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戰略
“十二五”時期江西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戰略分析
摘 要:在十分有限的國土空間與日益擴大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必須按照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要求,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發展格局;按照沿鄱陽湖流域和重要交通干線布局的要求,推動形成“雄鷹展翅”型空間發展格局;按照培育城市群的要求,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發展格局;按照做強中心城市的要求,推動形成三級中心城市聯動發展格局;按照推進中小城鎮建設的要求,推動形成縣域經濟和省級示范鎮蓄勢突破發展格局;按照推進優勢產業集聚的要求,推動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式發展格局;按照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推動形成區域空間網絡化發展格局。關鍵詞:國土空間;開發策略;戰略格局胡錦濤同志在2010年2月3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加快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國土開發空間結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明確指出,大力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可見,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淺談江西紅色旅游營銷戰略
摘要:隨著國家倡導的“紅色旅游”工程的正式啟動,全國各地掀起了“紅色旅游”的熱潮。江西作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紅色旅游目的地,應把握國家發展紅色旅游的這一契機,找準市場定位,大力拓展客源市場,開發特色紅色旅游產品,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塑造江西紅色旅游的品牌形象,使紅色旅游成為革命老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將從營銷的角度,探討如何發展江西紅色旅游產業。關鍵詞:江西紅色旅游營銷戰略 一、問題的提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積極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國家頒布實施了(2004——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重點發展紅色旅游,并給老區一定的政策扶持措施;2005年,被確定為“紅色旅游發展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推動,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已經降臨江西。作為革命老區的江西省,如何利用國家發展“紅色旅游”的契機,進一步擴大和提高江西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塑造江西“紅色旅游,綠色家園”的品牌形象,樹立江西“紅色旅游”的龍頭地位,以紅色旅游帶動江西旅游業
淺議江西紅色旅游營銷戰略淺析
論文關鍵詞:江西紅色旅游營銷戰略論文摘要:隨著國家倡導的“紅色旅游”工程的正式啟動,全國各地掀起了“紅色旅游”的熱潮。江西作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紅色旅游目的地,應把握國家發展紅色旅游的這一契機,找準市場定位,大力拓展客源市場,開發特色紅色旅游產品,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塑造江西紅色旅游的品牌形象,使紅色旅游成為革命老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將從營銷的角度,探討如何發展江西紅色旅游產業。一、問題的提出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積極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指示;2004年底,國家頒布實施了(2004——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重點發展紅色旅游,并給老區一定的政策扶持措施;2005年,被確定為“紅色旅游發展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推動,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已經降臨江西。作為革命老區的江西省,如何利用國家發展“紅色旅游”的契機,進一步擴大和提高江西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塑造江西“紅色旅游,綠色家園”的品牌形象,樹立江西“紅色旅游”的龍
淺談江西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分析
論文關鍵詞;江西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論文摘要: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狀況存在很多問題,為提高江西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正確建立知識產權戰略,文章分析江西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從而針對江西中小企業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提出若干建議。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時間并不長,研究也多集中在宏觀層面,微觀層面研究尚未深人。文章主要想從江西中小企業角度入手,通過文章研究成果,能夠為江西省中小企業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戰略,加強保護、合理利用、抵御風險提供指導和幫助。1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①戰略意識薄弱。許多企業的領導往往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沒有認識到知識產權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他們很少將知識產權作為財產權來對待,只重視有形財產的積累與保護,忽視了專利、商標、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的保護。②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力不強。技術創新能力對知識產權的影響最大,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事實也確實如此,北京、上海、廣東等科技資源豐富、重視程度較高、科技投人較大的地區知識產權發展較快,擁有知識產權的數量也最多。創新資金是企業自主知
江西省旅游飯店品牌發展戰略芻議
