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視職校生情商培養 提升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陳學香
無意中從學生的筆記本里看到了一段順口溜:
“職校生活,枯燥乏味。起早睡晚,又困又累。鈴聲一響,起床疊被。跑步下樓,出操列隊。一日三餐,令人反胃。一二節課,埋頭大睡。蜂擁而上,廁所排隊。跑得再快,還是沒位。白日做夢,時光荒廢。老師提問,啥也不會。三四節課,腸胃開會。伸伸懶腰,倒頭再睡。課間十分,精神百倍。男女搭配,聊天不累。上課之后,情書準備。眼神一飛,如癡如醉。一到周末,情侶約會。三年下來,啥也不會。頭也不回,走向社會。”
盡管這不能夠代表職業學校全部學生的狀況和學生生活的全部,但也不可否認,這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相當一部分職校生真實的學習、生活、交往、志趣等狀態,是他們的基本生存寫照。
職校生走到這一步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復雜的,也是他們很長時間以來某種生活、精神狀態累積而成的。他們日積月累遭受著厭學以及因厭學成績差而帶來的多方的歧視,精神上承受著與成績優秀的學生性質不同卻同樣沉重的壓力,與其說是壓力不如說是打擊和歧視更為準確。他們與孤單、無助相拌;他們與贊美、鼓勵絕緣;他們得不到重視,沒有人為他們喝彩。
社會對職業學校和職校生的歧視幾乎無孔不入,這加劇了職校生情感的麻木和漠然。
我們應該深刻反思的是:為什么會有人把職業學校降低到教育的最低層?為什么人們對職校生是如此的冷眼以視?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品味:每到周末,普通高中學校的門口擠滿了家長的各種車輛,家長提著大包小包焦急地等在門口;反之,職業學校的門口冷冷清請,門可羅雀,難覓家長的身影。
職校生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梢赃@樣說,職校生的生存環境,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是慘淡而令人同情的,相對而言,職校生更需要親情之暖、親情以掛。
情感是職校生最渴望又求之不得的,培養職校生良好的情商是他們走出心理困境、建立自信、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有關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養的。這就意味著無論天賦如何,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創造成功的人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通過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促進著學生的健康發展。長期以來,我們僅僅將情感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促進學生認識(理性)發展的手段與工具,并沒有把它作為實現理想目標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而未能使教育起到以真情來陶治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品格、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作用。通過情感教育,應當使學生懂得人生的價值,對生活產生熱烈的情感。 情感教育在老師工作中的效應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能增強人格魅力。教育心理學認為,教育者的個人威信與教育效果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一致性。因此,老師在學生中享有較高的威信,是提高班級工作和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和保證。老師要用自己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老師不僅要把自己扮成嚴師角色,而且還要扮演好“嚴如嚴父,愛如慈母,親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換心、以誠對誠。這樣學生的崇敬之情便會油然而生,也能從老師的身上得到情感的洗禮和熏陶,夯厚自己濃濃的情感人格色彩。
二、能增強權威和可信。面對不聽話的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彌補學生的心靈上的創傷,深入了解學生,從關心學生成長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這樣,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自然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老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三、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他們的情緒、氣質、意志、興趣和愛好不盡相同,如果每個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體豈不成了一盤散沙?遇到這樣的班級,只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于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老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把老師當做可以依賴的人,就樂意和老師推心置腹地談思想、學習、生活,心就會往一塊兒想,勁就會往一處使,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體。
四、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只曉得,不動情,干巴巴地說教,枯燥乏味,學生聽起來昏昏欲睡、毫無興趣,甚至反感,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心理學研究認為,情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感染作用。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運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學生的情緒往往是被動的、不穩定的,這時老師表現出冷靜沉著、堅定自信,就能穩定學生的情緒,并給學生以極大的鼓舞力量。情感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
總之,老師要分析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和情緒,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真情真感去溫暖職校生有些冰冷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擁有積極、熱烈的情商,讓他們帶著火熱和飽滿的情感去快樂地學習,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和成功的工作業績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