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中國導游職業生涯規劃淺談

劉艷紅 袁俊

【摘要】本文基于中國導游學歷低、年齡低、收入低、社會地位低,以及高風險、高流失率的“四低兩高”的特點,運用深度訪談法、文獻綜述法等研究方法,結合人力資本原理,研究導游在進入職業倦怠期后, 適合其生涯規劃的三條職業發展之路,從而為導游人員提供職業生涯指導,并促進旅游行業工作人員的穩定、有序、有目標地成長,促進中國導游隊伍建設走向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中國導游 職業生涯 規劃

導游作為旅游業發展的推動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導游服務水平是旅游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近年來關于導游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除了社會地位問題,還有收入、婚戀顧家等問題,一一擺在導游的面前,使得很多熱愛旅游事業的導游在去留間掙扎。科學、客觀、對口的導游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在這旅游大轉型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中國導游事業發展的歷程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導游被認為是中國入世后最緊缺的人才之一,國家對導游人才的需求也正逐年增長。回顧新中國導游事業發展的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前):這一時期的導游員大部分是掌握外語的大學畢業生,身份是國家干部,工作內容是從事外事接待工作,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第二階段(1978 年改革開放———20 世紀90 年代初):這一時期的導游隊伍以旅行社的全職導游為主體,隊伍不斷擴大,政治素質、專業素質和外語水平較高,這時的導游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就業門類。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20世紀90年代末):這一時期我國入境、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初步形成三大市場共同發展的格局。導游隊伍發展規模迅速擴大,導游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繼1989 年我國建立了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制度,1995 年起又建立了導游人員等級考核制度。第四階段(20 世紀初———至今):目前我國有60 萬職業導游,但實際上有資質的導游約有70 萬人,還有30 萬名講解員,導游員、講解員已是一支百萬大軍。這時的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導游是旅游服務的重要環節。在2005- 2010 年的5 年里,中國旅游者的增長率每年超過60%,中國導游員、講解員人數翻了3 倍。2010 年,我國接待入境游游客5566 萬人次,出境游游客5738 萬人次,市場的需求和擴展在加快,但導游隊伍的增長遠未達到這個需求,導游從業人員數量需求較大。然而,由于旅游法制建設滯后、旅游監督管理環節薄弱、旅行社無序競爭等原因,大部分持證導游生活保障低,難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原有的優秀人才也流失嚴重。中國的導游具有學歷低、年齡低、收入低、社會地位低,以及高風險、高流失率的“四低兩高”的特點。以廣東省旅游局的調研(2011)為例,每年有大量的導游新兵進入旅游市場,旅行社并沒有好好培養,而只是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在進入導游行列三年內,大部分新導游都將離開導游崗位,原因就是當他們轉變為資深導游時要面對更多新兵的挑戰。綜上所述,導游從老一代的國家干部、民間大使的身份,到如今的無基本工資、無基本福利保障、無明確勞動報酬保障的 “三無人員”,在時代的發展進程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很多一線導游感到前途很迷茫,也使很多立志想從事導游工作的有識之士望而卻步。對于導游生涯規劃的分析與研究應該與時俱進,為廣大導游有序地安排自己進入職場發展的人生規劃、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導游之路提供參考意見。

二、導游成為人力資本的必要性

1、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在1960 年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指出人力資本體現在人的身上,表現為人的知識、技能、資歷、經驗和熟練程度等,綜合起來就表現為人的素質。導游是實踐性極強的一類工作,其人力資本是稀缺的,其人力資本像其他一切資本一樣,都應當獲得回報,其時間經濟價值的提高是一種趨勢。導游在帶團過程中,每一個團隊的成員都不同,每一個旅游目的地即使多次重游都有差異性,其經歷的旅程都有各種情況發生,具有不可復制性,因此逐漸形成了其獨特的經驗資本,并成為企業及其本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導游的生涯規劃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避免因為退出壁壘不高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人力資本的虧空。