[摘 要] 旅游飯店是發展旅游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江西省旅游業飯店的發展應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品牌化、集團 化經營,擴大規模效益,加快培養、建立一支具有國際型、創新型、復合型飯店職業經理人隊伍。飯店營銷理念要創新, 定位要準確、有特色,要尋求選擇最佳目標市場,努力強化專業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引進先進的服務理念與管理 模式,把標準化+個性化+情感化服務作為優質服務的追求目標,使江西省旅游飯店的經營效益、管理水平、國際競 爭力都能上一新臺階。[關鍵詞] 江西;旅游飯店;品牌發展一、江西省旅游飯店現狀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飯店業發展壯大的速度舉世矚目。1978年改革開放前,我國適合接待境外客人的飯店只有137家,客房2萬多間,現在我國星級酒店有11828家,客房13300萬間,固定資產3756億元,年營業收入1347億元,星級酒店的就業人數152萬人,飯店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江西省與全國一樣,改革開放前,能接待境外客人的飯店只有江西賓館等少數幾家,客房數不過一、二百間。而如今江西全省接待境外旅游和國內游客人數分別從197
江西農行面向“三農”市場定位及發展戰略研究
[摘 要] 良好的發展戰略規劃是商業銀行成功的重要前提。在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的新時期,農行如何適應面向“三農”、商業運 作的總體要求,確立新的發展戰略、明確新的市場定位,促進業務經營成功轉型,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 江西農行的實際出發,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市場定位下江西農行的發展戰略和措施。[關鍵詞] 農業銀行;市場定位;發展戰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農業銀行“面向‘三農’、商業運作、整體改制、擇機上市”的股份制改革總原則。在全行新的市場定位下,江西分行迫切需要對今后的發展戰略進行重新思考和明確,尤其是如何處理好面向“三農”與商業運作的關系、如何實現城市業務與縣域業務的聯動效應等。本文結合江西分行實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今后一段時期發展戰略、市場定位和具體措施的設想。一、江西農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和戰略轉型的主要任務根據面向“三農”、商業運作的要求,今后幾年江西農行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股份制改革為動力,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加快有效發展不動搖;明確和細化市場定位,立
21世紀初江西水利發展戰略思考
摘要: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境內水系完整,有大小河流2400多條,總長度1.8萬多km,長江流經江西北部邊緣,贛、撫、信、饒、修五大河流,流入鄱陽湖,經湖口注入長江,形成鄱陽湖連接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江西是農業比重較大的省,又是水旱災害頻繁的省份。贛北洪澇、贛中干旱、贛南水土流失是江西省的基本水情。關鍵詞:21世紀 江西 水利發展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境內水系完整,有大小河流2400多條,總長度1.8萬多km,長江流經江西北部邊緣,贛、撫、信、饒、修五大河流,流入鄱陽湖,經湖口注入長江,形成鄱陽湖連接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江西是農業比重較大的省,又是水旱災害頻繁的省份。贛北洪澇、贛中干旱、贛南水土流失是江西省的基本水情。面向21世紀,江西水利既面臨挑戰,也充滿發展機遇。必須制定新的發展戰略,提出新的戰略目標,研究新的對策措施。一、 21世紀初江西水利發展的戰略目標1.建立比較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體系按照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分步實施的原則,建成一個上蓄下泄、兩頭分治、干支流相互支持,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
關于江西吸引資金的戰略思考
提要:江西要全面實現小康,保持江西可持續,必須將上千萬人口轉移出來,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現實是,江西本土資金外流嚴重,外資吸引力度大,但成效相對較小,即使數百萬江西人在外地打工,每年寄回數百億打工收入,仍然只能保持現金流量低水平平衡。本文從江西實際出發,江西今后的資金需求,指出江西資金形勢的嚴峻,并著力于吸引各種資金的戰略思考。關鍵詞:資金緊缺;吸引資金;市場;戰略思考。一系列經濟統計數據表明:江西經濟發展緩慢,生產力發展受到壓抑,落后,已經成為經濟地理上“盆地”的盆底;江西經濟發展不平衡,呈不規則淺碟型;當地就業水平極低;江西城鄉差距顯著;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民收入極低,基尼系數高企;農村市場消費需求不旺。欲改變江西落后的現狀,江西必須要采取多種戰略,培育資源,力求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特別是資金的積累與吸引,才能得以進行較高速度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江西資金緊缺的現實無法回避。一、 江西發展急需要資金從江西經濟增長來看,主要靠投資(固定資產形成+存貨增加)拉動。當前,資金緊缺,投資不足是制約江西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內聚外聯 聯中崛起——江西在中部崛起的空間戰略選擇
一、內聚外聯、分別對接——江西融入沿海發達地區的戰略選擇1、內聚外聯,練好內功江西的區位特征除處于我國內陸和東南沿海結合部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利于接受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和輻射以外,還存在被沿海發達地區極化的“邊緣”區位特點。根據“核心——邊緣”(費里德曼,1966年)江西處于沿海發達地區(“核心”)的“邊緣”,屬于邊緣區。表明,江西是人口和經濟要素省際凈流出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江西凈遷出343萬人,比“四普”時遷出量增加11倍。從遷移方向看,沿海地區(粵、浙、閩、滬、蘇)占遷移人口的90.6%。從1987年至1997年的10年間,江西品進口數量呈增加趨勢,產品凈調入意味著資金凈流出。盡管農產品調出的數量也增加很快,但仍不足以抵消工業品和服務品的進口[1]。 “邊緣”的特點是經濟相對落后,特別是缺少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城市。江西最大的城市是南昌,但長期以來,受制于“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的束縛,南昌緩慢,在全國50個中心城市中競爭力位居第36位。近年來南昌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但城市經濟規模、競爭能力仍不夠強。缺乏大、輻射強的城市仍是制約江西發展的重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