,必要時通知氣管鏡室,準備纖維支氣管鏡,本組病例中7例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2.1.2 患者的準備 在物品準備的同時手術室護士帶著搶救物品到急診室接患者。由于患者咯血心理處于恐懼、焦慮和煩躁狀態,護士不僅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簡單講解有關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使其了解手術目的、方法、并介紹有關成功的病例,而且也要用形體語言傳達對患者的關心, 從而增加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感,信賴感。 搬運患者時動作要輕柔、迅速。在運送時使患者頭偏向一側,如明確出血部位采取患側臥位,如未明確出血部位采取平臥位,運送途中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配合醫生進行搶救,本組病例在運送途中未發生異常情況。
2.2 術中護理
2.2.1 建立靜脈通路 患者進入手術間后,經核對無誤后,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便快速補充血容量,恢復機體有效循環,為手術做好準備。協助麻醉師連接監護儀器,特別是負壓吸引器等。與血庫聯系備好血源。
2.2.2 麻醉的配合護理 協助麻醉師行誘導麻醉,插入單腔氣管導管后,配合外科大夫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準確判斷出血部位,為制定手術方案提供依據。檢查時可能加重出血[3],我們做好了相應的急救準備。本組7例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未發生此類現象。 明確出血部位后,協助麻醉師拔出單腔氣管導管,插入雙腔氣管導管;在這期間確保負壓吸引通暢,以便麻醉師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保證呼吸道通暢。
2.2.3 術中護理 協助手術大夫擺好所需的手術體位??焖偾妩c器械、紗布、縫針等,并做好記錄。術中協助麻醉師嚴密監護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麻醉師,及時處理。 術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認真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保證靜脈輸液通暢,正確執行醫囑,密切觀察輸血、輸液情況,必要時加壓輸血、輸液。術中執行口頭醫囑與麻醉師核對后方可執行,進行操作時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保證手術配合質量。保持導尿管通暢,注意觀察尿量及尿液顏色,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處理。本組病例中1例患者術中護士觀察到尿量很少且顏色深,報告麻醉師,遵醫囑加快輸液、輸血速度,并給予速尿20mg靜沖后,再次觀察有尿液排出,尿量增加且顏色變淺,術畢時尿量為200ml。 根據紗布和吸引器瓶的血液準確計算血量,報告麻醉師,及時準備血源。及時供應臺上所需物品,經常檢查電刀、吸引器的使用情況,確保手術順利進行。關閉胸腔前做好清點,并做好記錄,嚴防異物遺留在患者的體腔。 本組病例中1例患者開胸后吸出肺內積血1000ml,血壓曾下降至80/50mmHg,立即報告麻醉師,遵醫囑迅速給予加壓輸血1400ml,血壓恢復正常且平穩,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
3 小結
咯血手術主要是一個“急”字,咯血是肺結核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如不及時處理,可在數分鐘內出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4]。在這緊急情況下,手術室應做到統一指揮,有條不紊,全力以赴,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迅速做好手術的各項準備工作,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使整個搶救過程忙而不亂,緊張有序,充分利用形態語言與非形態語言來贏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手術室護士與手術大夫的密切配合是手術搶救成功的關鍵。在搶救過程中,手術室護士除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外,還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業務技術及應急能力,突出急、準、快、穩,爭分奪秒抓住搶救時機,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準確處理,提高手術的成功率。由于迅速的物品準備,熟練的術中配合,使得此類手術得以順利實施,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本組患者均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