2、導游人力資本的價值(1)擁有廣大的客戶資源。中央提出本世紀頭二十年要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求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導游作為旅游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在服務游客的過程中,帶給游客知識、健康和愉悅,服務于人的發展;同時導游又是文明的使者,倡導文明、傳播文明是導游的“天職”。導游作為服務于廣大游客的一線人員,與游客面對面,心貼心,在青山綠水間更容易獲得彼此心靈的溝通,建立信任感,贏得回頭客。游客的滿意度越高,其忠誠度就越高。隨著帶團量的逐步增多,導游將積累長期、穩定的客戶群,這成為其人力資本的重要資源。(2)積累豐富的旅游經驗。旅游業要更好地滿足海內外旅游者不斷增長的旅游需求,必須強調“以游客為本”,導游要不斷提供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的旅游服務。通過導游的一線工作,可以更好地引導和促進旅游者熟知文化、交流文化,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引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旅游消費方式。導游員在帶團過程中,通過接觸形形色色的游客、經歷千變萬化的旅程,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同時還可以不斷進行業務總結,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積累豐富的旅游經驗,更好地服務游客,促進旅游業的發展。(3)創建良好的信譽品牌。導游在帶團的過程中,不僅代表了自己本人,還是導游服務公司、旅行社的代表,在某種程度上,作為“民間大使”的導游,甚至是所在城市和國家的代表。一個高素質的導游,帶團的最高境界是宣傳了所代表的企業、城市、國家的良好形象,創立了屬于自己的獨特、優良品牌。這種與導游“為了賺錢養家糊口、不要被投訴罰款”的最低級追求形成鮮明對比,前者創造了“給人快樂、自己快樂”、“路越走越寬廣”的陽光大道,后者停留在自怨自艾、惡性循環的境地。 3、導游人力資本的短板(1)導游隊伍整體素質狀況與旅游產業素質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適應。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導游隊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同時也呈現年輕化、平均學歷偏低的狀況。在60 萬名執業導游中,30 歲以下的占80%,大專及以下學歷者占80%。我國導游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能適應旅游業發展需要,與我國旅游產業素質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建設世界旅游強國要求不相適應。(2)導游隊伍結構與旅游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當前我國導游隊伍中,初級導游占97%,高級導游和專家型導游人數少,與海內外游客市場對導游的知識和閱歷要求明顯不相適應,不利于旅游服務質量的整體提高。目前我國外語導游不足、語種結構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新興客源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導游平均素質的地區差異拉大,不利于區域旅游協調發展和全國旅游市場整體水平的提升。(3)導游管理體制和機制與導游隊伍發展現狀不相適應。一方面,我國兼職導游比例越來越高。據統計,目前兼職導游已超過60%,導游日益成為自主擇業、分散執業的群體。但是與之相適應的導游服務管理體制和機制不健全,對導游人員的管理服務跟不上,致使部分導游人員的服務水準下降。另一方面,我國導游人員的薪酬機制、激勵機制特別是勞動保障機制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導游隊伍職業穩定性下降,并導致部分導游人員在帶團過程中降低服務水平或減少服務提供,以獲取收入。這種情況已經影響了我國導游隊伍的整體發展。我國導游隊伍建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是在我國旅游業迅速發展的前提下產生的。一方面,旅游業快速增長拉動了導游隊伍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導游隊伍的擴大又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同時,也反映了經濟體制變革、社會結構變化、利益格局調整、思想觀念變化的特征,是轉型期各種矛盾在旅游業中的具體體現。

