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課堂詞匯教學 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賈海英
摘要:新課改下的這套教材詞匯量多,對于沒一點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教師在教學進度上根本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部分教師則認為這套英語教材不適合學校的學生應用,教師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禰補。所以,搞好詞匯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分層
新課程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更要加強詞匯教學。“新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強調語言素材真實性和時代性,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較多的生詞,但是不是所有的生詞都是需要掌握的。”(程曉堂,2004)。教師應在認真研讀課標和梳理教材的基礎上,確定哪些詞需要重點處理,哪些詞可以弱處理,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程度進行分層教學。要把詞匯教學反思落到細處、實處,注意課堂知識的構建,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的考察。下面就新課改談談個人體會。
一、新課改,新變化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將會給整個基礎教育帶來新的變化。
1.新的課程目標。此次課改的重點是一改過去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趨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增加了情感因素、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發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2.新的教學模式。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該形成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應該形成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3.新的評價機制。新的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全面和完整,不但沒有忽視結果性評價,而且著重形成性評價。新標準認為,評價應有利于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考試檢測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評價機制應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檢測,對教師教學的檢測等。
二、 詞匯教學層次分明,不是所有的詞匯都要掌握
前不久筆者深入學校聽課,聽的是初三英語Unit 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Section A1a-2c,教師在呈現manatee, cheetah, chimpanzee, 時,既要求學生見詞能讀,又要求學生看圖會拼寫,而且設計下面的聽力補全對話練習:
B: Can you tell us about the manatees, please?
M: Sure. We’re trying to save them
…
M: Their favorite habitat is the water under the trees in mangrove swamps. …
以上紅體詞不屬于課標詞匯,而教師則要求所有學生掌握教材中出現的所有單詞。這樣,教師處理詞匯時平均分配力量,結果詞匯教學不分主次,勢必造成學生,尤其中下游學生記憶負擔過重,詞匯教學效率低下。
三、整合課本練習,充分拓展詞匯
新編英語教材提供了多種形式的詞匯練習,以拓展學生對于話題相關詞匯的認識和運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現成的教學資源。7A Unit 5 Reading一課中有詞義猜測練習、填詞等練習,在執教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本提供的素材,重新整合教學材料。首先,閱讀課文,在相關語境中完成課本中的詞義猜測練習,初步熟悉詞義,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思維的流暢性,在語境中對詞義進行猜測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教師根據Part B設計了一個freetalk,讓學生談論下列問題:
(1)What is your hobby?
(2)What food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 and supper?
這一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必然有話可說,而教師有意引導大家將話題的重點放在healthy eating上,學生肯定會運用到剛剛學會的相關詞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完成另外兩項練習,進一步熟悉這些詞匯在真實語境中的應用。
四、借助影視媒體,幫助記憶詞匯
《課標》要求教師開發利用各種英語課程資源,如廣播電視、音像制品、圖書及報紙雜志、網絡媒體等。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影視資料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少教師都能在英語課上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語言材料和語言運用的真實情景,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同時,在詞匯教學中,影視資料也可用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所以,教師備課時應對這三個層次的詞匯進行分辨,分清哪些是課標詞匯,哪些是話題拓展詞匯和行文需要詞匯。課標詞匯是教學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對于話題拓展詞匯,學生只要知道其意思即可,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聽、說、讀、寫活動中簡單運用,但不作為考試要求。對于行文需要的詞匯,學生不需要去記憶,更不要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