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形勢下重拾“家訪”,搭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
豐理全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聯系通訊手段方便多樣,如手機、QQ、 短信、校訊通、網絡等等,家訪這一聯系家校的方式已經很少有老師在使用。記得在剛畢業的那年,跟著那個跟我搭班的班主任去家訪,這次是我第一次家訪,如今那些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但現在在聚會時說起來,對于當初我們幾個老師的家訪還是記憶猶新,說起來也是存有一份深沉的師生之情和感恩之心,感謝老師在繁忙中還能登門造訪,不僅尊重家長,也深深重視了這位學生。除了跟家長交流了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情況,也通過這次家訪拉近了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彼此更親近了,彼此也了解得更多了,也有利于以后教學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調查報告和理論依據
為此我聯系我校政教處在我校初一段抽取了5個班級的270名學生、50名老師和100名家長發放關于“家訪是否有必要”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針對家訪這一問題產生了分歧。其中,93%的家長希望老師能到家中家訪;僅有40%的老師基本能在每學期不定期去家訪,還不能做到每個學生家都去;而不贊成老師家訪的學生卻占到了74.8%。
據了解,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均對老師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大家善于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家訪。但問卷中顯示,僅有40%也就是20位老師能做到每年有上幾次不定期的家訪。很多老師也反映,目前家訪逐漸退出舞臺并不是老師的本意,80%的老師認為家訪除了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外,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通訊再方便也不能代替家訪。
所有人都認為老師的家訪必不可少,因為“這樣有助于老師更有效地調整對學生的教育方法”。而且通過家訪可以跟學生建立起一種情感上的聯系,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即使是老師的批評和建議也更容易被家長和學生所接受。家訪也可以讓家長了解學校制度及教師情況,是家長了解學校辦學方向、思路和教師的教育情感、態度的一種途徑。一對一的家訪還可以讓家校雙方在深度交流中提升各自對教育合力的認識,增進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并將家長吸引到家校合力的建設中來,搭建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
終上所述,我覺得老師利用家訪可以成功解決學生思想障礙的原因,可以深刻了解學生,還有就是真正尊重他、關心他,本著人本主義精神,為他所想,站在朋友的角度,走近他心里,也傾注了自己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所以在現在的新形勢下,重拾起家訪這一和家長家庭交流的歷史悠久的教育方式,我覺得還是可行和有效的,就是在新時期,要注意家訪新的特點和注意一些新的問題。
二、新形勢下家訪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今在新課程形式下,學生減輕了課業負擔,自由時間多了,活動空間大了,對缺乏自制能力的中小學生來講,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誤入歧途。此時,班主任應抓時間、擠時間,經常到學生家里去家訪。經常家訪,可以讀懂每個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充分調動學生、班主任和家庭三者的積極性,形成合力。但有一點值得老師們注意,家訪前也要提前“備課”,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家訪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家訪要以人為本,以家庭為支撐,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目的,使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踐行家長是學校教育伙伴的理念,確保家訪工作取得實效,我認為班主任家訪起碼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問題:
1.目的性和期望值。每次家訪前,班主任要認真細致地“備”此次家訪要達到什么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本次家訪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2.了解學生。家訪前,班主任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提前預約。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4.時機的選擇和利用。要深切了解學生,準備好材料和計劃,抓住良好機會,約好時間或者利用學生放假回家一起友善登門,不一定要等到學生問題出現了才去家訪。表現好的學生也需要跟家長交流和溝通,而且一定好好利用這一時機,別浪費時機和時間,把學生思想工作做透、做到位。
5.時間的選擇與控制。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后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6.內容和方法。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7.注意安全。隨著班主任家訪次數的增多,由家訪所引發的交通事故不斷發生,給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教師家訪前,一定要把學生的一些情況考慮周全,以便教師能在家訪途中注意力集中,遵守交通規則,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總結語
實踐證明,做好充分準備的家訪不僅能使學生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學生的在校表現,也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還可以加深教師與家長的感情,能起到協調配合、共同促使學生進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