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析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策略

黃振賢

論文關鍵詞:工作任務學習任務指導手冊課程開發

論文摘 要:以往的職教課程多以學科體系為基礎,在經歷了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之后,職教的課程具有了明顯的職業特色,但相互之間卻依然是孤立存在的,課程還不是某個整體的分支,課程間的結構性、關聯性和服務性較為松散。本文在參考聯邦德國及歐盟相關職教課程開發技術的基礎上,對職教的課程開發過程進行了梳理,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典型工作任務來開發完整的學習任務。

我國早期的職業教育基本沿用普通中學的課程模式,盡管系統化的學科體系可以提供較好的理論基礎,學科間的邏輯性也符合普遍的認知規律,但它與職業行動卻并無緊密聯系,它提供的主要是一種職業的基礎教育。到了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中外合作項目的引入,以能力教育為基礎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得到廣泛認同,相應的基于CBE\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 lum)方法進行的課程開發則引發了一場針對傳統學科課程的革命。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合作的廣泛開展,企業對高度專業技能的要求日益減少,對專業工人的專業理論性要求也逐步讓位于跨專業的理解和管理能力。聯邦德國最新頒布的《職業教育條例》指出:職業教育=為了工作而學習。它清楚地表明:以往圍繞專業知識的傳授而開展的職業教育不符合職業教育的目標要求,為了從接受職業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能夠發展學習者的職業行動能力,就不能再孤立地傳授專業知識(即不能拼接各種彼此分離或獨立的基礎知識),而是要時時刻刻將知識整合在職業實踐的行動過程之中。每一步學習都應是建立在相應職業實踐的典型工作任務之上,因此,學習對象的構建就成了一個重大的挑戰。

一、工作任務的遴選

聯邦德國在1996年的《框架教學計劃》中就完成了以“學習領域”代替“教學科目”的轉變,釋放出職業教育要以當地經濟和社會實踐需要來設計和組織學習活動的信號,如何確定某職業工種的典型工作任務并轉化為相應的學習任務,是各類職業教育機構必須解決的“典型工作任務”。

(一)工作任務的選擇與整合

工作任務,即為了實現目標而對人員提出活動的要求。顯然,為了實現不同的目標和結果,進行工作活動時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工作任務,依據真實性要求,工作任務的選擇必須立足企業的真實情境,并從多個企業視角來觀察和確定職業實踐的學習內涵。

首先,從工作的視角羅列任務。遵循由粗到細的原則在企業中尋找某個工種的工作任務,當然,該工種的工作任務可能存在于多個典型實踐領域之中,要將其全部列出備選;其次,從訂單的視角選擇任務。借助企業專家來分辨評價工作任務,從信息需求、時間成本、產品敏感度和過程深度等多個方面來評價所有的工作任務,找出廣泛適用于不同訂單的工作任務,此種任務是適合于職業學習的任務系列。第三,從過程的視角整合任務。企業的生產流程具有較為固定的模式,同樣,每一次工作任務也都以確定的方式與業務流程保持著聯系,我們在進行某工作過程時,也應關注與之相溝通和協作的其他工作過程,過程的整合對選擇工作任務和教學主題同等重要。

(二)工作任務的分組與構建

將所列出的全部子任務按某些特征進行分類即為分組。分組要搞清各子任務間的邏輯關系及其細微差別,分組要把握的原則是:(1)組的數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以4~7個為佳;(2)每組的子任務數量可以不盡相同。另外在分組過程中可能存在某些子任務不好分的現象,此時要多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

完成分組后要對各組按照工作過程關系進行排序,排序通常是按時間順序來組織,但對某些并行任務則完全可以按工作范圍或職責范疇來排序,另外對于一些彼此并無時間聯系的工作任務,也可以按難度或出現的頻率來處理。至此,完整的學習任務結構基本確定,但仍需進一步檢驗其合理性和完整性,為此,可以拜訪此工作任務范圍內企業的相關工作崗位,聽取一線員工和負責人的描述及他們的一些行動措施,并進一步征詢他們對完整工作任務構建的意見,請他們評價該結構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從而最終確定完整工作任務的結構。

二、學習任務的構建

學習任務來源于工作任務,但又有別于工作任務,為了既適應學生的學習,又滿足企業的工作需要,要求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在結構上必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一)工作任務與學習任務的結構轉換

在得到完整的工作任務結構后,需將其轉換為學生的學習任務。轉換的基本原則是:不進行任何“模塊化”拆分,必須保證學習任務的結構完整性,使學習任務能確保學習者經歷復合的、層級遞進的、結構關聯相同的學習行動,這樣,可以保證從一開始就是以真正的工作任務為導向。

具體來說,學習任務是從工作任務推導而來,學習發生在工作的過程之中,因此只需傳授該學習任務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即可,而不是先傳授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再借助一個例子來驗證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從學習任務結構完整性考慮,即意味著各個學習任務都應具有統一的結構,結構框架是保持不變的,而不是先學習模塊知識,再完成一個綜合性練習。學習任務如果僅作為純粹的練習性任務,就失去了其結構的完整性。

