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英語聽力測試與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胡淑媚
聽力作為英語學習者所要掌握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學習的難點,在英語學習中也容易被忽視。學生認為反正自己不出國,以后也不學英語專業,聽力好壞無所謂。但隨著高考英語聽力的增加,學生認識到了聽力的重要性。學生想抓聽力,卻不知從何下手,有的每天都在聽英語,但考試時仍然失分較多,因此對聽力越聽越沒信心,越聽越怕。所以老師在平時訓練中應加強對學生聽力技巧的訓練。本文想談談自己在聽力教學中的一些感受。
一、了解考查目的,明確試題結構
聽力測試的目的是考查學生獲取所聽信息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綜合運用所學英語語音知識,在日常交際中具備正確理解口頭交流信息的能力。
聽力測試題共分為兩節,滿分為30分。第一節共五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簡短對話,從每題所給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錄音材料僅讀一遍,考生對每題有10秒鐘的時間回答和閱讀該小題。該節屬于情景反應題,主要檢查學生平時口語應用能力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加強口頭能力的訓練.
第二節共15小題,要求考生根據所聽到的對話或獨白,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考生有10秒鐘的時間閱讀和回答每個小題。本小節考查考生通過聽而獲得語言信息的能力,并且要求考生對所聽到的語言信息和信息要點進行記憶、理解、歸納、總結、判斷、推斷,是考查考生綜合能力的題目。
二、聽力訓練的方法
1.語音訓練
學生經常反映書面文字很簡單的像“I’ve been told a bad news about him”聽起來卻很吃力,或老師講語能聽懂,但老外講的和廣播里講的就聽不懂。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英語語言的特點。因此,除了教給國際音標、單詞重讀之外,還要訓練學生在連續說話中弱讀、同化、失去爆破、連讀的技巧。可找一些典型句子給學生示范,或在聽材料的過程中給學生指出弱讀、同化、連讀的句子,讓學生熟悉這些語音特點并逐漸掌握。
2.指導學生學會預測
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題干和選項提供的語言信息對所要回答的問題和要聽的文章做一定的預測,憑借有關知識和關鍵詞快速確定聽的范圍和材料的主要內容,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可以縮小搜尋范圍,減少記憶負荷,提高聽的效率,同時還可以降低難度,消除緊張心理,以達到準確理解。如果從試題中獲取了一些信息,就可以預測對話的語境、對話大意及說話人的身份及關系。 3.指導學生抓關鍵詞
捕捉信息重點是聽力測試的重要環節。不少學生聽力抓不住重點,只是盲目地逐字逐句地聽,這樣往往會產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現象,所以在聽力練習中要指導學生抓住聽力材料中最能反映某種環境或職業特征的關鍵詞或短語。比如,當聽到“What can I do for you?”時,就可知道說話雙方可能是店員與顧客或醫生與病人。再如:與賓館、餐廳有關的詞有a single room、hotel、menue、waiter、waitress、beer等;與學校有關的有teacher、student、class等。
4.指導學生學會記筆記
聽力不像閱讀材料可以重復,而且對于信息多、材料長的對話和短文,僅憑大腦的記憶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反映基本上聽得懂,但聽了后面就忘了前面,聽完整個材料后什么也記不清楚了。這主要是缺乏連續記憶力造成的,而缺乏連續記憶力的原因是學生只聽不記。因此,聽力訓練不僅要培養聽力記憶,而且還要指導學生學會記筆記,尤其在聽短文或較長對話的時候更是如此。要指導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最簡便的、最迅速的辦法將文中所聽到的數字、時間、年代等關鍵詞記下來。
5.進行大量的泛聽訓練
高中英語教材每單元都有聽力板塊,有多種多樣的真實語言材料,如對話、廣播、采訪、辯論、故事等;設計了各種聽前、聽時和聽后活動,如明確聽的目的、討論話題、邊聽邊畫圖、補全信息、判斷是非等。所以要抓住每一單元的聽力練習對學生進行扎實的基礎訓練,那種從高一起就進行高考聽力摸擬訓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到了高三下學期再進行高考聽力模擬訓練更科學。但平時的半期期末考試中都有聽力考試,所以進行適當的高考聽力模擬訓練也是必要的。一般來說,考生平時應把大量時間用在聽力練習上而把少數時間花在模擬考試上,到了高三下學期則進行大量的聽力模擬訓練,同時,通過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節目、看英語原聲電影、學英語歌曲等方式提高英語聽力。
6.指導學生學會調節自身的心理狀態
影響聽力的還有學生的心理因素。有的學生因為一個地方沒聽清,就會產生急躁的情緒,使聽力能力大大降低,而聽不清后面的內容,因此,心理因素對聽力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作好自身心理調節,要做到不急不躁,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干擾,沉著應試,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聽力的提高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