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的策略
未知
[摘要]我們的教育宗旨要讓全體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決不允許放棄“后進生”。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體育后進生”也一樣是客觀存在的,作為現(xiàn)代體育教育工作者,應重新認識“體育后進生”,并對他們的轉化教育進行了分析思考,同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轉化教育措施。 [關鍵詞]體育后進生 轉化教育 措施 由于獨生子女增多,父母過于寵愛子女,深怕孩子受到傷痛,多數(shù)父母不愿意讓孩子去參加體育鍛煉。這種“體育后進生”如瘦弱饑餓之體,需要營養(yǎng)啊!有人曾尖銳的說:“差生為我們所制造,為我們所標簽,然后為我們所拋棄。”教師在多種壓力之下不良心態(tài)可能導致產生“后進生”,雖然圣人也難勉犯錯,但老師必須要提高警惕,加強修養(yǎng),盡力避免在對后進生的教育教學中產生錯誤的做法,加劇后進生的形成。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后進生”是客觀存在的。所謂“體育后進生”是指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水平與體育教學不相適應,完成不了體育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學中怎樣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課題。 一、“體育后進生”體育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心理原因及“個性”心理特點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長身體、長知識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是從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關鍵階段。他們思想活躍,情緒偏激,要求進步,但自控能力也較差;有創(chuàng)新意識,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他們希望學有所成,有所作為,但往往知難而退,缺乏實干精神。“體育后進生”除了具有同年齡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還具有以下“個性”心理特點。 1.體育學習動力不足 造成“體育后進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是他們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清,對體育的興趣往往僅停留在對結果的需求上,只是怕影響升學、升級才參加體育鍛煉。 2.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 由于體型較胖、力量較差等原因,導致體育成績較低,體驗不到肌肉活動帶來的積極感受,從而使這些學生主動進行鍛煉的努力不夠,體育成績提高較慢。 3.意志品質薄弱 體育差生一般意志品質比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對持續(xù)時間較長、單調的項目(中長跑)難以堅持。缺乏勇氣,擔心練習中出現(xiàn)傷害事故,練習時束手束腳。 4.性格內向,缺乏自信 “ 體育后進生”大都有性格內向的特點。在集體活動中適應性較差,在體育活動中往往舉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他們具有好強的性格,因此往往逃避那些明顯不如人的競爭項目,以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敢為性品質低于優(yōu)秀生,表現(xiàn)得退縮、知難而退,缺乏自信心。 5.心理矛盾,情緒不穩(wěn) “體育后進生”有自卑、逆反、閉鎖、放縱等不同類型的心理特點。他們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織在一起,并時時處于矛盾之中,他們對周圍的教師和同學有恐懼感和對立情緒,他們意志薄弱,自制力較差。 二、“體育后進生”的轉化教育措施 1.尊重信任,正面引導 充分考慮每個“體育后進生”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中應成為“體育后進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應該時刻記住,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他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 2.關心愛護,表揚激勵 “體育后進生”在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時,往往付出了極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著一種失落感。此時教師應以寬厚、博愛之心去理解、關心“體育后進生”,不要輕易給他們戴上“體育后進生”的帽子,要分清情況,不要隨意批評、指責;而應對他們倍加關心和愛護,與他們交朋友,經常鼓勵引導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集體的溫暖。 3.激發(fā)個性,團結協(xié)作 用民主的作風進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體育后進生”,這是培養(yǎng)和增強他們自主性的關鍵;教師只有增強自身的民主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關心每一個教育對象,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最終促進他們“個性”的發(fā)展。 4.對癥下藥,耐心指導 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錯誤,有的是由于技術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體素質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同表現(xiàn),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癥結之所在及產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比如,某同學在學習短跑的途中跑技術時“坐著跑”,教師就要仔細地觀察,是腿部力量太差還是技術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問題一旦找準,即刻提出糾正辦法,使其盡快掌握技術。 5.降低標準,同等評優(yōu) 在學習同一技術動作或課堂練習時,適當降低難度,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體育后進生”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對此,教師應事先周密考慮,提出合理的練習的重量、高度、遠度以及完成動作的標準。在分組教學時應盡量把他們分在一起,這樣有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完成動作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及時地把進步較快、成績提高明顯的“體育后進生”,作為說服教育其他“體育后進生”的依據,并令其幫助其他“體育后進生”練習。在此情況下,能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6.個別指導,優(yōu)生幫促 教師針對“體育后進生”在素質上存在的差異,進行個別指導、課后輔導或布置課外任務,有針對性幫助他們提高,是使他們樹立信心,掌握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指導他們練習時,態(tài)度要親切,指導要耐心,手段要多樣,課上課下結合,使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的苦心,從而放下包袱,提高練習效果。另外,還可以指定體育骨干或技術較好的學生幫助“體育后進生”,同學之間形成教與學、幫與帶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消除他們在教師面前的羞怯與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練習。 三、結語與建議 1.轉變“體育后進生”太復雜太困難,首先還是我們老師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正確的認識和對待“體育后進生”,克服嚴厲過余、關愛不夠、急于求成等通病。對“后進生”更不能歧視,更不能對他們的缺陷和問題進行諷刺、譏笑和人身污辱,同時對他們也不能放松要求。要加強他們的意志品質訓練,克服嬌、懶、軟、怕的不良習慣,養(yǎng)成自我嚴格要求、不怕吃苦的好品質,磨練出堅強、果斷、頑強和堅韌的良好性格。 2.對于“后進生”來講,要花精力,要各方面配合,要對癥下藥。許多在“后進生”轉化方面作出成就的老師幾乎都是情感教育專家。他們把“后進生”不當“差生”看,而是用愛心、熱情,去尊重、關心、愛護、理解、原諒、幫助他,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結果“差生不差”了,取得了明顯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