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吳萍
【摘 要】 作為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實現人才培養 目標不可缺少的教 學實踐環節,是學生將所學教育教學理論應用于實際教學情境,獲得豐富的個人實踐知識,加快對教學技能的掌握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教育實習在國內外教師教育過程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也有 了較深層次的發展。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實習環節及效果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主要通過分析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所存在的問題,試從完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的院校聯動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建立校地有機的長效合作機制、明確指導教師的任務職責等方面探討有效對策。
【關鍵詞】 教師教育;教育實習;校地合作;職業技能【中圖分類號】 C,65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4—6120(2011)11—0038—03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 。教育實習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工作實習、班隊工作實習、學校管理實習以及教育調查研究等。教育實習是一個綜合實踐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對基礎教育 的感性認識 ,提高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情感,加快專業知識與教育理論知識向教學技能的轉化,基本完成師范生向教師角色的轉變 】(n跎)。具體說來,就是可以使師范生在了解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和直接從事教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在政治、思想和業務上得到全面鍛煉,在實習中印證 、檢驗、鞏 固和提高自己所學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獨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加深和鞏固自己獻身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 J( \"。教育實習工作開展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教師教育人才培養 的質量。因此,對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與研究,將有利于教師教育改革,是一項具有較深現實意義的課題。
隨著教師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國內關于教育實習改革的研究不斷深入 ,有眾多 的學者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狀以及國際比較的角度,對教育實習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見解,如關于教育實習模式問題,關于教育實習指導、管理問題 ,關于教育實習基地建設問題等。盡管如此,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教師教育過程中教育實習仍存在不少問題。
鑒于此,筆者結合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情況,試從中分析教育專業實習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探討提高實習質量的對策。
一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現狀分析目前大多數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主要是在大四學年第一學期集中進行為期四周的集中、定點教育實習。實習工作的組織管理由教師教育學院全面負責,實習學校負責接收學生和安排指導教師,實習過程指導由高校教師和實習學校教師共同參與;目前的實習為跟班實習,實習內容基本局限在聽課 、上課、批改作業、課外活動組織等方面;實習成績的評定主要 由實習指導教師所給成績 、實 習生實習 日志及實習平時表現三項綜合評定 。這一實習形式 的優點在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穩定 的實習場所 ,學生在帶隊教師的帶領下,一次性完成實習任務。實習時間和地區相對集中,給實習工作的組織管理帶來/了很多方便:一方面有利于實習生與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指導教師也可 以隨時將參加實習的學生集中起來 ,及時解決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總結 ,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另一方面 ,學生 的實習基地基本是在學校的監控范圍內,通訊、交通等條件都比較方便,學校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學生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經過實踐發現,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如下:I.教學實習時問短 、實踐內容“縮水”。實習周期為一個月。據調查,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實習過程中上臺授課時數均不到 l0節,甚至少數學生只得到 3—4課時的鍛煉機會,而其他時間多為聽課、批改作業或協助指導教師完成其他非教學事務。按照有關規定,師范生的教育實習除了試教、班務管理外,還應該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等內容,但事實是,師范生在實習期間更多的是充當了教學助手的角色 ,這對于師范生的全面鍛煉十分不利 。據了解 ,不少學生認為,完成好實習任務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作保障,很多學生在教學技能、技巧方面還存在問題,一個月的時間很難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即便是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但由于時間短,也沒有機會彌補和修正 ,因而 ,通過實習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收效不大,實習質量得不到保證。
2.實習形式結構單一。目前,小學教育專業的教育實習基本是采取集 中、定點一次性的終結性 的實習,這一模式雖然有助于實習工作的組織管理,但卻很難保證實習質量。這一模式沒有體現因材施教和靈活多樣的原則,不利于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進行親歷實踐 ,也不利 于學生在鍛煉過程 中反復歷練 、不斷提升實踐能力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脫節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而且還存在這樣的現象:部分教師重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3.校 內指導不力,實習組織管理松散。由于部分教師教育類(包括教育實踐類)課程的主講教師(指導教師)缺乏對基礎教育發展的深入了解,特別是不能夠經常深人中小學,沒有對基礎教育實際的切身體驗,使得教育理論書本化,實踐指導往往“紙上談兵”;另外,高校指導教師本應跟班管理,但由于自身還承擔著校內教學任務,所以實習的指導管理只能是抽空進行。在一個月的教學實習過程中,除了部分指導教師有明確的時間要求,其余時間大多是由實習生自由安排,空余時問往往多于實踐時間,據了解,只有那部分有明確 目標(或是主動性強)的實習生會在其他時間里 留在實習學校做有關實習的工作。管理松散帶來的問題是不能保證全體學生的認真參與 ,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
4.部分校外指導教師工作熱情不高,指導能力不強。從幾年來的教育實習組織管理體會到,實習學校對于為師范生提供實習服務的態度并不都是熱情的,主要的是擔心影響正常教學,怕實習生的教學保證不了質量。有的教師或認為不是分內的工作不樂意接受實習生 ,或怕實 習生跟班聽課 影響教學情緒,當然也不排除指導教師本身缺乏指導能力。
5.實習生教育教學技能有待提高。對于實習教師來說,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是順利完成實習教學工作的前提 。但在實習過程 中,很多學生在教學技能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據指導教師反映,本科層次的師范生,教育理論水平較之過去的中等師范學生有 了較大提高,但教學實踐能力卻不盡人意 ,主要表現為:課堂組織能 力不強 ,突發事件控 制能力不足,部分學生在語言組織、板書等方面也還存在問題。一些學生也因教學技能不足而感到力不從心。
從而對實習工作產生畏懼甚至厭倦情緒。多種不良表現給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帶來困惑:如今本科生教起書來不如過去的中師生。
二、建議與對策
