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策略探究
張瑩
論文摘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范圍的不斷擴大,各地區英語教學水平的差異,生源英語水平呈現多層次給高職院校實用英語教學帶來了極大困擾。針對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在課堂管理中實施交流策略、“安全感”策略和課堂有效性策略來提升高職院校課堂管理水平,保證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策略
課堂是對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的交匯之處,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結合點,是將教育社會化和個性化融于一體的地方。課堂管理要求教師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在課堂內對學生進行組織、協調和教學。教學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于課堂管理的有效性。近些年來,由于多種原因,高職院校的招生范圍在不斷擴大,各地區錄取的分數線不一,尤其因為各地英語教學水平的差異,生源英語水平呈現多層次,這無疑給課堂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目前高職院校的現狀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對課堂實施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學效果。
一、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現狀
1.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分級教學只能解決部分問題
由于錄取分數和生源地的原因,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各個層次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目標定位各有不同,學生文化和生活背景的差異在課堂管理中亦有顯現。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英語不同水平進行分級教學,從課堂教學層面上來看,此舉確實有助于教育教學的積極開展。但是,分級教學并不能真正解決學生文化和生活背景上的差異,在課堂管理中仍然有一些個性化的問題亟待解決。只有通過課堂管理策略的實施,滿足學生心理層面上的不同需求,使之更快地適應并融入到新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新的教學思維和理念,才能夠建立主動學習愿望,并通過實用英語課堂的學習,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及學習目標。
2.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程大班授課,課堂約束力較弱
實用英語課程被列為高職院校基礎課,因為師資不足等原因,通常是采用大班授課,每個班平均人數在80人左右。由于學生人數過多,教室太大等原因,教師很難兼顧每個學生的需求,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課堂紀律難以管理,課堂約束力較弱,甚至一些座位距離教師較遠的學生很容易開小差。在這種情況下,課堂管理的有效性降低,教學效果下降,最終會影響教學質量。針對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程大班授課特點,運用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可以緩解師生缺乏交流的現狀,加強課堂的有效管理,提升課堂約束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3.大多英語教師并未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大都是在畢業之后考取教師資格證書,走向教師工作崗位的,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所以這些教師在課堂管理方面明顯會感到力不從心。課堂管理需要教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多重知識,并在課堂管理中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對學生進行組織和協調,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大多數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是在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后才逐漸接觸到一些教學和管理理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向這類教師提供必要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方面的系統培訓,提升教師素質,有助于其在教學中積極地實施課堂管理策略。 二、積極實施課堂管理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有效地使用如下課堂管理策略以提升課堂管理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1.在課堂管理中實施交流策略
在課堂管理中教師應考慮如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需求和現狀,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利于教學的方向,而不要盲目打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比如,學生會在課堂上插嘴,教師要分析學生插嘴的內容和目的,不能粗暴地制止,可以進行巧妙的回答或引導。把這樣的情況當成是一種交流的方式,適當幽默地回應不但有利于課堂管理,還可以借此聚攏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教學。因此在課堂管理中教師魅力及個人才干會成為課堂管理中比較重要的東西,如果教師的思維活躍,辯論能力強,可以放開讓學生插嘴。若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過于張揚,教師可采取課下的批評和溝通。課堂管理,控制不是目的,有效地交流才是目的。
教育必須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會有各自的具體發展方向和目標,所以教師無法在課堂上規定大家都為之奮斗的目標。有效地和學生進行交流才能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專業、英語水平實施科學的課堂管理,體現課堂管理的柔性化原則。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其的關注,并愿意在課堂上完成教師所安排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一切有賴于交流策略的實施。
2.在課堂管理中實施“安全感”策略
在課堂管理中實施“安全感”策略,其實這里說的是心理安全,學生在課堂上不焦慮、不恐懼、不孤獨,才能稱之為安全的課堂,這往往是教師比較忽略的問題。現在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程多是大班授課,學生感覺教師對其關注度不夠,長此以往,很多學生有厭學的傾向,遲到早退,課上開小差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學生提到上英語課就感到莫名的焦慮。我們在課堂上常見的情況就是,教師對學生遲到、早退、開小差的反應頗為激烈,大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直接斥責,遭到斥責的學生會立刻失去安全感,有的會心存不滿,有的會直接發泄自己的情緒,勢必造成課堂的混亂,同時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也會傳染給其他學生。這并不是要求教師片面追求安全感而放棄對學生的管理,而是在寬嚴適中的前提下找到課堂的安全點。
建立具有安全感的課堂,創造一種非脅迫性的氣氛,教師要避免使用“語言暴力”、分數脅迫,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而不是畏懼。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多給學生一些積極的生活和學習格言,在課堂管理中多使用詢問性話題對學生引導,合理地使用限制策略,有助于在課堂管理中實施“安全感”策略。
3.在課堂管理中實施課堂有效性策略
實施課堂管理有效性原則就是提升課堂時間用在與教學有關的內容上的時間比重。課堂上被浪費的時間是可觀的,而教師往往很難察覺到。比如,上課時不能馬上安靜下來,課堂活動銜接不好造成時間浪費,不必要的說教,教師語言啰嗦,板書過多,教學內容學生無法理解等等諸多因素。提升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不僅要求教師提升個人的專業水平,而且要求教師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從課堂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有效性課堂的關鍵是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的思維積極運轉,把學生培養成名副其實的“學習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學習的質量就得到了保證。教師作為專業人員,要側重培養學生內在的樂趣——思維的樂趣,啟動最大多數的學生思維就是最有效的課堂管理。而且,在實施課堂有效性策略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質量較高的提問,還可增加作業的內涵。通過這些教育教學手段的運用,促進課堂管理有效性策略的實施,使課堂管理更加具有成效。
三、結語
面對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現狀,在課堂管理中實施交流策略、“安全感”策略和課堂有效性策略可以提升課堂管理的效率,保證教學計劃順利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行之有效。同時,高職院校應盡可能多地增加教師的教育教學培訓機會,提高教師的素質,更新教育者的理念,也可以促進這些課堂管理策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