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數控車床實訓教學分析
李陽
摘要:2010年6月,我國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其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對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這對中高職實習指導教師在實訓教學方面,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下面筆者就自身經驗談幾點體會。
關鍵字:安全生產 理論與實踐結合 一體化教學 德育
一、實訓生產安全教育
數控車床專業教學涉及到高速運轉的機械設備以及相關工、夾、刀、量具,在安全上需要極大的保障。如何能迅速的讓學生掌握數控專業知識,又能保證學生在數控實習中的個人安全及實習設備的安全,在我校的教學管理過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作為數控專業的教師,在生產安全教育方面,我們有以下幾點做法:
在實習前,我院系安排為期一周的實習安全教育。具體內容包括:組織學生學習《編程室安全操作規程》和《數控車間實習安全操作規程》,提醒學生避免實習中出現的誤操作,防患于未然;組織學生觀看違規操作安全事故教育片,以反面內容教育學生,讓學生清楚違章操作的后果;組織安全考試,只有安全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實習車間進行學習,給學生建立一種安全的意識。
在數控實訓課前,教師早到十分鐘,做好教學預備工作:檢查實習用數控車床和砂輪機是否正常運轉,有故障及時解決,嚴重問題及時報修;清點工、夾、刀、量具數目并檢查是否完好無損;檢查每位學生的著裝,督促學生穿好工作服,戴套袖與安全帽,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新生對數控車床操作流程掌握不熟練,學生手工輸入程序的正確性的檢測以及對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當班教師要多巡視、多檢查、多提醒,保證實習教學安全有序的進行。
實訓課結束后,指導教師應監督學生做好檢查整頓工作:保證數控設備運轉正常;收回的工、夾、刀、量具數目準確且質量完好無損;車間電氣設備確保安全;工作區衛生清掃徹底不留死角等等。學生離開車間后,教師最后填寫設備使用交接記錄和故障記錄。
二、貫徹一體化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技術的發展,我國人才市場供需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培養出適應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我校提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建立起綜合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在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一體化教學中,我們參考了國家職業資格考核要求以及學生的從業能力需要,將互相關聯的幾個方面單項課程設計以課題的形式設計成教學單元,各部分內容融匯貫通,形成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一體化實訓教學內容。具體做法是:課前結合相關知識與企業需求確定實訓課題,制定出本教學單元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德育目標;數控編程仿真、數車實操和相關數控工藝知識結合為一體,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配任務,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代替單一的灌輸;項目完成后指導各小組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讓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真正有所收獲。
在一體化教學的探索研究中,我們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與經驗。由于采用綜合模塊化的教學課題,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自由度,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體化教學中,無論是課題準備還是教學過程,都采用面向對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習中后期,各項目課程的教學課題互相關聯,學生可自行調節機床、仿真軟件等設備的使用時間,充分利用設備,提高了實習設備的利用率。
一體化教學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很大的靈活性。一方面,必然會出現學習進度快、成績優異者,可以增加訓練內容或增加訓練難度,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同時,這些學生可對一般學生起示范和榜樣作用;另一方面,對學習吃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個別輔導,或者采用學生之間以強帶弱的方式來達到訓練目標。因此,一體化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課堂控制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也成為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實訓教師總體水平的一條途徑。
在實訓教學過程加強德育工作滲透
職業院校學生來源多樣化。現階段中高級職業學校學生構成的主要成份是學習上或品德上差強人意的學生,但同時也是他們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施教者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團隊精神,以適應社會需求。
小結: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萬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一線實訓教學方面,仍存在著一些需要規范和改進的地方。希望廣大職業教育者能夠群策群力,總結出一些使教學過程更加完整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方法和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與技術水平。
(1)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職業指導
(2)2010年度政策 職業技術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