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小學英語教學興趣培養的幾點看法
侯利燕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實物教學,激發興趣;運用游戲、歌曲、課外活動穩定興趣;利用電教手段,提高興趣;創造教學環境,發展興趣。
關鍵詞:興趣培養手段環境提高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的內容和模式,創造愉悅的學習情境,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以下是我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利用實物教學,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英語以其陌生的面孔,異樣地走進學生當中,它帶給學生全身的好奇感,學生為自己吐出的每詞、每句而興奮、激動。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抓住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在教人體部位單詞時,我讓學生摸著自己或別人的頭、臉、鼻、眼睛、耳朵等說head、your face mg nose、your eye等等,然后教師發指令:Touch your head/face/nose/eye.學生隨即做動作,并在小組間開展競賽。這樣做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整個課堂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教師加快指令的節奏,學生的反應隨之加快,學生在動作中眼、口、耳、手多種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腦筋快速運轉,反應靈敏,印象深刻。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較差,單純地死記硬背單詞,會使他們感到枯燥厭煩。在教新單詞時,如果采用實物或圖片等,把抽象的詞語變成具體直觀的東西,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繼而產生極大的興趣,想學、想讀也想記那些相應的單詞。比如在教apple、banana、pear等單詞時,我讓學生自帶蘋果、香蕉、梨的實物,學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這些東西用英語怎么說,并會積極地記住這些單詞。
除了實物之外,還可以使用圖片、簡筆畫、幻燈、投影片、玩具等其他直觀教具,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直觀教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二、運用游戲、歌曲、課外活動,穩定興趣。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后,就要想辦法使這種興趣能持久地鞏固下去。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較長時間集中,為了穩定學習興趣,可適當地做些游戲、唱歌、說繞口令、背小詩,通過適時的唱唱玩玩,培養并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鞏固所學知識。為了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學英語的氛圍非常重要。為了使英語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在學習之余,定期舉辦英語朗讀比賽、英文小報制作比賽、英語歌曲演唱比賽等活動。這樣可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
三、利用電教手段,提高興趣。利用電教手段教學,對于那些膽怯的學生特別有幫助。面對話筒他們不能沉默不語,于是不得不在課前預習好,課后也復習好,在不知不覺的練習中提高了他們的英語水平,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創造教學環境,發展興趣。創造一個舒適寬松的教學環境,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自然會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和被賞識的心理,學生自然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學習態度就愈發積極。同時,創設恰當的語言情境,能使語言材料變成活生生的語言,富有生活氣息。雖然小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很有限,但是他們能夠在所設環境中積極表現,充分得到鍛煉,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使其產生更大的興趣。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激發動機、培養興趣具有強大的作用,能使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競爭、樂于學習,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