(一)完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加強師范生職業技能教師作為一種專業人員,其職業體現出專業功能與專業倫理、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訓練和資格、專業自主、專業組織、專業地位六方面的專業特征l3 。教師的專業化過程包括一個系統的理論學習過程以及循序漸進 的技能鍛煉過程。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明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層次的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較高的人文與科學素養,系統掌握教育基本理論,具備從事小學教育的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溝通能力,能夠創造性地開展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勝任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能夠為地方基礎教育發展服務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師資。在這一前提下,設置課程時除了要保證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層次的理論教育課程學時學分外,還要適當增加實踐課程的學時學分。有學者還提出“開設理論學習與教學實習穿插進行的‘三明治式’課程”,以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在加強專業課 教學管理的同時 ,積極倡導學生 自主開展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多種活動。
(二)創新教育實習管理,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院校聯動全程教 育實習模式”教師教育強調教師培養的整體性、終身性和開放性,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有利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養成和發展。針對以往一次性、終結性的教育實習形式,我們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院校聯動、全程、分步、多元的教育實習模式”。其內涵為:“以學生為主體”指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 自主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院校聯動”指高校與中小學開展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多元合作;“全程”是指師范生進人大學到畢業的整個學習過程 ;“分步”是指在整個學 習過程中要分步完成從師德修養、理論學習、教師教學技·39 ·20舉 月 吳萍曹紅麗: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NoNvo..210】11能訓練等內容;“多元”是指學生的現場實習采取集中定點與自主分散實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實習。其核心是分步完成教師教育 的四年職前 教育培養任務 。這種全程 、聯動 的教育實 習模式將有助于實現師生雙向專業化發展,實現教師教育一體化。
(三)建立校地(院校)有機的長效合作機制職前教育培養合格的中小學師資,離不開真實的教育情境;職后教育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高校的優勢資源。通過建立校地(院校)有機的長效合作機制,形成穩固的教師教育一體化制度保障。
建立校地(院校)有機的長效合作機制首先要明確一個 中心—— 以教師 的專業發展 為中心 ,把教師的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視為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伴隨教師專業成長的整個過程。其次要構建一個平臺——校地(院校)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小學成為教師教育實習基地,為師范生提供教育實習的平臺和機會 ;高校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為中小學開展教育科研、教師進修提供服務。另外,還要建立一種制度——校地(院校)聯席會議制度。教師教育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涉及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以及中小學等方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可以使這種合作科學化、規范化 ,關鍵是要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作用下使這種合作得到制度保障。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在這一過程中應該起到支持和監督作用。高校和中小學本著“互惠互利、雙方受益、共同發展”的原則展開合作,為師生的發展共同搭建寬松、愉悅的發展平臺,切實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服務。
(四)明確指導教師的任務職責,提高指導工作效果指導教師是師范生開展教育實踐最直接的組織引導者。校 內指導教師 的有效指導,可以縮短實習生理論知識與實踐 能力之間的距 離;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言傳身教 ,能夠幫助實習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性知識。為此,高校內部應該通過制度創新,切實把“重視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激發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指導的熱情并付之于具體有效的行動;實習學校從管理者到指導教師需要轉變觀念 ,把促進“準教師”的專業發展視為學校及個人發展 的有利契機 ,學校通過接收實習生進一步規范教學 管理 ,教師個人加強 自身的教師綜合修養,以保證能夠為實習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服務 。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 ,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 長專業能力 的過程。
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 的專業人員 ,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o[4J(教育實習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是實現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管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上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為師范生在畢業之后順利實現由學生向教師角色的轉變、稱職地擔負起人民教師的職責奠定 良好的基 礎 。
[1]劉維儉 ,王傳金.教師職前教育實踐概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OO6.[2]陳文濤,劉 霄.教育實習的實踐與創新[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OO6.[3]鐘祖榮.現代教師學導論——教 師專業發展指導[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4]教育部師范司 .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2006.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EducationalPracticeofPrimaryEducationW uPing CaoHong— li(CollegeofTeachers’Education,HongheUniversity,Megn~i,Yunnan,661100,China)Abstract:Asallimportantpartofteachers’education,educationalpracitceisnotonlyallindispensablesectionofteachingpracticetore·alizetheso,aoftalentscultivaiton,butalsoallimportantwayinwihchstudentCallapplythedeucationandteacihgn theoiresinactualteachingtogajnricheprsonalknowledgeandspe:edupthemasteryofteacihngskin8.Int~.,entyears,deucationalprcaticeisemphasizedalotathomeandabroad,nadtherefore,itdevelopstOamoer advnaced leve1.Restricted byvariousfcators,$omeproblemsstillexistindeucationalpractic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problemsofeducationalpracticeofprimarydeucationanddiscussesthecountermeasuresfrom thefollowingfouraspects:improving thetrainign modelfo taechers’deuaction;innovatinguponhte “stuednt—centered’deucationalpracitcemodelamognschoolsandcolleges;establishign thelogn effecitvecooperaitonmechanism wiht schoosl andcolleges;making clearhtetasknadresponsibiliitesfo thetutors.Keywords:tecahers’educaiton;educaitonalpractiec;coopeartionbetweenuniversiitesandre~onalgovernmenst;vocaitonalskills·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