三、導游生涯規劃發展路徑研究

1、在導游崗位縱深性就業,成為高精尖型高端人才(1)沿“初級—中級—高級—特級”路徑循序漸進。我國導游隊伍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特級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呈金字塔結構,越往上人數越少。目前,中國60 萬導游人員中特級導游員只有17 個人,比院士還少。國家旅游局提出,要不斷優化導游隊伍結構,以適應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總體需要。2006 年中級導游考試和2011 年高級導游考試也相繼恢復。中高級導游人員的增加,將使我國導游結構更加科學合理,有利于導游隊伍從注重“量”的增加轉變為注重“質”的提升,從而進一步壯大我國導游隊伍。在導游等級考試已經恢復的背景下,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已經在研究如何完善導游保障和分配機制,并將盡快加以解決,讓廣大導游有目標、有動力,與時俱進,提升水平,實現價值。(2)在語種導游或特種技能導游方面上獨樹一幟。中國60 萬導游人員中,有六七萬是外語導游員,這其中只有3%是小語種導游員。擁有外語技能的導游主要從事入境地陪、出境領隊等工作,其收入水平居于導游崗位金字塔的頂端。用手語為聾啞人提供導游服務、會開車為散客做司機兼導游等等,都是應運而生的熱門工種。隨著拓展、越野、自駕車旅游業務的增加,相關專業的導游服務也逐漸受到游客歡迎。市場急需的知識性、技能型、娛樂性導游,一是會深入專業講解博物館等機構,知識淵博、口才流暢、風趣幽默;二是作為親善使者會展現出無限活力,成為游客服務的接待員,更是游客的朋友、玩伴,能夠帶領游客體驗各項驚險的活動,比如沖浪、帆船、水中有氧操、瑜伽、高爾夫等等;三是會表演自編自導的節目,從勁歌熱舞、喜劇小品到時裝秀,都能應付自如。(3)按“國內全陪—出境領隊—入境地陪”規劃職業。導游的發展路徑,猶如旅游看風景,盡量由遠及近。在進入導游職場的初期,作為全陪能有機會到中國各地了解、學習地陪的工作風格、講解特色,在神州大地飽覽祖國河山,博各家之所長為己所用,十分必要。奠定了工作基礎后,導游經驗豐富之后,踏出國門擔任旅游領隊,在周游世界各國的同時,可以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境外各種導游業務。最后在需要成家立業之時,轉為地接導游,減少出差機會,向游客做城市觀光介紹后當天回家,以便照顧家庭。此時經驗閱歷更為成熟,家庭事業兩不誤。

2、擔任旅行社骨干或高管,發揮導游優勢找到定位(1)轉入旅行社計調崗位。大部分導游喜歡和游客打交道,語言能力較好,善于介紹各個景點的特色。但有些導游在工作中性格較內向,不善于表達,卻天生有計劃性、條理性,考慮全面,計劃周詳,能夠適應內勤策劃、行程安排、計劃制定的工作,這樣的導游可以考慮轉到旅行社計調崗位上發揮個人優勢。(2)轉入旅行社銷售崗位。導游與游客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遵循主動服務、熱情服務,文明執業、樂于奉獻,以真誠和熱情、文明和奉獻理念贏得游客對導游人員、導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進而提高全社會對導游人員的信任度。同時主動學習旅游產品知識,熟悉線路和報價,解答游客提出的問題,發現商機,積累客戶。處處留心皆學問,打下良好基礎,這樣的導游可以在旅行社前臺接待、網絡營銷、銷售部門找到新的定位。(3)轉入旅行社行政崗位。旅行社的客戶服務部、辦公室、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等崗位都適合導游轉型。例如客戶服務、接待客戶投訴類的工作,很多導游都較為擅長,不僅天性平和,追求人際關系的圓融,極具耐心并善于傾聽,還具有高超的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而有些導游做事很有條理,善于把安排給自己的任務圓滿完成,又有一定的專業背景和組織能力,行政崗位就非常適合他們。(4)轉入旅行社研發崗位。旅行社的研發工作主要是新線路的開發、設計,這對于常年實際操作帶團的導游是很有優勢的。他們除了為傳統產品提出可行性的改進意見,還能為新產品跋山涉水、親力親為,加上對游客需求的了解,與市場的緊密接觸,這樣的導游完全可以勝任研發崗位。(5)轉入旅行社管理崗位。導游是團隊的領導者,富有組織能力,有明確的目標,講求效率,抗壓力強,具備做管理崗位的潛質。導游從一線工作到旅行社的管理崗位,作為職業經理人,無論是去門店做經理,還是在總部的職能部門擔任主管,普遍受到好評,這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轉型趨勢。(6)成為自營旅行社老總。導游中不乏有善于經營、愿意自主創業的人。不熟不做,加之客戶積累的原始階段已經完成,一旦資金、場地、人手問題解決了,另立門戶成立自己品牌的旅行社也成就了不少導游的“老板夢”。但有些精通業務、擁有客戶、具有風險意識的導游也會通過勤勞取得成功。當然也有旅行社的老總愿意通過股權轉讓等激勵政策推動導游轉為自營旅行社老總。

