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探討

李佑成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簡稱“高職”)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基本特征,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新的增長點。這些基本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即高職的“個性”,主要體現在:“職業本位”的科學定位和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設置和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模式,多元化的辦學主體、生源、學制和多樣化的辦學體制,能力素質與職業素質結合的養成教育模式。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基本特征 自從1999年我國提出專門安排計劃按照與現行辦法有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簡稱“高職”)起,我國高職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不僅高職院校數量、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增長,而且形成了與普通高等教育辦學形式完全不同的基本特征,進而成為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應對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挑戰的必然選擇。 “職業本位”的科學定位和 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與高等科學教育性質不同的另外一種類型的高等教育。它的本質特征不是“學科本位”,而是“職業本位”,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級職業技術專門人才。它以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職業崗位或崗位群作為自己的服務對象;要求畢業生掌握職業崗位或崗位群所需要的熟練的、高智力含量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并具有一定的適應未來職業技術變化的能力;專業知識及學科基礎注重綜合性,圍繞職業崗位或崗位群以“必需、夠用”為度;側重制造、施工和服務方面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也懂得研究、設計和管理。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特曾經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它一代一代的教師質量,一個學校要站得住腳,教師一定要有特色。”對高職教育來說,培養和建立一支高素質、有特色、優結構的師資隊伍,更是發展的關鍵。高職教育要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就業結構的變化,應對專業(工種)設置繁雜多樣且靈活多變的形勢,就必須使教學內容更新加快,教學方法結合實際,這些都決定著高職師資隊伍的特色。1999年11月出臺的《關于加強高職高專師資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各高職院校要做好師資培養規劃,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培養形成一支教育觀念新、改革意識強、師德高尚、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達到專業教師總數的30%,具備“雙師型”(即要求教師既應具有比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教師數不低于專業課教師總數的80%。 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和 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產學合作又稱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相關的行業或企業在人才的教育培養和技術的開發、改造和創新過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學校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邀請行業或企業有關專家共同研究專業設置、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課程的開發,為企業培養所需的實用型人才,特別是請企業專家承擔學校的教學任務,結合實際向學生傳授更實用、更通俗易懂的知識。通過依托行業或企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以解決學校辦學資金不足的困難。協作企業不僅能得到畢業生的錄用優先權充實其職工隊伍,還可以利用學校良好的教學環境、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充足的教學資源進行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雙方共同開發、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和科研課題,真正做到互利互惠、共同發展。[1]激活校企合作的機制是高職形成其辦學特色的重要保障,高職教育走產學合作道路有其必然的現實意義。產學合作模式,有利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形成多樣化人才,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有利于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最終有利于高職辦學特色的形成。如同濟大學高等技術學院與上海物業管理公司共同承擔智能化樓宇及設施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實訓工作等等就是這種模式的實踐。 培養目標是指學生經過一定的教育與培訓過程,最終達到的狀態或標準。培養目標有層次、類別、范圍的限定。[2]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側重于解決人才培養的方向問題,這是高職教育質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把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區別開來,把高職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區別開來。[3]1999年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高職高專教學工作會議,對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做出如下界定:高職教育要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我國經濟發展和競爭能力增強的“瓶頸”是勞動者的素質和創新能力低。實踐證明,我們既需要一大批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的人才,也需要培養一大批在生產一線從事制造、施工等技術應用工作的專門人才。否則,即使有一流的產品設計、最好的研究成果,也很難制造出一流的產品。高等職業教育正是為滿足這種需要及時發展起來的。其培養目標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專門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理論型、設計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技能型人才。 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設置和 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模式 市場需要是專業設置的晴雨表,高職專業針對地區、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人才市場對在企事業一線從事實際工作的高等技術人員和管理、服務人員的需求,按照職業技術領域和崗位(群)的實際要求來設置。所以“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專業設置方面的特色體現在如下幾方面:(1)專業設置的實用性。高職教育是根據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實際需要,培養既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實用型人才。企業和用人單位對這類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實用”,即高職學生畢業就要能“上崗”頂崗。(2)專業設置的地方性。高職的辦學宗旨就是面向地方,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急需的一線人才。所以在專業建設上要設置一批針對性強、充分體現地域和資源優勢的專業群,使高等職業教育更加貼近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3)專業設置的變通性。一方面是指高職教育培養的是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他們直接同生產相結合,因而受經濟形勢變化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是指高職在具體實現培養目標的年限、途徑與手段等方面,有較大的靈活性與自主性。因高職院校的專業根據職業崗位設置,不同崗位的人才具有不同規格和技術要求,所以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時有較大的靈活性與自主性。如專業年限的周期可以為2年,也可為3年;學習方式可以全脫產,也可以半脫產;學歷要求上,可開設國家承認并頒發學歷資格證書的專業,也開設當地企事業單位需要的、不發學歷只發結業或培訓證書的專業。(4)專業設置的“寬窄并存”。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中的專業名稱采取了“寬窄并存”的做法,該寬則寬,該窄則窄,寬窄適度。寬,指的是人才需求量大、應用范圍廣的專業;窄,指的是人才需求量當前不大,但其特殊技能含量較高、培養方向明確和從發展的方向看人才需求量趨向旺盛的專業。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具有明顯的職業針對性,它不是按學科分類,而是按職業分類來設置專業,如汽車駕駛、會計、旅游、法律、秘書等,均以培養社會某一特定職業范圍內應用型專門技術和管理人才,也可以針對某種職業崗位或技術崗位來設置專業,并緊緊圍繞職業崗位和技術崗位所需求的知識結構和能力來開設課程。如:涉及英語的專業名稱中既有“應用英語”這一較寬的專業,又有“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專業。

高職是按“模塊”來構建其課程體系的。在高職課程結構體系中,“寬基礎、活模塊”是一種典型的課程模式,其基本特點是將整個課程結構分為基礎和專業模塊兩部分。基礎部分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在“寬基礎”階段,依據“大類招生,通識教育”方法,所設課程并不針對某一工種,而是只針對某一專業大類,內容涉及一群相關專業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后勁,注意奠定繼續學習的基礎和在一群相關職業中轉崗的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和關鍵能力的培養。在“活模塊”階段,所設的內容針對某一特定職業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并以技能為主,以職業資格為導向組織教學內容,著眼于從業能力的強化,通過“多取證”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如:旅游管理專業分為景區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會展與管理等方向,每個方向都開設相對寬泛統一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在專業課方面,對應不同的方向,開設不同的專業課程組,即“活模塊”,以分別強化培養不同方向的專業技能。景區管理方向開設旅游資源概論、旅游規劃原理、園林設計、規劃設計制圖、技術經濟與項目投資評估、旅游環境保護、景區管理實務等課程。酒店管理方向開設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餐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酒店財務管理、酒店電腦系統管理、酒店設備管理、康樂部管理等。旅游會展與管理方向開設會展概論、會展經濟學、會展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會議策劃與管理、會展環境設計、國際貿易與金融、贊助與資金籌備、現場管理、風險管理、展覽策劃與管理等。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