(二)學習任務的開發與設計

完整工作任務所對應的是難度水平最高的學習任務,因為包含了該工作任務中的所有子任務。為了適應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應將其設計成一系列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不同要求水平的學習任務,當然,所有任務仍要保持其結構的完整性。

在進行學習任務1的開發時(將第一個學習任務命名為學習任務1,以后依次為學習任務2、學習任務3、學習任務4……,且滿足由易到難順序排列),必須設想一個問題:學習者是否能夠完全或部分地處理這個任務?如果回答肯定,就表明該學習任務可執行;如果回答否定,就需要檢查該學習任務可否簡化處理直到學習者可以掌握,如果簡化處理不可行或不方便,則需找出關鍵點,并在設計學習任務2時再次將該關鍵點拿出來審核,最終形成一個由整體學習任務簡化而來的學習任務。

在隨后對高一級水平的學習任務2進行設計時,仍需確保其結構不變,且同樣設想問題:學習者現在能否應對學習任務2的任務?從學習任務1所獲得的知識是否足以保證處理該學習任務?依此類推直到完成整個學習任務的設計。隨后,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差異,為其配備相應的企業訂單??傮w來說,學習任務的開發和設計原則是:開始時學習任務難度差別較小,使學習者在小步前進中獲得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知識,使他們在行動過程中發展核心能力與專業性知識,此后再逐步加大學習任務的難度等級。按照此方式開發的學習任務將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之上,且具有以職業實踐為導向、以企業訂單為載體的特點,并能確保學習任務是整合在工作過程和運行過程之中的。

三、指導手冊的編制

(一)指導手冊結構

指導手冊的結構應盡可能簡單,每一個學習任務自成一章,還應按照必要的內容進一步確定每一章的構成。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每一章都應以引言開始、以反思結束,在引言部分,要向學習者介紹完成該學習任務的方式和方法,而反思則有助于將所學內容、活動和能力組合成一個整體。

(二)頁面設計

在頁面設計時,應該選擇統一格式的頁面布局,這有利于編制指導手冊。每一頁都包含章/頁/段信息、執行工作的場所、所需的時間、所需的工作材料、相關的文檔和計劃、所用的儀器和設備、相關工作情況或注意事項的照片、對工作的描述及方法的提示、將運用/將獲取的能力表述等多項內容。

(三)內容設計

在內容設計時,應按工作順序確定學習順序,第一步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需要哪些材料等等。為了使主題突出和更靈活地調整指導手冊,應該以一個內容為一個頁面。另外,還需注意以下兩個關鍵點:(1)理論和實踐的比例劃分;(2)將獲得/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作為學習的前提和目標。對于理論知識,把握“夠用”原則,即所學理論知識的多少僅取決于學習過程中解決實踐問題的需要,隨著學習任務的逐級提高,理論知識會同步深化。

(四)教學方法整合

德聯邦《職業教育條例》要求培訓師以企業的真實性為中心、以促進學習者能力發展為宗旨來選擇組織學習的方法。方法是傳輸學習內容的工具,實施學習任務的質量和效果從根本上講取決于在合適的時機采用合適的方法,因此,關鍵不在于方法的多樣性,而在于方法的合適性。作為培訓師需要在方法上指導學習者逐步處理學習任務的內容,這是選取組織學習過程的方式和方法的出發點,即應該按照不同的學習要求和學習內容選取合適的學習方法,而選擇方法的基本準則主要是:培訓師的工作經驗、現場的學習情境、學習者的個人經驗和學習條件等。

(五)學習結果評價

一般情況下,學習者成功完成某一個學習任務時,就應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查和評價,而之前所提出的任務要求就是需要學習者完成的考題。如果之前在構建學習任務系列時,對學習者的要求確實是逐步遞進的,那么通過檢查與評價,在學習任務2和學習任務3中,某些知識和能力相對于學習任務1而言將會不斷得到固定和擴展。在設計評價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行動能力只有在完整的實踐應用過程中才能表現出來。即所選擇的評價項目應該與完成某一個學習任務所達到的能力水平保持一致;(2)除非特別必要,才可以把理論性內容作為考試的對象。即檢查評價的目的不在于考查學習者復現抽象知識的能力,而在于考察其在具體行動情境下的安排組織能力,若確實需要,也只能提出與實踐情境密切相關的理論問題。

第一階段的課程改革,我們主要借鑒學習了國外各種職教體系,雖然有了“形”,但“神”卻還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要把握職教的“神”,而課程開發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工作任務開發學習任務是職業教育最根本的訴求,是職教課程開發的方向,只有真正把握了職教的“神”,我們才能發展創新出更適應我國國情的職教之“形”。

[1]歐盟Asia-Link項目課題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借助學習任務進行職業教育學習任務設計指導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姜平.學校課程開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王軍偉.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