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教育的數量觀與質量觀
田澄海
(4)教學形式多樣性: 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生大都是坐在教室接受老師面對面的授課, 課下有教師的直接輔導, 而成人高等教育大多是業余教育, 甚至是遠距離教育, 教師與學習者間的互動方式不同, 在成人高等教育中, 教師大多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 (5)自學為主的學習形式: 在成人教育中學習者大多是業余學習, 以自學為主, 不能拿出大塊的時間去接受長期的集中教育, 雖然他們當中有些學員的學科基礎知識較弱, 但是他們有主觀積極性及相應的實際工作及社會實踐經驗, 這導致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學術觀點的理解能力普遍較強, 在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時與全日制學生相比有自己的優勢。 縱觀成人高等教育的特點, 勢必要求評價體系的多樣化成人高等教育有責任最大限度地滿足越來越多的人們對知識及國家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要求。新時期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關鍵能力的培養, 包括: 知識能力、職業能力以及社會能力, 對教育質量的評價也應該圍繞著學習者在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程度來評價。對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及教師, 應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 以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因此, 筆者認為對成人高等教育學員的質量觀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分數是否達到了普通高等學校的要求, 應該承認差異, 力圖因材施教, 依才、依特點制訂標準, 要看這些學生在畢業的時候, 其整體素質包括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化學習程度、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是否較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前有所提高, 如果能夠對這種提高的程度建立起進一步細化甚至量化的評價標準來, 比只將某一單科分數成績進行比較的現實意義要大得多。 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證書體系。成人高等教育學習者情況千差萬別, 他們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各不相同, 應該充分利用成人高等教育多層次、多形式、多學科的特點, 分別給出項目證書、等級證書、結業證書、單科證書、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一系列相應的證書, 根據不同的評價、衡量標準逐級給出不同的證書, 對學習者予以不同程度的認可, 從實際出發調動國民的終身學習積極性。 我們不能夠單純的用一個統一的標準, 通過一次考試成績來衡量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更不應該將此成績的起伏簡單歸因為招生規模的變化。 三、端正辦學思想, 招生規模與教育質量并重 伴隨者成人高等教育的擴招, 在校生人數有了大幅度增長。有些學校確實在質量方面有所忽視, 導致這些地方和高校的辦學質量在某種程度上有所下降。從長計議, 辦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隨著人們對上大學心理預期的變化以及國家和社會對大學需求的變化, 質量和特色將成為成人高校的“立身之本”, 質量差的學校必定會遭到淘汰。我們必須要遵循教育規律, 質量數量兼顧。不能忽視客觀條件, 發展目標定位過高, 過分追求數量的發展, 或只講發展, 不講投入, 輕視改革, 忽略管理。有些學校規模膨脹過快, 辦學條件跟不上,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量, 致使教育部果斷地停止了一些成人高校及網絡學院的招生資格。 因此成人高等學校應該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 強化質量意識。一定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對照成人高等教育質量標準及培養目標, 合理的確定招生規模。 具體講成人高等學校在招生之前應該根據本學校的特點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在教學過程中, 應當隨時進行評估, 及時反饋, 尤其在再次招生前夕要將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學校的招生、教學管理等決策部門依此對招生規模和類型、教學過程等進行及時的調整、改良。 正確把握好招生規模和教育質量的辨證關系, 克服嚴重的功利主義、單純為“創收”、為獲取經濟效益辦學而不顧我們制訂的教學目標、社會效果, 盲目追求數量與規模的擴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教育質量以及經濟效益要協調發展, 成人高等教育盡管可以為學校增加一些收入, 但它更主要的是一種人才培養的教育行為, 廣大的成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將之作為一項神圣的事業來做, 不能只把它看作單純的經濟行為。收入增加了, 大部分應該追加到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質量、改進教學設施、聘任優秀教師等優化教學資源中去, 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提高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 從而形成良性的質量———規模互動關系, 規模以質量為依托, 教育質量是保持招生規模的重要條件同時有效的規模為保證教育質量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 成人高等教育擴大招生規模, 并不意味著就不要質量了, 相反, 質量保證是促進成人高等教育健康、穩步發展的生命線, 尤其在教育的市場化運作發展前提下, 使成人高等教育得到可持續發展, 需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而好的社會聲譽與教育質量的高低是息息相關的, 作者的目的是為了闡述我們需要改變固有的質量評價觀念, 拋磚引玉, 在新的質量觀的基礎上, 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適合大眾化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用普通高等教育甚至是精英教育的質量標準去衡量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成人高等教育質量, 得出擴招導致成人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結論是有失偏頗的, 是簡單、缺乏理論依據的。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時代的要求, 提高教育質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我們應該恰當地把握好兩者的契合點, 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好的為提高國民素質提供多方位的服務。