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教師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

解丹 蔡曉紅 劉秀梅

關鍵詞:教師心理;心理學;信息管理系統

【摘要】 當前國家正大力發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外還需要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當前對教師關注的多為業務水平和身體情況,而教師的心理問題則較少受到關注。本文綜合運用心理學和計算機技術,針對教師特點設計出各個心理指標數據,設計了一個教師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統。通過收集各個地區各種層次教師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本系統對有效分析教師心理疾病提出了有力的依據,對完善教師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教師心理;心理學;信息管理系統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對教師的健康、教師隊伍的穩定、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巨大。伴隨著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壓力不斷增大。研究表明,壓力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越來越多的教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目前,社會各界紛紛對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投以關注的目光,對教師們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教師所得的病情以及治療方案[2]。教師心理素質良好對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進而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做好教師心理疾病查治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廣大教師常見心理疾病的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統,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了解并掌握教師的綜合信息提供有力依據。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受教育人數多、地域分布廣、教師的文化層次所處環境差異大,同時,開展教師心理疾病查治工作的各級教育機構在心理學業務和計算機信息管理水平方面存在著高低不同,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提高心理疾病的查治工作,提高查治率,是目前教師心理疾病查治面臨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了《教師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統》。

1 本系統的特點

教師心理疾病的查治工作涉及面廣泛,應由各級教育機構來承擔。由于教師的層次不同,從小學到大學,教育程度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應區別對待。如果統一采用專網形式,則需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還要受多種條件的限制,很多偏遠地區的教師信息難以收集。本系統通過一系列方法解決了以上這些問題,有以下一些特點。

1.1 信息收集指標全面 通過專門的心理因素分析,將按以下三大塊進行信息采集:(1)教師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教師的個人情況,如年齡,性別,出生地,生長地,教育經歷,個人特長,家庭情況等。(2)教師職業經歷-包括教師的從業經歷,如從事教師之前的工作經歷,從事教學工作后工作過的學校,教授過的年級,教授過的課程等。(3)教師心理問答-包括了教師的一些與心理活動有關的一系列問題,由心理學專家進行設置。

信息的采集以選擇題為主,部分題目是問答題,需要進行人工收集。因此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很重要。

1.2 信息采集方式靈活 由于教師的層次不同,根據中國國情以及各個地區信息化程度的不同,現將信息采集的方式分為兩類:網上收集和紙質收集。條件好的學校可通過網絡收集數據,而部分網絡建設不夠發達的學??梢酝ㄟ^相應教育主管部門下達紙質文檔,由教師填寫進行紙質收集。通過以上二種方式的信息采集,將確保收集到盡可能多的心理數據以便進行數據分析。

在采集數據的同時,遵循分級管理原則,利用統一的地區編碼規則以及教師層次代碼規則,以縣區鄉鎮教育機構為基本數據收集單位,建立和管理各地區的原始數據庫,按要求收集教師的各項信息數據。按地區將搜集到的教師信息提交到現屬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并可通過網絡實現數據的逐級上報。設置有查看權限,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查看下級提交來的數據,反之不行。同時與心理治療機構合作,進行數據分析。

1.3 信息處理功能強大 系統具備個案疾病的初級診斷、數據信息檔案保存、統計分析匯總等多項功能,盡可能覆蓋業務工作全部,電腦自動處理能力盡可能高,以利提高工作效率。系統設計時,考慮到系統數據的安全保密,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防止數據庫及數據庫數據被惡意破壞,防止無關人員非法操作系統。

1.4 數據監測管理機制完善 在數據的監測過程中須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并且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以保證監測數據及時準確的匯總與實時跟蹤,以便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應建立健全教師心理疾病查治信息監測評估機構與制度、監測信息定期報送制度和定期的數據分析制度。

2 本系統的功能介紹

本系統由信息采集、信息查詢、統計分析、數據轉接、系統維護五大功能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又包含多項子功能。

2.1 信息采集 完成教師基本信息、職業經歷和心理情況的錄入、導入、存儲、編輯、修改、刪除等功能。信息的錄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網絡采集的數據可直接導入到本系統中,另一種是通過手工方式錄入紙質文檔,盡量避免重復數據。

2.2 信息查詢 采用模糊條件查詢模式,可對教師信息的檢查結果進行跟蹤,打印輸出相應結果,并且可以實現簡單數據匯總。

2.3 統計分析 可進行組合條件的統計分析,可組合的條件包括教學層次、地區、性別、年齡、心理疾病種類、教育程度等,自動生成匯總統計報表,可打印輸出。從而從時間、空間和人群分布上對心理疾病嚴重的教師進行提示并提供連續追蹤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或對學生教育危害較大的教師進行預警和預報。

2.4 數據轉接 通過數據的導入、導出功能,以標準統一的文件形式,實現同系統不同用戶間數據的歸集,滿足管理工作數據集中匯總分析需要。

2.5 系統維護 系統的輔助功能,根據系統的需要而定,一般包括基礎數據維護(地區、單位、教師層次、權限、心理疾病種類、診斷結果等數據的初始化和日常管理)、數據傳輸、數據備份、數據導出、操作用戶管理、用戶權限管理、系統幫助等功能。

3 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網絡的不斷推廣。教師心理疾病信息系統的網絡化將是信息發展的必然要求與最終發展方向。通過網絡實現教師心理數據的逐級上報,教育部門能夠及時、準確地得到教師心理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等處理,可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了數據處理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的自動化。《教師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可提高教育管理機構對教師工作的進一步認識,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工作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教書育人工作的順利進行,最終實現提高全民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測量和研究.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3(1):52-54.

2 劉姝,呂勝斌.不容忽視的教師心理健康.貴州教育,2006,1:20-22.

3 周曉琴,李曉駟,王龍,等.合肥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1):99-10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