3、在其他崗位延伸性發展,做兼職導游復合型人才(1)考入政府公務員隊伍。導游在學歷、年齡合適的情況下,有機會考取公務員。一是考取一些對口的普通公務員,發揮自己從事過導游工作的優勢,待人接物大方周到,做事周到有條不紊;二是競聘一些高層職務的公務員,參與旅游政策法規的制定、城市旅游的規劃,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2)自主創業或自營企業。導游在帶團的經歷中勤于思考,發現商機,反復驗證,最后投入資金,自主創業。例如開餐館、酒店,經營車隊,承包景點等等。因為諳熟價格和渠道,掌握了客源規律,導游容易在經營上獲得收益。(3)從事媒體的相關工作。導游常年周游世界,飽覽河山,閱歷豐富,談吐不凡,轉為職業電視或電臺節目主持人,帶領觀眾或聽眾去領略各地風情,成為一種時尚就業形式。還有一些報紙、網絡的旅游板塊,也是請導游去專業打造,因為善于表達和渲染氣氛的導游,更加容易把旅游活動推向高潮,吸引各種類型的顧客。(4)擔任教師或培訓師資。一方面,國家旅游局和各級旅游管理部門都在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導游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導游人員的業務素質。而加強導游人員的職業教育和在崗培訓是不斷提高導游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抓好對各語種導游、景區導游、文博科教場館導游員的業務培訓,需要大量的培訓師。另一方面,各大專院校加強旅游學科建設,紛紛設立導游專業,但是緊缺教師。導游專業是非常注重實踐性的學科,這為很多導游提供了轉型成為導游教師的崗位機會。2009 年“名導進課堂”工程,有3 萬多人受益,有38 位導游被旅游院校特別聘請為教授和講師。擔任教師或培訓師資條件是導游一定要加強各類知識的學習和儲備,提高自身素質,做到厚積薄發。(5)編書撰稿成旅游作家。導游中有很多善于寫作的人,可以平時整理自己去過的國家或地區的資料,編寫游記之類的文章。還有導游可以受雇,專門為專業旅游網站撰稿,把自己的旅游經歷寫出來與廣大游客共享,幫助有需要出游的人。導游的每次帶團出游都會有生動的故事,需要隨時記錄和勤于整理。方式可以千變萬化,但是習慣一定要堅持養成。積少成多,慢慢出書,這將是導游職業生涯的另一種有意義、有技術含量的轉型途徑。四、結語總結以上各類職業發展道路,對于導游來說,“條條道路通羅馬”。由于客觀存在的原因,中國的導游隊伍無法像一些發達國家,成為“越老越值錢”的銀發族主導型的導游大軍,只能指引廣大導游在從事導游工作期間,摒除“導游撈快錢”的惡劣思想,消除“導游沒出息”等不良印象,充分發揮導游敬業愛崗,能上能下,懂業務、會經營,里里外外一把手的職業特點,把導游的高流失率降低,把流失的導游凝聚在相關的旅游產業鏈上,繼續為旅游事業添磚加瓦,這樣中國的旅游業才會越做越強。(注:基金項目:深圳大學教務處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全國導游大會上的講話[EB/OL]. http://www.gov.cn/gzdt/2006-10/28/content_426513.htm,2006 -10-28.

[2] 廣東省旅游局:關于解決導游隊伍建設問題的幾點思路[J].廣東省旅游局內部資料,2011(3).

[3] 陳維政、劉蘋、胡豪:人力資本與公司治理[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4] 黎泉:從新導游做起[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

[5] 陳蔚德:我的導游生涯[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

[6] 齊征:特級導游員比院士少多了[N].中國青年報,2011-02- 2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