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雙創人才培養研究
古明宇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作為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主體,應當用好產教融合這把“金鑰匙”,有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打通教育成果轉化為產業效益的“最后一公里”。《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以產教協同育人的方式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應用型本科高校緊密圍繞產業需求強化實踐教學,完善以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培養體系,鼓勵引入行業企業等多方參與教學與科研。”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也是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和發展的方向。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現狀
綜合國內外《市場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現狀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各高校在教學中呈現出通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充實專業課程的建設,在專業課程授課中更加加強了創新創業教育。2.應用型本科院校均重視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總體融合模式體現在課程體系設計、充實師資力量、擴展教育資源、調整學分和學籍制度以及教學場地和教學設備等方面。3.優化“專業課程體系”主導型與“產學研結合”主導型教學模式。“專業課程體系”的主導型教學模式指的是依據創新創業的專業特點,科學合理的設置創新創業教學主體,以此帶動該體系中各方的溝通與合作。“產學研結合”的主導型教學模式是以區域內經濟發展與高校項目、教學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基礎,將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和活動進行設計,進而促進其有效開展。4.以實踐為載體,將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融于實踐過程。以實踐項目或活動為載體,在進行項目設計或活動設計時,將創業過程所需要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素養和創業技能等融入實踐過程中,進而將獨立的專業課程進行整合和融通,打破單獨學科的限制,以此來提升創業活動的實踐性和可行性。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創新創業意識不強,缺乏自信。多數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一般在長期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成長,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一般都沒有接受過必要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注重引導和啟發,教師一些傳統的教學理念和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往往讓學生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思維方式較單一,發散思維能力不足,缺乏靈活性和全面性。這些原因都導致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自信心不足,冒險精神欠缺,主動創新創業意識淡薄,所以進行創業實踐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均不足。2.創新創業知識基礎薄弱,實踐技能欠缺。我國高校一般均采用全國統編教材,統一的教學計劃、課程安排等,各學科之間課程的設置缺乏有機的聯系,相近學科及交叉學科缺乏融通,導致一些知識內容有重復和交叉,教師對各學科的前沿理念掌握不夠,導致學生接觸各學科發展的先進理念不足,多數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不多,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提高和創業成果的轉化。3.創新創業教育跟市場營銷專業融合程度不深。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一般是兩批師資,“雙體同行”的傳統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導致師生的參與積極性都不高,忽視了專業教育的實踐性,也使創新創業教育缺乏針對性。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相融合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的內在要求。脫離專業教學而自成體系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粗放型的通識教育,很難培養出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專業人才。在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沒有深入設計融合雙創教育,同樣造成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較低,學生就業方向相對固定和狹隘,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較低。4.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不合理。市場營銷專業傳統的重理論教育、輕社會實踐,重學校培養、輕企業參與的課程體系依然存在,課程學習不能有效地訓練學生有針對性利用產教融合解決當下碰到的實際問題。學生實戰性的實訓較少,團隊合作和管理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學生在真正創業過程中碰到團隊合作管理問題時不知如何解決,無法利用各自的專業技能形成合力,最終團隊散伙,項目失敗的概率很大。5.創新創業教育跟產業需求脫節。大學生由于經驗和視野所限,只能感知到校園環境當中的需求,所以雙創教育沒有跟產業接軌,很難讓學生獲得真實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的流程和經驗。因此,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質量普遍較低。
三、基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重構
1.組建產教融合教學研究團隊。組建產教融合的教學研究團隊是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舉措之一。基于產教深度融合是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的形態,是一種主體多元,訴求多向,關系復雜的合作。所以在這一教研團隊中要包含經驗豐富具有改革熱情的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專業負責人以及企業的相關人員。專業引入1-2 家電商產業領域的企業,找準企業的“利益訴求點”,尋求企業與學校的利益共同點,與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共同組成復合型教學團隊,共同商討和管理市場營銷專業的雙創教學教育工作,切實推動產教深度融合。2.明確并且重新設計市場營銷雙創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以電商產業中的生產鏈(選品分析->美工設計->營銷/運營)為主線以及對應核心崗位營銷運營專員的能力模型為依據,分析電商產(企)業對創新創業人才的能力要求,確定市場營銷雙創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根據市場營銷雙創型人才培養目標,為有志于進行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學生設計融合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市場營銷雙創型人才培養方案。開設與電商創新創業相關的專業方向或課程,并根據電商產業(企業)中對本專業相對應的崗位要求,結合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設置課程內容。例如開設《電子商務運營》、《新媒體營銷》、《跨境電商運營》、《移動電商運營》、《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網上創業管理》等課程,提高實踐教學比例,利用企業真實案例進行課程開發,打造一批具有專業、行業特色的創新創業類課程。3.構建以真實項目驅動的雙創教育體系。在充分考慮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上,圍繞強化學生團隊協作和管理能力為核心,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要手段,構建以真實項目驅動的雙創教育體系,包括創新創業理論教學和項目實訓。4.探索建立符合電商產業需求的市場營銷雙創教育教學方式、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課程中推行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探索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并根據完成的實際情況折算成為學分,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進行深度融合,如參與課題研究、創新創業比賽、企業真實項目、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去校企合作單位實習,提前完成實踐課程的學習。探索符合雙創型人才的彈性培養方式,如在校學習年限為3 年,第4 年為自主創業實踐的“3+1 ”模式。5.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電商創新創業實訓基地。針對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有限,產業資源、師資都不足的情況,由學校提供場地,由電商領域的合作企業提供基于真實產業需求的實訓項目,實訓導師共同組建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為市場營銷雙創型學生提供實習實訓與生產實際一體化、課堂與崗位一體化,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大型創新創業實訓中心。總之,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之下,不斷探討研究專業發展與雙創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以及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高校教師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的建立教學研究團隊、重構專業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校企合作模式等舉措都是為教師進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