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剖腹手術的比較觀察
吳士強 桂云
【關鍵詞】 闌尾炎
【關鍵詞】 闌尾炎;腹腔鏡;剖腹術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8月,現已成功地在腹腔鏡下治愈闌尾炎81例,通過與傳統剖腹手術相比較,發現腹腔鏡手術有出血少、損傷小、術后疼痛輕及恢復快等優點,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腹腔鏡手術組病例81例,年齡18~60歲,手術適應證為:①急性闌尾炎,單純性、化膿性、部分壞疽性;②懷疑闌尾炎,須排除其它疾病;③慢性闌尾炎;④其它腹腔鏡手術,患者要求切除闌尾。另外,隨機抽取了近期闌尾炎剖腹手術的81例患者作為傳統手術組,比較兩組術中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
1.2 手術方法 全麻成功后,取仰臥位,常規消毒術野皮膚,鋪無菌巾,取臍孔上做一弧形切口,長約1.0cm,穿入氣腹針,成功后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mmHg,予1cm trock套管穿刺成功,放入腹腔鏡,探查肝、膽、子宮、附件、腸管、大網膜等臟器有無異常,確定病變為闌尾炎后,改頭低臀高30°左傾位,分別于左、右下腹各穿入0.5cmtrock套管,以無損傷抓鉗提起闌尾尖端,以雙極電凝分離闌尾系膜,電凝闌尾動脈,于闌尾根部0.5cm處放入套圈遠一近二,結扎闌尾,于其中間電灼切除闌尾。放入標本袋,取出闌尾。根據具體情況可應用鈦夾處理闌尾動脈。術中全部電凝止血,不用針及縫線,無需縫合及打結,沖洗腹腔,拔出腹腔鏡及套管,3個切口各縫合1針。
2 結果
見表1、表2。
表1 兩組手術中情況比較組別 切口長度(略)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略)
從表1、表2可以看出,腹腔鏡手術組切口長短、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明顯小于剖腹手術組,兩組比較,P<0.01,差異性顯著。
3 討論
3.1 腹腔鏡手術不用剖腹,僅3個0.5~1cm的切口,減少了對組織血管及神經的離斷、損傷,術中避免了手套及紗布對腹腔觸摸,減少了手術刺激,損傷小,減少了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疼痛輕。兩組術式對比表明,腹腔鏡手術具有出血少、損傷小、術后疼痛輕及恢復快等特點。
3.2 腹腔鏡手術完全采用電凝止血,無需縫合及打結,減少了異物對組織的刺激,且避免了縫線過多導致的組織局部缺血壞死,甚至功能障礙,節省了手術時間,且切口小而美觀。患者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減少了患者的經濟開支。
3.3 腹腔鏡手術并非適合所有闌尾炎患者,有以下情況者不適宜:①有腹部手術史或懷疑有粘連者;②心、肺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③妊娠;④伴有彌漫性腹膜炎或嚴重感染中毒癥狀者;⑤闌尾周圍膿腫或炎性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